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催人淚下 古代四大最悲壯的歷史瞬間

2017-04-29 21:19: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這是唐朝詩人李白的寫的一首抒情感懷的千古絕唱。此詩主要寫詩人自己所走的落魄潦倒之路,但讀來鏗鏹有力,給人一種精神俊朗、豪情萬丈的落魄形象,因此這種落魄潦倒的形象并不可悲可憐,反而令人無限神往,令人肅然起敬。自古英雄多遺恨,然而正因為這無窮的遺恨,才令人肅然起敬,才讓人感動不已。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令人肅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許多令人感動不已的悲壯瞬間。這篇文章所選出的中國古代八大最悲壯的歷史瞬間,雖然只是歷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畢竟是被波瀾壯闊的浪潮涌起的最為耀眼的浪花。

一、岳飛盡忠風波亭

公元1125年,金國入侵中原,岳飛投軍抗金,揮師北伐,在以后的10多年間率領(lǐng)岳家軍與金軍進行了大小數(shù)百次戰(zhàn)斗,所向披靡,高歌猛進,先后收復(fù)鄭州、洛陽等大片中原腹地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zhèn)。宋高宗趙構(gòu)和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公元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一起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岳飛勇抗金兵、保家衛(wèi)國的事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然而可嘆這南宋一代名將沒有戰(zhàn)死在抗金的疆場之上,卻慘死于自家朝廷的牢獄之中。以岳飛作為悲壯英雄的代表,實際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歷代以來冤死于自家朝廷手里的名將賢相,類似這種自毀長城的行經(jīng),人們在憤怒之余,更多的只有唏噓嘆息。

二、石湖奉命出使日

如果說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只能是懷著滿腔憤恨而老死山野,那么,南宋另一位愛國詩人范成大就是用實際行動,捍衛(wèi)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公元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決心廢除使臣向金國皇帝跪拜受書這一恥辱性的禮儀,朝中大臣無不畏懼,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敢奉命北上。于是,范成大挺身而出,抱著必死的決心出使金國。他在金國幾乎被害,但終于不辱使命。在出使途中,他含淚寫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這首詩遂成為千古絕唱。

三、崖山一戰(zhàn)天下亡

亡有亡國與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戰(zhàn),亡的卻是天下。崖山海戰(zhàn),作為宋朝與元朝的最后一次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爭直接關(guān)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華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實力上的巨大懸殊,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亡了天下。以“宋末三杰”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們,卻在這一戰(zhàn)中,發(fā)出了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吼聲。這一仗雖然南宋軍隊慘敗,但是十萬宋朝軍民,卻在目睹了陸秀夫抱著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國后,齊齊的跳入大海。據(jù)《宋史》記載,崖山之戰(zhàn)七日后,十余萬具尸體浮海。南宋將領(lǐng)張世杰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找到宋朝趙氏后人為主,再圖后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后也赴海自殺,張世杰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杰在大風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傳說,張世杰在風雨中問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則讓船沉于此海。最后,果然在風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國滅,天下亡。

四、文天祥寧死不屈

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馬踏長江,南宋政權(quán)風雨飄搖。文天祥本來是個文官,可是為了反對蒙元侵略,保衛(wèi)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zhàn)場。他對大家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y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祥興元年,即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兵敗被俘。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揮筆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浩然的詩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慷慨赴

難。多少年來,文天祥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