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后?婉容?的悲慘人生!
1921年,載灃與內(nèi)務府大臣相聚議論,認為“皇上春秋已盛,宜早定中宮”。向溥儀及太妃們奏明后,便開始辦理選后事宜。挑選的對象,必須是蒙古王公或滿蒙舊臣家的女兒。雖然溥儀已經(jīng)退位,但還有“皇帝”的名號,最終由溥儀自己選定了一后一妃,也就是皇后婉容和貴妃文繡。
婉容受過高等教育,而且正當年輕,非常熱衷于接觸一些新事物,她喜歡看外國電影、吃西餐,還會騎自行車,略通英語,這使得溥儀身邊不再只有低頭弓腰的太監(jiān)和保守無能的師傅,給溥儀壓抑的宮中生活帶來了生機和樂趣。為此,溥儀還專門聘請了美國教師專門教授婉容英文,事事處處都依從婉容的習慣和愛好。婉容深知溥儀對她的好,也回報給溥儀無限柔情。因此,在溥儀與婉容生活在紫禁城的兩年時間里,兩人的關系還是十分親密的,彼此互相信任,十分和諧。
然而,她在精神上無法得到滿足,深感自己就像是關在籠子里的金絲雀,長期煩悶,婉容的精神狀態(tài)受到了很大的刺激,這位風華正茂的皇后,終日愁眉緊鎖。
在婉容看來,無論自己的丈夫是否存在生理上的缺陷,總歸還是屬于她一個人的好,她不愿與另一位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因此,文繡就成了婉容心中的一道陰影。溥儀在出宮游玩之時,也會帶上文繡,在給婉容請英文教師的時候,也會給文繡請上一位,遇有適合后妃參加的活動,也允許文繡出場。所有這些,爭強好勝的婉容都大為發(fā)火,處處以此事為借口向溥儀發(fā)難。
“北京政變”,清朝皇族被驅(qū)逐出宮。溥儀的生活艱難,而婉容卻總是與文繡爭寵,追求時髦商品,四處揮霍。精神上的巨大空虛,摧毀了婉容的矜持,她只能在吸食鴉片的快感中尋求解脫,一發(fā)不可收拾。到了難以自控的地步,人人皆知。
婉容因為某些事被打入“冷宮”,溥儀派人監(jiān)視著她,不許任何人前去探望。走到人生盡頭的婉容終日以鴉片為伴,過著神魂顛倒的凄涼生活。溥儀的一個侄子接受歐洲記者采訪時說,婉容在那一段時間里居住的緝熙樓二樓東側(cè),整天都散發(fā)著濃重的鴉片味,令人窒息。
她是時代的悲劇,放在現(xiàn)在,她應該可以過上幸福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