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一語成讖 山西令狐家族的興與衰“必滅我宗”

2017-05-16 12:07:5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勢如破竹的中原實際統(tǒng)領者曹操攻破了黃河以北的重鎮(zhèn)鄴城,這也標志著曹操童年的玩伴袁紹辛苦打下的河北基業(yè)徹

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勢如破竹的中原實際統(tǒng)領者曹操攻破了黃河以北的重鎮(zhèn)鄴城,這也標志著曹操童年的玩伴袁紹辛苦打下的河北基業(yè)徹底分崩離析,黃河以北的廣袤土地迎來了新的統(tǒng)治者。

冷兵器不長眼睛,殺伐之地白刃與血腥自是難免,曾經為袁紹父子效力的官員也難逃大敗局所帶來的厄運。在距離鄴城不遠的武安毛城,曹操統(tǒng)領的大軍輕松破城,并收捕了十余名袁紹舊屬。原本,這些人都是準備送去問斬的,戰(zhàn)亂之年也不講什么審查判罰,偏偏曹操本人從旁邊經過,看到隊伍中有一個人衣冠與常人不同,便讓人叫來問話。這一問,卻搭救了此人的姓名。這人用一口濃重的河東(今山西)話向曹操如實報告身世?!昂訓|令狐家,我認識你爹,你爹當烏丸校尉的時候,我們在洛陽一起吃過酒?!彼B忙囑咐士卒:“此乃故人之子,怎可隨意抓捕,還不松綁!”令狐邵本自知一死,卻不料他的身世救了自己,連忙謝恩,表示鞍前馬后效勞云云。來自山西太原的令狐邵很快在曹操帳下謀得職位,先是擔任丞相軍謀掾(丞相麾下的軍事屬官),后來長期擔任丞相主薄,這個職務由于負責署理丞相的日常政治事務,被視為朝中要職,相當于今天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后來,令狐邵被外派弘農郡擔任太守,弘農地處兩大古都長安與洛陽之間,既是軍事重鎮(zhèn),也是富庶之地。不想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令狐邵,卻將弘農治理的井井有條。他在弘農任職時兩袖清風,甚至妻子和孩子都很少安排來探望,對待下屬也比較寬厚。東漢盛行經學,知識分子都以談論馬融、鄭玄的經學論著為風氣,但弘農的學術水平不高,整個郡里居然沒有一個懂經學的。令狐邵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逐一詢問屬下的年輕干部想不想求學上進,答愿意的就公派他們去自己的老鄉(xiāng)山西大儒樂詳那里進修課程,此舉讓弘農的學術氛圍一下繁盛了起來。令狐邵的故事結束了,但令狐家的故事才是個開始,令狐邵降曹開啟了山西令狐家在漢末三國亂世中難得的榮光,也為這個家族之后的衰亡埋下了伏筆。

令狐家族從春秋時始立門楣,就沒有離開過山西。最初,令狐是黃河東岸的一個地名,這里也正是秦晉兩個大國多次爭奪的地帶。秦桓公時,秦國猛將杜回侵犯晉國邊境。這個杜回是個步戰(zhàn)天才,在盛行車戰(zhàn)的春秋時期,杜回率領的百人隊不用車馬,步行殺敵,上砍甲胄,下砍馬腿,如入無人之境。晉國這邊出戰(zhàn)的也不是孬種,是出身將門的魏顆。魏顆在這場秦晉輔氏之戰(zhàn)中大破敵兵,生擒杜回,這是官方的說法。野史的說法是,一位神秘的老人為了給魏家報恩,埋伏在草叢中用草繩將大力士杜回絆倒,讓魏顆贏得了戰(zhàn)爭。結草銜環(huán)的成語正是出自此處。

晉國國君的嘉獎是,將令狐之地賞給魏顆,魏顆就成了第一個姓令狐的人,其后代世代以令狐為姓,讓這個神奇的復姓發(fā)揚光大。

此后八百年,進入三國時期,活躍在魏國政治舞臺上的是令狐浚,他是前述令狐邵的同族侄子,也是令狐家最有才學的后起之秀,族人都稱贊他將會把令狐家發(fā)揚光大。然而令狐邵卻對此搖搖頭,他評價這位侄子“性倜儻,不修德而愿大,必滅我宗”,翻譯成白話就是,這小子有才任性,不作死就不會死,以后一定會把咱們家族帶溝里去。令狐浚聽了這話很不服啊,但他的確能干,很快官做大了,名望也有了,他還沒忘這位二大爺當年詛咒自己的話呢,專程前來“拜訪”令狐邵,其實就是得瑟:“你不是說我不行么,哎哎哎不靈吧不靈吧?!?/p>

看著令狐浚翹著大尾巴走了,令狐邵一聲嘆息,這老爺子是九死一生才有了現(xiàn)在的官職地位,官場的什么事情看不透?他對自己的妻兒說,這小子還是野性不改,以后保管捅出天大的簍子,我活不了多久看不到那天,但你們將來恐怕都會受到牽連?。?/p>

令狐邵一番話,不幸一語成讖。此時曹操已死,曹丕改朝換代建立魏政權,令狐浚在黃初年間擔任和戎護軍,在北部邊境擔任防務工作。當時北境頻受鮮卑人侵犯,魏文帝曹丕派能征善戰(zhàn)的烏丸校尉田豫征討,田豫自曹操時代起就是平定北境的一把利器,這次自然又是橫掃敵軍大勝而歸。但令狐浚卻以小小的違反節(jié)度,要對田豫治罪。這引起了曹丕的龍顏大怒,曹丕不僅把令狐浚免官關押,還送他一句話:“浚何愚!”翻譯成白話就是:“你傻?。 睆拇?,令狐浚改名為令狐愚,這無疑是個恥辱的名字,只是他不會想到,一千八百年之后,他的后人仍然因為名字的奇異而成為大眾的消遣娛樂。不過仗著朝中有人也能靈,在到了曹芳登基后的正始年間,令狐愚又當上了大將軍長史,他的靠山是大將軍曹爽,這是曹氏宗族中權力的主宰者,也是皇帝年幼時,大魏國實際的統(tǒng)治者。

然而正始十年的高平陵之變是魏國政局的轉折點,太傅司馬懿發(fā)動政變,囚禁曹爽,收攏曹氏軍政大權,由此開啟了司馬氏獨霸政壇的大幕。司馬懿是狡猾的政治家,也是百年一遇的權謀高手,令狐愚站錯了隊,內心十分恐懼。這時候,令狐愚已經離開了權力斗爭中心,跟舅舅王淩來到淮南統(tǒng)兵一方。他這舅舅王淩也不簡單,是前朝司徒王允的侄子(敢情該稱呼貂蟬為堂姐呀),也是山西籍的高官,長期鎮(zhèn)守淮南之地,擊敗過東吳名將全琮,在朝中威信很高。這時的王淩已經快八十歲了,位居司空,從官職上來看跟司馬懿不相上下。甥舅倆人同時在淮南領兵,這本來就是一個政治小山頭,被司馬懿所不容,外加令狐愚本身對司馬家也十分反感,經過他這么一攛掇,甥舅倆人炮制的政變陰謀就在遠離京城的淮南醞釀了起來。令狐愚與王淩認為,朝中的皇帝曹芳年幼,已成為司馬懿的傀儡。他們的計劃是扶植曹操的庶子楚王曹彪為皇帝,在許昌另立中央,與司馬家把控下的洛陽當局抗衡。

但政變策劃的并不順利,令狐愚派特使張式去“接觸”曹彪,旁敲側擊地提點他,但曹彪也是敏感的人,他只回復了“我懂的”就把張式打發(fā)回去了,令狐愚不甘心,數(shù)月后再派張式去試探曹彪,但張式人還沒回來,令狐愚卻先去世了。老司空王淩不得不接過政變的大旗,但他哪里是司馬懿的對手,他的手下很快就一紙告密告到司馬懿那里,司馬懿統(tǒng)帥大軍兵壓淮南,王淩束手就縛。政變沒成功,代價是王淩身死,令狐愚雖死卻被開館曝尸三日,連累三族被誅,盤踞在淮南的“山西幫”被司馬懿拔除。令狐氏后代,多分布在山西運城、山西太原、貴州桐梓等地,后代名人有北周大將令狐整、唐朝大臣令狐楚、紅軍醫(yī)生令狐野等。令狐野的子女后來將姓氏簡化為“令”,其家族在2014年備受關注。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