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王羲之的書法老師竟然是她?
王羲之,字逸少,出生于公元303年,安逝于公元361年(還有一作是公元321年——379年),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原籍是瑯琊人(現(xiàn)今的山東臨沂),后隨朝廷越過河東,在東晉官拜右將軍,會稽內(nèi)史,所以世人也稱之為“王右軍”。
王羲之出生在西晉的一個名門望族之中,王羲之祖父王正官至尚書,其父親王曠又是淮南太守,擁護朝廷東渡之人。而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厲害,是為東晉的丞相。所以王羲之在這樣的大家族中,文學修養(yǎng)很是注重。王羲之十二歲時,書法經(jīng)自己的父親啟蒙,后來又師從女書法家為古人。不過學成后王羲之沒有僅僅滿足于此,他廣游群山,遍訪古跡,從而能夠博采眾長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風格,使其書法達到了一種真正的高度。
王羲之的書法不同于兩漢西晉時期的質(zhì)樸實用的書風,而是形成了一種細膩用筆,多變結構筆法。觀摩王羲之的書法,能夠感受到他的書風是極為精致的,將原本只重視實用的書法提拔到一個能夠欣賞的藝術境界,是書法藝術的覺醒。自王羲之之后,書法開始真正的講究技法和情趣,書法家們開始爭相發(fā)現(xiàn)書法的美,并且表現(xiàn)書法的美。
王羲之對于書法界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其子書法的造詣更不必說。之后南梁更是形成了第一次學王的高潮,到了唐朝在唐太宗的推崇下形成了第二次學王的高潮。后世的書法家無比誠服王羲之的造就,“書圣”一名在不經(jīng)間廣為流傳。
王羲之的老師
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老師是一位女性,姓衛(wèi)名鑠,是東晉的書法家,人們稱她為衛(wèi)夫人,衛(wèi)夫人從小就愛學習,對書法癡迷的程度很高,很早就拜大書法家鐘繇為老師。
大師鐘繇對衛(wèi)夫人的書法水平很認可,他稱贊衛(wèi)夫人的書法可以讓玉壺的冰破碎,觀賞的時候讓人如沐清風,認為她有時甚至超越了自己,流露出的是一種靈動的韻味,耐人尋味。
據(jù)說王羲之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就在衛(wèi)夫人門下學習書法,這位老師不僅是為寫書法的高手,她在對于書法的藝術理論上也有和別人不一樣的理解,能系統(tǒng)的總結出自己的書法想要向世人表達的東西??梢哉f對王羲之最早接觸書法打下了堅石的基礎,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衛(wèi)夫人不僅是一位實操很強的老師,在理論上也非常優(yōu)秀,可以做到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衛(wèi)夫人的作品《筆陣圖》對七種基本的筆畫進行細致的描述,從基礎練起是初學者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對于日后在書法上的成長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她把王羲之帶到山上,讓他感受石頭墜落的重量和力道,讓他看天邊云彩的舒緩飄逸,讓他砍斷樹枝感受刀鋒的光影。
這樣的教導方式讓王羲之感受到書法的魅力所在,看似毫無意義的一筆一劃,原來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寫字就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王羲之小時候就這么認為了。這樣的教學開闊了王羲之的眼界,豐富了他的心靈,讓他在感受生命的偉大的同時,不斷融會貫通,書法的技藝與日俱增。
世界上只有中國將書法當作一種文化藝術,傳承千年的中華文化不會輕易流失,因為它蘊含著的道理始終耐人尋味。
衛(wèi)夫人和王羲之是什么關系
?衛(wèi)夫人是為中國古代具有鮮明特色的書法家,書法風格獨具一派甚有風格,傳說衛(wèi)夫人的師父為三國時期著名書法家鐘繇,且鐘繇書法作品被稱為是“上品之上”。師承鐘繇的衛(wèi)夫人極其好學,其書法作品被鐘繇認為具有高逸清婉的特點,受到肯定。
有名師指導加上衛(wèi)夫人的天賦和后天的勤奮,最終其作品被稱為“妙品”得到眾大家的賞識和推崇,而年少的書圣王羲之便因衛(wèi)夫人的威名而拜其門下,學習書法精髓之道。
作為王羲之書法的啟蒙老師的衛(wèi)夫人毫不吝嗇的將自己的所學所感教授給王羲之,王羲之也因受衛(wèi)夫人的學習精神所影響,不僅在書法成就上青出于藍,還廣泛學習,集合多家書法派別精髓,成為首屈一指的書法家。
衛(wèi)夫人教導王羲之的方法很獨特,不是局限在書堂,而是在戶外進行教學,給王羲之打下書法的扎實基礎,教導如何書寫文字“點”、“一”、“豎”時,利用高山墜石、千里陣云、萬歲枯藤等實物對王羲之描繪出書寫這三個基本筆畫的重點和感悟,不僅使王羲之更好的掌握其中領悟,也讓王羲之體會了漫長生涯中強韌力量的重要性,因此才能使他不斷加強自我,提升境界。
衛(wèi)夫人不僅使王羲之書法上的老師,也是他人生上的導師,衛(wèi)夫人將書法的生命和熱情融于自然,給予了王羲之很大的感悟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