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劉備能吸引部下為其粉身碎骨的一件武器
劉備的部下,例如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豪杰,以及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都愿意粉身碎骨地為他效命。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受劉備這種魅力所吸引。
此外,劉備在寄人籬下時,始終都受到特殊的禮遇,例如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人,莫不對他格外禮遇。又如前述,徐州牧陶謙在臨死之前,遺言要將徐州托付給劉備,照理說,把一切權(quán)力交給劉備這么一個外來客,陶謙的部下一定激烈地反對才是。
然而情形卻完全相反,陶謙的部下反競相催促猶豫不決的劉備早些就位。劉備考慮了很久,還是表示不敢接受:
(原文)「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內(nèi)所歸,近在壽春,何不以州讓之?」
(譯文)「在附近壽春的袁術(shù),頗有人望,而且出身于名門,你們不妨考慮他吧!」
對于劉備的辭退,陶謙的心腹名叫陳登的人,便用以下的話來說服劉:
「這怎么可以呢?像袁術(shù)那種傲慢的男人,絕對無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安泰。我們已為你準(zhǔn)備好了步兵與騎兵十萬人,請你用這些兵力來輔佐天子,拯救苦難的人民建立起可媲美春秋五霸的功勞。再說,你本身也可以擁有確保的領(lǐng)土,讓英名流傳萬世。
如果你還想辭退的話,那真是我陳登看錯了人?」由陳登這番話,似乎可見到劉備身上具有能讓人擁立為領(lǐng)袖的魅力。《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劉備有以下的批評:
弘毅寬厚,知人待士,頗有高祖之風(fēng)。劉備具有不畏艱難的意志,以及寬厚的胸襟,隨時都以謙虛的態(tài)度待人。陳壽所指的高祖,當(dāng)然就是指漢高祖劉邦。劉邦也是個具有不可思議的魅力之人,他指導(dǎo)作戰(zhàn)的能力,很顯然地遠(yuǎn)不及對手項羽,但最后,他卻能擊敗項羽而獲得天下。理由也是有張良、韓信、蕭何、陳平等人在他旗下,而肯為他死命地效力。也就是說,劉邦與劉備同樣具備有能讓部下粉身碎骨的魅力。曹操對于一事無成的劉備,抱著異常的戒備心理,原因也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