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宋代“犀利哥”瓷塑原型疑是趙佶 長得清秀呆萌

2017-06-02 04:05:3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犀利哥”在網(wǎng)絡上很是紅火。巧的是,筆者藏有一件宋代“犀利哥”瓷塑,該件人物瓷塑為殘件,高10 6厘米,胎質(zhì)細白,服裝部分施天青色釉,

“犀利哥”在網(wǎng)絡上很是紅火。巧的是,筆者藏有一件宋代“犀利哥”瓷塑,該件人物瓷塑為殘件,高10.6厘米,胎質(zhì)細白,服裝部分施天青色釉,屬于宋代景德鎮(zhèn)影青窯的作品,早年出土于杭州武林門一帶河道下,該地的南宋遺存物堆積層厚達三米多,可能是當時皇宮的垃圾處置地。該瓷塑人物鼻梁高挺,嘴唇微合,頭部向左略側(cè),左手小臂抬至胸前,一身道士裝扮,頗有仙風道骨般的風范。塑像的各部位也雕琢得非常精致細膩,尤其在面部,起刀干凈利落,不管是點、刻、劃基本是一筆成型,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曾用最小號的針插進人物眼縫清理污垢,針會被縫壁卡住,說明當時用的是極精致細小的工具進行雕刻,由此也說明宋代工具鑄造技術(shù)之高。

我們注意看塑像人物的面部肌肉、五官及手臂姿勢,幾乎呈一個連貫協(xié)調(diào)的動態(tài),可以說是把像給塑活了。再看塑像人物的面部表情,這種由內(nèi)到外滲透出來的“高深蔑視狀”的藝術(shù)效果是令人震撼和敬畏的。此種表情的人物雕塑作品,可能是絕無僅有的。如果說現(xiàn)代“犀利哥”形象展示的是一位底層人士憂郁、自信、蔑視一切的表情,那么此件宋代“犀利哥”形象,則展示的是一位道教人士孤傲、自信、蔑視一切的表情。

瓷塑始于宋代,已有千年歷史,作品水平最高的非宋代景德鎮(zhèn)影青窯莫屬,然而其保留下來的精品非常稀少,且多為殘件,所以沒有引起文物界足夠的重視。宋代的雕塑,在作品風格方面已由唐代的莊嚴、威武為主流轉(zhuǎn)變?yōu)橐允浪?、平民化為主流的藝術(shù)格局,其佛教神仙等塑像有很多都來自于現(xiàn)實中的人物原型。而筆者的這件人物塑像恰恰誕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那么這件道教裝塑像人物是否也有原型人物呢?

宋徽宗畫作《聽琴圖》引起了筆者的關(guān)注。此畫中的宋徽宗一身道士裝扮,經(jīng)與筆者的塑像人物比較,無論在穿著還是神韻上都達到了神似的地步。再對比兩者的面盤、鼻子、嘴唇的形狀,胡須的位置及各部位之間的協(xié)調(diào)狀況,還有服飾的式樣等都基本相同,唯眼睛和耳朵部分略有不同,相比較瓷塑人物的眼角線要長一些,長出的部分往上撇,耳垂也較長。從以上對比中得出結(jié)論,兩幅作品中的人物是很神似的,且作品年代、檔次又相近,所以是同一個人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還有哪些因素可以印證這件塑像人物就是宋徽宗呢?首先,此件人物塑像的出處是在南宋皇宮遺址,也就是說是從宋徽宗后代的住地出的,不排除是其子孫把它作為祖宗像供奉或收藏的。其次,經(jīng)過大量對比,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宋代以上比《聽琴圖》上的宋徽宗更相像于此塑像的其他人物,難道兩者僅僅是巧合?三、此塑像的藝術(shù)水準極高,從目前的研究結(jié)果來看,塑像應該是達到了皇家的使用級別。四、塑像的內(nèi)容符合宋徽宗的品位和追求。

另一個更重要的事實是,宋代是一個非常崇尚道教的社會,而宋徽宗本人更是癡迷于道教,并且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所以對于酷愛藝術(shù)和道教的他來說,為自己的“教主道君皇帝”身份請人塑像是很正常的事。最后,筆者假定此塑像是宋徽宗,推測一下它為何會出現(xiàn)在南宋皇宮?可能因為北宋末年金兵入侵,被人從北宋皇宮內(nèi)帶出放置于后來的南宋皇宮,當然也有可能是南宋皇室為紀念被金國虜去的宋徽宗,請當時的頂尖雕塑家根據(jù)其畫像所塑。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