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休書暗藏玄妙 實是忠厚之舉卻遭誤解
2017-06-07 20:50:3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休妻,休妻舊指離棄妻,被視為古代社會對婦女的一種壓迫,休書則被看成是這種壓迫的證據(jù),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休書中反應的古人休妻的具體
休妻,休妻舊指離棄妻,被視為古代社會對婦女的一種壓迫,休書則被看成是這種壓迫的證據(jù),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休書中反應的古人休妻的具體理由,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在休書中,并不會真正寫出她所犯下的過錯,只會寫些比較小的過錯,比如:“棃蒸不熟”——烹飪技術欠佳,多嘴多舌等。
有些人看到古代休書上所寫休妻的理由,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假思索就大發(fā)議論,甚至于有些號稱思想界巨子者也搞不懂古人因“棃蒸不熟”就休妻的真正用意,不免認為刻薄之極。
其實古人如此做,恰是一種忠厚之道。在宋代,程子和弟子討論此問題時就揭示了其中真正奧秘:又問:“古人出妻,棃蒸不熟者,亦無甚惡而遽出之,何也?”曰:“此古人忠厚之道也。古之人絕交不出惡聲,君子不忍以大惡出其妻,而以微罪去之,以此見其忠厚之至也?!?/p>
休妻,必定是妻子確實犯了很嚴重的過錯。休書,并不指責其真正的惡,而只是程式性地說些無關輕重的話,找個很小的理由把她休掉,保全其顏面與榮譽,也是做丈夫的忠厚的表現(xiàn)。
更何況,家丑不可外揚。休書是要族長做見證,甚至要到縣衙加蓋官印后讓女方帶走的。誰肯在這里自暴家丑呢?而且,只要用心比照下,就會發(fā)現(xiàn),有時安徽人和福建人寫的休書一模一樣。為何相隔千里,這些被休的妻子們犯的過錯卻驚人一致?其實并不是妻子犯了同樣的過錯,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種休書最好這樣寫,也只能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