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皇帝 僅在位10個月卻成千古明君
明朝有一位皇帝,曾因太過儒雅,甚至看起來有些懦弱,不被老爸所看好,在做了21年的太子后,才有驚無險地繼承了皇位。由于身體太胖,僅做了10個月的皇帝就暴斃了,終年47歲。令人意外的是,雖然在位時間很短,卻是公認的千古明君,他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朱高熾,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從小生性端重沉靜,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讀書和,且宅心仁厚,深得祖父朱元璋的疼愛。因為吃的比較好,而且不喜歡運動,朱高熾就相當(dāng)?shù)姆逝?,甚至都達到了行動不便的地步,需要兩個內(nèi)侍攙扶才能行走,被稱為“吃貨皇帝”。
我們都知道,朱棣本身能征善戰(zhàn),每當(dāng)看到體態(tài)肥胖的兒子朱高熾,都相當(dāng)納悶,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被戴綠帽子。因此,朱高熾雖然身為嫡長子,并不被老爸朱棣所看好。靖難之役時,由于他太胖,不便隨軍作戰(zhàn),就奉命留守北京,而皇二子朱高煦作戰(zhàn)勇猛,在武將中威信很高,就被朱棣帶往前線,且深得朱棣的寵信。
在于建文帝的戰(zhàn)斗中,朱高煦多次救老爸朱棣于危難之中,朱棣曾私下里對他說:“你大哥自幼肥胖多病,不太適合繼承皇位,你再接再厲,未來皇位必將是你的?!甭牭嚼习值脑S諾,朱高煦想是打了雞血一樣,每戰(zhàn)必然身先士卒,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而留守在北京城的朱高熾,雖然沒有他弟弟朱高煦那般善戰(zhàn),但他完美地做到了團結(jié)部下,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京城,這對整個靖難之役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也體現(xiàn)了他的過人之處。
朱棣登基稱帝后,本想立二子朱高煦為太子,但朝廷的大臣擼起袖子就與朱棣爭吵了起來,認為這是破壞了自古“長幼有序”的制度。不僅如此,大臣們還把已去世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決定搬了出來,因當(dāng)時朱高熾是太祖皇帝親自喂朱棣選擇的燕世子,也就是合法的繼承人。于是乎,朱棣招架不住了,況且朱高熾的確沒有過失,無奈之下把他立為太子。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在眾大臣的輔佐下,46歲的朱高熾登基稱帝,史稱明仁宗。剛繼位后,甚至連口水都來沒來得及喝,明仁宗就開始了一系列改革,并且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并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誅十族”慘案等,為之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成了公認的千古明君。
只可惜明仁宗在位時間太短,否則肯定會有更大的成就。所以,一個皇帝能否青史留名,并不一定看他在位時間的長短,而是他所做之事對以后的影響。像南宋的開國之君趙構(gòu),在位時間挺長,卻一直向金國求和,還處死了抗金英雄岳飛,受到世人的唾棄。
秦始皇真的是呂不韋與趙姬的兒子?諸葛亮為何不廢掉阿斗自立?商紂王真的很殘暴嗎?中國古代最妖媚的女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