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大秦帝國趙姬之亂 一個從煙花巷到黃金宮的女人

2016-07-31 15:50:5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蘄年宮中舉行弱冠之禮,長信侯嫪毐突然持嬴政與太后趙姬的玉璽圍攻宮殿,發(fā)動政變。嫪毐為何許人?他為何企圖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蘄年宮中舉行弱冠之禮,長信侯嫪毐突然持嬴政與太后趙姬的玉璽圍攻宮殿,發(fā)動政變。嫪毐為何許人?他為何企圖造反?他又是如何盜得帝后的玉璽?這一切都源于一個女人,一位將身影隱藏在歷史謎云中的太后——趙姬。

前塵往事呂不韋

自從有了帝王史,就有了宮闈史。從嚴格意義上說,趙姬是中國第一個宮廷中的女人,因為她的兒子是中國第一位大一統(tǒng)的帝王——秦王嬴政。然而,趙姬的出身并不高貴,她本是邯鄲城中的一名歌伎,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也正是她從煙花歌伎到一國之母的曲折人生經(jīng)歷。有一種常見的誤會,認為歌伎是地位十分低賤的社會人群。其實不然,中國最初的伎館由春秋時期的名相管仲創(chuàng)立,旨在增加稅收,以擴充軍備、稱霸諸侯,后來果然收效良好。歌伎在當(dāng)時是有技術(shù)含量、有社會意義的普通職業(yè),很多歌伎在年老色衰后嫁給官員或富商。美貌溫婉、聰慧靈巧的趙姬也同樣在某個適當(dāng)?shù)臅r機嫁給了衛(wèi)國富商呂不韋。

如果說趙姬是這場政治游戲的演員的話,那呂不韋就是幕后導(dǎo)演。當(dāng)時秦國的王孫嬴異人被軟禁在趙國做人質(zhì),擅長政治投機的呂不韋從一開始就認定異人“奇貨可居”,便極力為郁郁不得志的王子雪中送炭,很快被異人引為心腹知己。為了炒高自己手中的貨物,呂不韋決定先將異人捧為太子。異人的父親安國君是王儲,但他的姬妾很多,兒子也不少,異人的母親不得寵,家族地位相當(dāng)不利。呂不韋審時度勢,決定先買通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的姐姐,讓她勸說無嗣的華陽夫人認養(yǎng)異人為義子。此舉果然奏效,異人不久就被封為太子。

邯鄲獻寵 一步登高

在歡慶勝利的一場聲色繁華的宴會上,趙姬隆重出場,歌舞妙曼,驚為天人。嬴異人對趙姬頓起覬覦之心,于是借著酒意,表達了想要將趙姬據(jù)為己有的心愿,試探呂不韋的意思。據(jù)史料記載,呂不韋頓時大怒,然后說:“王子啊,我為了你已然是傾家蕩產(chǎn),難道連一個女人都不愿讓出嗎?”這話說得好不情真意切,異人王子感激涕零。

持歷史陰謀論的人傾向于認為呂不韋是將當(dāng)時已經(jīng)懷有身孕的趙姬獻給嬴異人,不少正史均支持這種說法。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言:“呂不韋娶邯鄲姬絕美者與居,知其有娠……既而獻之,孕期年而生子政……”班固在《漢書》中甚至直呼秦王嬴政為“呂政”,寓意呂不韋才是秦始皇的生身父親。史書固然言之鑿鑿,但細究這些歷史,無不出自漢朝的史官之手,他們會詆毀秦始皇的出身也不足為奇。您可能會發(fā)問,難不成連太史公司馬遷也會故意說謊,詆毀他人?非也。司馬遷寫史慣用的是春秋筆法,所謂春秋筆法,就是說對人對事既不全然贊揚,也不全然批判,實錄其事而已。然而,別人的床笫之事他又如何能“實錄其事”呢?所以,他記錄的只是當(dāng)時社會對這一事件的一般看法而已。

公元前259年,趙姬產(chǎn)下一子,為嬴政。在其后的數(shù)年之內(nèi),安國君(秦孝文王)與嬴異人(秦莊襄王)相繼即位,又相繼病逝。有傳聞?wù)f,嬴異人之死是因為趙姬夜夜獻寵,極盡妍媚之能事,致異人虛耗身亡。作為當(dāng)事人的嬴異人至死也沒能驗證嬴政是否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許他只是滿足于能得到趙姬的歡心與愛情,而趙姬也只是想得到嬴異人能給予她的地位與尊榮。公元前247年,嬴政即位,年僅13歲,呂不韋以相國身份攝政,由此登上了他一生權(quán)力的巔峰。

太后宣淫 金蟬脫殼

人性的詭譎之處在于,對一個流落煙花的年輕女子而言,榮華富貴是不可抗拒的,然而一朝貴于萬眾之上,又渴望愛情。趙姬與呂不韋本有前緣,她現(xiàn)今年輕寡居,難免深閨寂寞,于是時常留宿呂不韋。這件事史稱“太后宣淫”,意為太后宣旨召見呂不韋,并留宿他。對于與趙姬的關(guān)系,呂不韋懷有一種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難以拂去趙姬的真情,割舍不掉對趙姬多情嫵媚的眷戀;另一方面,他又深恐他人知道這件事后對自己不利。盡管呂不韋行事隱秘,但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宮中的使女、太監(jiān)大多對此事心照不宣,唯一被蒙在鼓里的只有年幼的嬴政。嬴政一天天長大,呂不韋看出他雖年紀幼小,卻有著萬丈野心和志向,真是悲喜參半,于是醒悟,如果自己不徹底斬斷與趙姬的關(guān)系,必將鑄成大錯。為了金蟬脫殼,撇清關(guān)系,他搜羅到了一個精通房中之術(shù)的名叫嫪毐的年輕男子獻給趙姬。

嫪毐是長安城中的奇人,在《史記》中亦有記載。太史公司馬遷曾用一種陰陽怪氣的語氣敘述:此人陽具奇?zhèn)?,被稱做“大陰人”,“以其陰關(guān)桐輪而行”,即能將陽具插入一個桐木車輪使之不停轉(zhuǎn)動。該名男子被拔去胡子,假扮宦官,送入宮中,并很快討得太后的歡心,兩人竟日形影不離,難分難舍,太后很快懷有身孕。為掩飾丑事,太后請風(fēng)水師為她占卜,謊稱自己所住的殿宇風(fēng)水不好,與嫪毐一同移往咸陽城外幽僻的雍宮居住。此后兩人更是如魚得水,太后連生兩子。

嫪毐本是市井小人,憑著太后男寵的身份,一朝身價萬千,備受權(quán)貴的追捧,便得意揚揚起來。嬴政對這些雖然也有風(fēng)聞,但因吞并六國的大業(yè)在即,無暇顧及這些事情。一夜,嫪毐酒后與一大臣爭執(zhí),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痹摯蟪际謶崙?,便告知嬴政。嬴政命探子將整件事調(diào)查清楚,得知太后與嫪毐生有兩子,而且嫪毐已經(jīng)在籌劃謀反。嬴政不動聲色,靜待其變。

后宮嘩變 浮華踏空

公元前238年,嬴政年滿20歲,赴太后所居的雍城行弱冠之禮。嫪毐盜得秦王玉璽并太后寶璽發(fā)動政變,圍攻嬴政的行宮——蘄年宮。嬴政不慌不忙迎戰(zhàn),并對周邊侍從說:“凡為我而戰(zhàn)者皆可封爵?!庇癍t是假,功名是真,嬴政身邊的兵將無不踴躍迎戰(zhàn),很快大敗叛軍。嫪毐遭車裂,并被誅殺三族,嫪毐余黨重者遭梟首,輕者刑罰,連嬴政的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也被摔死,太后被囚陽宮。嬴政當(dāng)時只有20歲的年紀,真可謂當(dāng)機立斷、心狠手辣,四月的雍城頓染血雨腥風(fēng)。這樣一番紛亂不可能不累及相國呂不韋,當(dāng)然,一半也是為了掃除政敵,嬴政順勢將呂不韋貶往河南封地。在呂不韋居于河南封地期間,嬴政寫過一封手書給他,這封信一半是斥責(zé),一半是疑問,看是怒,實則是淚,他在信中說:“你對秦國有什么功勞,就能封侯拜相?你跟我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就敢稱我的仲父?”

呂不韋看到這封信,不由得肝腸寸斷,因為事實的真相將是年輕高傲的秦王所不能接受的,左思右想都難有生路,遂帶著秘密,飲毒酒身亡。趙姬見呂不韋被逼死,回思與他多年的風(fēng)雨,竟累及于他,自己浮華盡頭,一步踏空。三四年后,她郁郁而亡,死后與莊襄王合葬在芷陽。這場后宮的風(fēng)雨終于以一個男人的謀略而始,以一個女子的歌舞唱響,以一位歷史強人的揮劍斬斷而落下帷幕。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