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師團竟是蔣介石當兵的師團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早年曾經(jīng)在日本留學,還在東京振武學校學習軍事知識。這是一所專門為了培養(yǎng)中國留學生設(shè)立的軍校,雖然是為了培養(yǎng)留學生創(chuàng)立的,但是其教授的知識和日本其他軍校并沒有什么不同。
按照日本軍校的傳統(tǒng),當學生畢業(yè)以后,要下放到軍隊中進行訓練,蔣介石自然也不例外。1910年冬天,蔣介石被下放到日本高田陸軍第十三師團野炮兵第十九聯(lián)隊擔任士官候補生。
根據(jù)日軍當時的資料記載,此時的蔣介石比較瘦弱,身高只有169厘米,體重也只有60公斤。最初剛?cè)胛榈臅r候,蔣介石只是一名二等兵,也就是最下等的士兵。在等級森嚴的日本部隊中,上級對下級擁有絕對的領(lǐng)導權(quán),下級必須無條件服從上級的任何命令。蔣介石作為一名軍銜最低的士兵,又是中國人,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高田位于日本的西北部,靠近了北海道,冬天十分寒冷,環(huán)境惡劣,出身于江南水鄉(xiāng)的蔣介石自然無法忍受這種寒冷的天氣,這讓他十分的不適應。
如果說環(huán)境的因素還能堅持的話,那么食宿方面對蔣介石就是一種煎熬了,此時的日本軍隊生活十分清貧,每餐只能吃一碗米飯,蔬菜更是罕見,平時只能吃點咸菜、咸魚。
蔣介石在日本軍中負責照料馬匹,要知道當時的炮兵主要依靠畜力,也就是騾馬來運輸,所以一個炮兵聯(lián)隊里的騾馬數(shù)量是很多的,蔣介石幾乎要從早忙到晚,才能把所有的馬照顧好。
這樣的高強度勞動,僅憑一碗米飯是肯定不夠的,蔣介石當年家里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在飲食上面還是能保證的,即使蔣介石赴日本留學以后也有著每個月13塊日元的生活費,當時在日本吃一次早飯才需要4分錢,每月13元的生活費是十分寬裕的。
實在是餓得沒有辦法,蔣介石只能偷偷地去買餅干吃,但是餅干也是限量購買的,每次只賣三四片,而且還要提早去買,遲了就賣沒了。
面對著地位低下、環(huán)境惡劣、吃不飽飯的處境,蔣介石只能把這種遭遇當成一種磨礪,在心底里默默給自己打氣。
過了一段日子,蔣介石也就適應了日本軍隊的生活,日本冬天大雪紛飛,蔣介石也同其他日本軍人一起,用雪擦洗身體,堅持洗冷水澡。在后來蔣介石還非常感激自己在日本當兵時所受到的磨礪,他在日記中記載道:“好的身體,天生我的只有三分,其余七分全靠鍛煉?!?/p>
在日軍服役的日子里,蔣介石從未摸到大炮,更別說學習先進的軍事知識了,只是日夜不停地照顧馬匹,完全成了馬夫。終于,蔣介石無法忍受日軍嚴厲的制度和對中國人的歧視,在服役10個月后從日軍退役,回國參加辛亥革命。
不過,蔣介石與他所服役的第13師團的瓜葛并沒有到此結(jié)束,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后,第13師團先后參與了淞滬會戰(zhàn)、江陰保衛(wèi)戰(zhàn),其下屬的103旅團更是參與了南京大屠殺的暴行(來源《帝國陸軍編制總覽》)。
自己曾經(jīng)服役過的軍隊,反過頭來侵略自己的國家,這是蔣介石當年萬萬沒能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