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俗 > 二十四節(jié)氣 > 正文

清明保健養(yǎng)生須防寒補陽保肝

2017-06-29 16:11:3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春天的第三個月,自然界的萬物都舊貌換新顏,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陽氣熾烈,陰氣遁伏,應早睡早起,以養(yǎng)肺氣。這時候肝臟之氣日衰,心臟之

春天的第三個月,自然界的萬物都舊貌換新顏,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陽氣熾烈,陰氣遁伏,應早睡早起,以養(yǎng)肺氣。這時候肝臟之氣日衰,心臟之氣日盛,應益肝補腎,以順應自然界的生發(fā)規(guī)律。

三月在八卦中屬“夫”。夫是陽決陰,有決而通告的意思。人體之內的陽氣在寅時最為旺盛。坐臥宜于面向東北方向。腎臟之氣停息,心臟之氣正漸漸加強,東方的木氣正當旺盛,這時應該少吃甘甜的食物,多吃辛辣的食物,這樣可以補精神,益氣力。也應小心地回避西方的愁煞之氣,去大自然中悠然地走走,放松形體,舒展形體,心平氣和,以順應生命本身的自然規(guī)律。

肝在五行屬木,在五味為酸,木性能制約土性,而脾在五行屬土,在五味為甘。春天正是肝木之氣旺盛的季節(jié),人的脾土之氣會相對受到抑制,因此,春三月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多食甘味的食品,以達到補養(yǎng)脾臟之氣的目的。

春天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萌發(fā)之際,年事較高的人,一般都有些老病,在春陽之氣的催動下,容易產(chǎn)生精神昏倦,舊病復發(fā)的現(xiàn)象。同時上一年冬季以來,圍爐烤火,吃高熱食品,致使熱能積蓄體內,到這個時候一般都要發(fā)揮出來,造成體熱頭昏、壅隔涎漱、四肢倦怠、腰腳無力等現(xiàn)象。這是冬天積留下來的病癥,應當細心地掌握它的變化狀態(tài),稍有發(fā)作,不可隨便用藥,恐怕?lián)p傷臟腑,又弄出別的病來。只須用些消化和氣、涼膈化痰之類的湯劑,或服食一些性稍涼的食物,即可自然好轉。如果沒有大的癥狀,一般不用吃藥。

肺俞是五臟之表,胃俞是經(jīng)絡的延伸,二者都不可沒有冷熱的節(jié)度。諺語說:“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后飯。”這是很有道理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