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臉部濕疹的治療方法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而新生兒的皮膚比較脆嫩,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抵抗外界的細菌,所以濕疹多發(fā)于3個月大的嬰兒,濕疹常常會伴隨著瘙癢和紅腫的癥狀,所以不僅會影響孩子外形的美觀還有可能導致孩子抓破皮膚留下疤痕。
嬰幼兒濕疹又稱“奶癬”,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最早可見于2—3個月的嬰兒,2歲以后發(fā)生的概率會減小。嬰幼兒濕疹大多發(fā)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會出現(xiàn)。應對嬰幼兒濕疹的原則是:找出原因,對癥治療,合理喂養(yǎng),精心護理,重視預防。
.飲食管理首先,避免喂哺過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使其蛋白變性,可以減少致敏物。必要時可用羊奶或豆?jié){(參閱營養(yǎng)篇專節(jié))代替牛奶。如疑蛋白過敏,單給蛋黃,或由少量蛋白開始,逐漸加量。喂奶的母親可暫停吃雞蛋。2.抗組織胺類藥物撲爾敏、非那更、苯海拉明、異丙螓等單一或輪流內(nèi)服有較好的止癢和抗過敏效果,并有不同程度的鎮(zhèn)靜作用。非鎮(zhèn)靜作用的抗組織胺藥,如息斯敏(片劑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鎮(zhèn)靜作用的抗組織胺類藥優(yōu)于后者。
3.皮質類固醇激素無論口服還是靜脈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癥狀,有明顯的抗炎、止癢作用,但停藥后易復發(fā),不能根治,且長期應用后有依賴性和各種不良反應,故應酌情慎用。泛發(fā)急性濕疹其它療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強的松,病情好轉逐漸減量。
4.抗生素僅用于繼發(fā)局部或淋巴結等感染、白細胞增高和體溫增高的病兒。一般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紅霉素、復方新諾明口服。
嬰兒濕疹是常見的嬰幼兒疾病,所以各位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只需要注意平時的護理就好,勤換孩子的衣服,最好是棉質的,保持空氣的流通,并且要用溫水給孩子洗臉,同時注意給孩子修剪指甲,防止皮膚抓破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