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yǎng)生 看袁枚“三不老”養(yǎng)生之道
健康長壽歷來是人們最關心的話題,千百年來,人們也一直在尋找可以讓自己長命百歲的方法。清代袁枚不僅僅是一個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一個長壽的老人。在他年近八旬的時候神態(tài)依然年輕,這就不得不讓人稱道。那么,它是怎么做到可以健康長壽的呢?又有什么獨特的養(yǎng)生之道呢?
袁枚的長壽和他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那么讓我們來看看他的養(yǎng)生之道。
袁枚的養(yǎng)生有 “足不老”的精神
袁枚好游山玩水,他把遠足看成是極好的運動。祖國的名山勝水,他幾乎足跡踏遍,留下了《游黃山記》、《游廬山記》、《游桂林諸山記》等許多佳作。
當時人稱袁枚是“地行仙”,他與常人不一樣的地方是游山不避風雨,不畏嚴寒,不怕酷暑。經(jīng)常是在晨霧或雨雪中觀賞湖光山色,領略野趣。有時他還高興地在山上奔跑,領略“萬山隨我同奔騰”的情趣。
70歲那年,他和一位比他小20歲的朋友一起比賽攀登黃山,結果還是他先到達頂峰。
袁枚的養(yǎng)生有 “筆不老”的精神
他愈是年邁愈是勤學。60多歲的時候,他說,百年再算無日多,從此光陰倍珍重。學問原知止境難,衰年勤學百康成。因而他處處“珍惜余春”,讀書的桌椅,他多半安置在日照時間長的地方,“攤書愛坐西窗下,多得斜陽一刻明”。
袁枚寫作異常勤奮,流傳于世的著作就有《小倉山房文集》、《小倉山房詩集》、《隨園尺牘》、《隨園詩話》、《子不語》、《隨園食單》、《袁太史稿》等。
袁枚的養(yǎng)生還有 “心不老”的精神
袁枚曾有“悲喜適度胸若谷”之詠,意思是要能積極主動地控制個人情緒。他的許多朋友,都十分了解他不太為悲喜之事動容,更很少為一些不快之事動怒。此外,袁枚還坦然面對生死,他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不用害怕。
他在《喜老》詩中寫道:“一起百事生,一眠萬事了。眠起即輪回,無喜亦無惱。何物是真吾?身在即為寶。就便再龍鐘,憑人去笑倒。試問北邙山,年少埋多少!”
當然,這只是一位古代先人的一點養(yǎng)生經(jīng)驗。那么現(xiàn)在社會,我們除了學習古人精神外,還應該做些什么才會使得我們可以健康長壽呢?
1、合理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雜糧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離不開吃。據(jù)科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一個人一生中,要往肚子里塞進大約25200斤糧食!8500斤肉!10000斤蔬菜水果!2000多斤各類零食!100多斤調味品!統(tǒng)統(tǒng)塞進胃里后,怕噎著,還得至少喝進去50000斤各種液體。
吃,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是如此的重要,研究世界五大長壽村的居民食譜具有鮮明的特點,按照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解釋是:他們的膳食科學合理,主要攝入的是大量蔬菜水果,并以粗糧谷物為主食,食譜雜而廣。
世界長壽村的人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了喜歡清淡、素雅、新鮮的健康飲食習慣。
2、科學的運動:勞動一生,運動一生
對世界五大長壽村的跟蹤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做科學的有氧運動是健康長壽的關鍵。傳統(tǒng)的沖繩人幾乎都是農(nóng)夫和漁夫,每天做大量的戶外勞動,耕種農(nóng)作物、出海打魚,不經(jīng)意間就做了大量的運動,就算活到80歲他們仍然堅持下地干活。
身處地中海的西米人除了要出海打魚外,每天還要在387級石階上上下幾個來回。亞平寧半島上的凱姆波帝邁勒人則是通過收割農(nóng)作物和伐木等運動保證自己獲得足夠的運動量,在凱姆波帝邁勒經(jīng)常有80歲的老人還參加野外的狩獵。
位于喀喇昆侖山脈的罕沙人最流行傳動的馬球運動,這項運動可以讓人全身都得到鍛煉,是他們流傳千年的傳統(tǒng),也是他們獲取健康的武器。位于中國廣西的巴馬四面環(huán)繞大山,這里的人每天要翻山越嶺去耕作莊稼,每天勞作至少8個小時,能夠保證充足的有氧運動。
3、平和的心態(tài):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及充滿愛心
2010年美國科學家公布了一項長達三年的科學研究結果,他們對700名100歲以上的健康壽星的研究解開了他們長壽的秘密:性格開朗,很少發(fā)愁,基本不發(fā)火,一輩子心平氣和??梢?,長壽之道不分中外。
今年84歲高齡的國醫(yī)大師陸廣莘滿頭烏發(fā),從相貌上看也就50歲左右,他總結自己的養(yǎng)生秘訣時說:"我就是個沒心沒肺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世界五大長壽村的人無一例外的具有良好樂觀的心態(tài)、生活中充滿愛心、遇事不往心里去是他們的生活哲學!
沖繩人喜歡低壓力慢半拍的生活方式,緊密的社團關系能保證他們在一個溫暖關愛的氛圍中生活。西米人非常注重家庭生活,龐大的家族親密聯(lián)系,善于表達情感和釋放情緒是他們最大的特點,幸福的家庭和低壓力的生活讓他們心情愉悅。
凱姆波帝邁勒人平靜而低壓力的生活很少被打破,他們不會因人因事來改變自己喜歡的生活節(jié)奏?;钤诋斚率切欧钜了固m教的罕沙人的生活信條,無憂無慮是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
身處中國民歌之鄉(xiāng)的巴馬人,喜歡在曠野中唱山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的生活不匆忙也不緊張,閑暇時喜歡打麻將、下棋、練書法,還經(jīng)常全家聚在一起舉行大合唱。這些都是他們生活中的習慣,這些習慣幫助他們釋放精神壓力,保持頭腦靈活,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心情的愉悅,是促進他們健康長壽的關鍵!
4、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負氧離子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強
科學家研究后得出結論: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可以使人的壽命增加10—20年。
蔥郁的草木、良好的氣候、清新的空氣、充足的氧氣、無污染的水源、向陽通風的居所等都是長壽的因素??疾烊蜷L壽之鄉(xiāng),無一不是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中存在,無論是隱于大山的巴馬、罕沙和凱姆波帝邁勒,還是身處海邊的沖繩和西米,自然環(huán)境都保持了原生態(tài),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每立方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很高,被譽為"天然氧吧"。
再觀長壽老人們的居所,人野相近,心遠地偏,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讓人與居所相忘于自然,實現(xiàn)居所與山水的和諧共生,生命在如此的浸潤中更加鮮活持久。
哲學家海德格爾曾說過,人應當詩意地安居。如今,"詩意的棲居"已經(jīng)是人類的一種居住向往,在青山綠水之間,在沒有污染的陽光和空氣之中,沒有世俗的束縛與羈絆,將生命融于自然,保持著生命最初自由自在的形態(tài),這是追求長壽人生的極致。
5、笑
幽默可以使你更健康長壽、更快樂,這是挪威科學技術大學發(fā)表于2006年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的。另據(jù)他們證實,具有幽默感的人當患上重大疾病時被治愈或好轉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30%。笑可以使人產(chǎn)生更多的保護性荷爾蒙,調節(jié)血壓,減小壓力,增強免疫系統(tǒng)。鑒于笑能給你帶來這么多的好處,讓自己多一些笑聲,可以使你的壽命增加8歲。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多看喜劇電影,多聽相聲,也講笑話給別人聽吧。
6、買個寵物陪你
有寵物的陪伴可以令人跟健康長壽,如果有一只貓或狗在身邊陪你,可以使你降低心臟病、中風發(fā)作的風險,還可以使正身患重癥的人盡快好起來。對此你還在懷疑嗎?讓我們來告訴你——根據(jù)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韋爾斯博士的一項研究顯示,養(yǎng)狗往往可以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養(yǎng)狗的人和那些沒有狗的人比起來,養(yǎng)狗的人簡直太幸運了。而且,養(yǎng)狗比養(yǎng)貓更有好處,因為狗可以你每天早晚必須出去跟他散步。
7、經(jīng)常動腦思考
保持頭腦清晰敏捷的重要法則是:永遠在使用它。研究顯示,有效的保護和加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運動可以使你延遲衰老和癡呆。大腦始終處于活躍和忙碌狀態(tài)的人比那些整天對著墻發(fā)呆的人患上老年癡呆癥的幾率要小得多。經(jīng)常做游戲、看書、上網(wǎng),或是學習,都可以使你的腦子高速運轉。
懂了一些養(yǎng)生之道后,我們也不能忽視一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康復,這話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結語:怎么樣,看了上文,您一定了解了想要長壽健康不是那么困難吧。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一些生活細節(jié),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再加上合適的一些養(yǎng)生方法,那么擁有健康長壽的身體并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夢想,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