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群 > 女性健康 > 正文

子宮后傾子宮下垂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2017-05-10 12:10:2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子宮后傾子宮下垂的病因及臨床表現,你們知道多少呢?很多朋友可能以為這是一樣的兩種情況,其實是不一樣的,不知道朋友們你們都了解多少,

子宮后傾子宮下垂的病因及臨床表現,你們知道多少呢?很多朋友可能以為這是一樣的兩種情況,其實是不一樣的,不知道朋友們你們都了解多少,小編下面就想給各位來介紹一下,出現這兩種情況的子宮問題對婦女的健康影響還是挺大的,那么有需要了解的朋友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看看吧!

一、子宮后傾病因

1.子宮、輸卵管或卵巢發(fā)生炎癥,導致子宮體和后方的直腸之間組織粘連,使子宮在牽引作用下脫離原來位置并向后傾倒,子宮呈后位,且活動度差。

2.由于子宮先天發(fā)育不良,造成子宮韌帶松弛,使子宮底部向后方或向左右兩則傾倒。

3.多次施行人工流產,或人工流產后未能很好休養(yǎng),盆腔感染,致使子宮向后方傾倒。

二、子宮后傾臨床表現

根據子宮后倒的程度不同,子宮后位分為Ⅰ、Ⅱ、Ⅲ度。輕度子宮后位(Ⅰ-Ⅱ度)一般不出現癥狀,無需治療,重度子宮后位常出現癥狀,主要表現為腰酸。輕者僅為腰部酸脹不適,重者整個腰部、骶尾部及兩側髂部均感酸脹難忍,個別患者酸脹延伸到下背部和兩側腹股溝。小腹部酸脹和肛門墜脹感往往同時并存,勞累和月經期癥狀往往加重。若得不到及時矯正,還可繼發(fā)痛經、月經不調、白帶增多、性感不快、流產、不孕等。子宮后位的患者在受孕三個月后,若后倒子宮仍未自動糾正,則膀胱頸部及尿道的變位和宮頸上翹,可壓迫后尿道發(fā)生急性尿潴留。

三、子宮下垂病因

分娩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的損傷及分娩后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為主要原因。此外,產褥期產婦多喜仰臥,且易并發(fā)慢性尿潴留,子宮易成后位,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遇腹壓增加時,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fā)生脫垂。產后習慣蹲式勞動(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未產婦發(fā)生子宮脫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組織發(fā)育不良所致。

子宮后傾子宮下垂的病因及臨床表現小編在這里就介紹這么多啦,小編希望你們里老街多一些和自己身體有關的情況,這些基本的病因介紹我們每個微還是要自己多多注意一下的,小編在這里也希望各位能夠身體健康,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身體不好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