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群 > 嬰幼兒 > 正文

寶寶上火 媽媽必知的滅火秘笈

2017-06-23 10:51:3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生活中的寶寶的一些癥狀如:容易變得煩躁、嘴唇干裂、嗓子干澀、便秘、體熱等癥狀說明寶寶上火了,媽媽們要注意了,滅火勢在必行。那么,寶寶上火怎么辦呢?

目錄

第一章:護理火寶寶 媽媽的滅火大法

第二章:媽媽別闖寶寶上火的這些誤區(qū)

第三章:解析寶寶上火的原因

生活中的寶寶的一些癥狀如:容易變得煩躁、嘴唇干裂、嗓子干澀、便秘、體熱等癥狀說明寶寶上火了,媽媽們要注意了,滅火勢在必行。那么,寶寶上火怎么辦呢?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育兒知識,揭秘寶寶上火處理秘笈。

護理火寶寶 媽媽的滅火大法

大便干,小便黃

癥狀:

小便黃而混,大便干結,呈栗粒狀,三五天排便一次。排便過程長且困難,排便時因肛門受干結糞便剌激出現(xiàn)疼痛而哭鬧。

應對方法:

1.多喝水,多吃蔬菜、粗糧等含有大量纖維素的食物,減少肉食攝入量,適當補充益生菌,促進體內(nèi)菌群平衡。

2.讓寶寶仰臥,媽媽先將兩手掌心摩擦至熱,然后兩手疊放在寶寶右腹下部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腹部旋轉,共按摩30圈,早晚各一次。這個方向正好與糞便在大腸中的運行方向一致,利于排便。

3.寶寶便秘一般不建議隨便用藥,媽媽可用肥皂條來刺激排便,如果較嚴重,可使用開塞露,須遵醫(yī)囑,不建議長期使用。

口舌生瘡,口腔干燥

癥狀:

口腔唾液分泌減少,不肯吃飯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寶寶會不時在口腔附近用手觸動,這時需要檢查寶寶的口腔粘膜和舌頭是否有瘡或潰瘍??谏嗌彶蛔⒁夂苋菀滓鹂诮茄?,俗稱“爛嘴角”。

應對方法:

1.不能讓寶寶養(yǎng)成舔嘴唇的習慣,如果寶寶唇部出現(xiàn)脫皮、開裂,不要撕拉,可用淡鹽水清洗傷口,并將維生素B2碾碎涂敷,每天飯后和睡前各敷一次,堅持3—5天。

2.睡覺前進行唇部護理:先用濕毛巾輕擦唇部,然后把水分擦干,再涂上寶寶專用潤唇膏或者蜂蜜,連續(xù)護理一個星期,嘴唇就可恢復潤澤。

3.多吃一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豆制品、胡蘿卜等。

4.可以給寶寶口含無核話梅、藏青果等,或者喝酸梅汁、檸檬汁等生津解渴的飲料。

睡不香、有口氣

癥狀:

睡覺時常出現(xiàn)煩躁哭鬧,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有可能是上火引起體內(nèi)失調(diào)而導致的睡眠障礙。口氣常代表寶寶腸胃功能紊亂,身體的“胃火”一般與喂養(yǎng)不當出現(xiàn)積食有關,寶寶口中呼出不良氣味可能是正在上火。

應對方法:

1.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

2.在哺乳后或每天晚上,媽媽可以用紗布蘸溫水清潔寶寶口腔,或者哺乳后喂些溫開水沖洗口腔,1歲以上寶寶也可試著用手指牙刷刷牙。

眼屎增多

癥狀:

眼內(nèi)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過多時會粘住眼瞼。在排除這些眼部不潔物是由于正常胎脂分泌或者其他病變可能之后,可初步判定寶寶上火。

應對方法:

1、媽媽用流動水洗手,將消毒棉球在溫開水或淡鹽水中浸濕,并將多余的水分擠掉(以不往下滴水為宜)。如果睫毛上黏著較多分泌物時,可用消毒棉球先濕敷一會兒,再換濕棉球從眼內(nèi)側向眼外側輕輕擦拭。

2、媽媽在幫寶寶清理眼屎時,力氣不宜過大,只要輕輕擦拭就可以,以免傷害寶寶眼睛肌膚。清潔工具應選用消毒過的紗布或棉棒,且使用次數(shù)以一次為限。另外,應避免在眼睛四周重復擦拭,以免增加寶寶眼睛細菌感染的機會。

皮膚干燥

癥狀:

嬰兒肌膚的厚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極其嬌嫩,很容易流失水分,天干氣燥就容易脫屑起皮,嚴重可發(fā)生皴裂,引起紅腫、疼痛。

應對方法:

1.在房間里擺放一個加濕器,或者放一盆清水、晾濕毛巾來增加空氣濕度。

2.出門時,給寶寶戴上手套、帽子及口罩,避免皮膚暴露在寒冷干燥的環(huán)境中。

3.隨時用嬰兒潤膚品滋潤保護皮膚,以減少與衣物的摩擦,特別在臉頰、額頭、臀部等容易干燥的部位宜多涂上潤膚品。

4.如果身上的皮膚比較干燥,可以在洗澡時注入數(shù)滴嬰兒潤膚油于浴盆中,洗完后全身涂擦潤膚露。

流鼻血

癥狀:

嬰兒的鼻黏膜較脆弱,在干燥的天氣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經(jīng)鼻腔以提高溫度與濕度,因此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而導致出血。

應對方法:

1.多補水,適當多吃一點水果與蔬菜。

2.大人給寶寶洗臉時,用一點清水洗一下孩子的鼻腔前部(注意不要把水弄到鼻腔的里面,防止嗆水)。大人經(jīng)常用小棉簽蘸嬰兒油或潤膚露擦拭寶寶鼻腔前部,教育寶寶平時不要用手挖鼻孔。

3.一旦發(fā)生鼻出血,不要驚慌,讓寶寶安靜,頭保持豎直,大人將消毒棉卷或清潔的紙巾卷塞進出血的鼻孔,注意不要插入過深,同時用冷水輕拍寶寶的后脖頸,也可使用小冰袋冷敷。如果無效,應盡快就醫(yī)。

媽媽別闖寶寶上火的這些誤區(qū)

誤區(qū)1:只有夏秋兩季的氣候才易上火

大多數(shù)成年人容易在夏秋兩季“火氣沖天”,因此年輕媽媽會認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才要為寶寶實施“滅火”。事實上,寶寶的臟腑和肌膚嬌嫩,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較顯著的時候都有可能“上火”。

春天,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夏季水分大量流失;秋季晝夜溫差尤其明顯,空氣干燥;冬季寶寶抵抗力降到最低,“上火”更是防不勝防。

誤區(qū)2:隨意用藥

有的媽媽會沿用老一輩的方法,自己抓些藥煲給寶寶喝,或者根據(jù)經(jīng)驗去藥房抓藥煎,專家指出不準確定量給寶寶煲涼茶喝是很不科學很危險的。

如果藥量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長時間喝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fā)育,而且涼茶味道苦濃,寶寶很難接受,強行喂灌容易使寶寶掙扎,可能會使藥嗆進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誤區(qū)3:用成人下火藥,只要分量減少一些

寶寶器官發(fā)育尚未成熟,直接用成人藥會嚴重傷害腸胃功能,而且成人用藥減少的分量難以科學掌握、科學定量。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分不適合寶寶,必須慎用。

誤區(qū)4:只要注意飲食,寶寶就會防“火”于未“燃”

飲食不正常導致的消化不良和積食只是“上火”的原因之一,它同“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以及“外部環(huán)境擾亂導致孩子體內(nèi)水分流失過多”共同構成了寶寶身體的三大“火源”。

誤區(qū)5:不到萬不得已,堅持不用藥

有些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對藥敬而遠之,但是上火會引起寶寶抵抗力下降,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如果延誤病情還會產(chǎn)生很多健康問題,例如寶寶由于咽喉腫痛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引發(fā)上呼吸道感染,從而導致中耳炎等。

誤區(qū)6:腹瀉肯定是著涼了

大部分年輕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腹瀉,第一反應大都是腸胃著涼了,卻忽視了有可能是“上火”引發(fā)的癥狀之一。

燥熱之“火”和濕熱之“火”構成了人體之“火”的兩大類別,而腹瀉主要是由于“濕熱之火”擾亂排泄系統(tǒng)所致,寶寶身體內(nèi)熱,同時由于濕氣作用不能使內(nèi)熱排解暢通,導致內(nèi)“火”愈旺。因此,在“祛火”的時候,不要一味單攻“燥火”,撲滅“濕熱之火”同樣重要。

誤區(qū)7:一發(fā)現(xiàn)皮疹,就用皮炎平

小兒皮疹大部分屬于風熱時邪范疇,邪易化熱,起病后迅速見到熱郁肌表。大部分是由“上火”直接引起的,治療要從里解表清熱。

誤區(qū)8: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能“滅火”

由于寶寶的“上火”問題從未被作為炎癥和病癥被年輕媽媽們正確對待,因此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常用作“以水祛火”。事實上,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只對消化和飲食紊亂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對于心火過旺、肝火過旺和脾火過旺的問題便會束手無策。

解析寶寶上火的原因

1、陰陽不調(diào)

中醫(y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陽有余而陰不足,容易出現(xiàn)陰虛火旺、虛火上升的狀況。因此,孩子“上火”往往都是“虛火”、“實火”一起上,并且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就給治療帶來了很大難度。事實上,寶寶的“火”通常都屬于實火,一般由于吃得過多,導致胃火發(fā)生。

2、病邪入侵

孩子容易“上火”,有個主要的原因是寶寶自身臟腑嬌嫩,免疫系統(tǒng)脆弱,各種病邪如暑、濕、燥等都很容易就能乘機侵入寶寶的身體,一旦病邪滯留在體內(nèi),就容易“郁而化火”了。

另外,“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和“外部環(huán)境擾亂導致體內(nèi)水分流失過多”也使得寶寶產(chǎn)生“內(nèi)火”。

3、由便秘引發(fā)的“上火”

孩子牙齒的咀嚼功能差,喜歡吃精細的食物,攝入的纖維素相對較少。而平時高蛋白、高熱量食物進食比較多,如果健身運動和活動又較少的話,就容易導致胃腸消化障礙,積食成滯,郁積于胃腸中發(fā)生便秘,從而導致化熱、化火。另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腸道蠕動功能弱,消化液的分泌較少,易導致便秘,這是虛火內(nèi)燥的常見表現(xiàn)。

總結:媽媽們必須了解寶寶上火的癥狀,及時發(fā)現(xiàn),找出寶寶上火的原因從根本上為寶寶滅火。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寶寶上火處理秘笈媽媽們趕緊來學習下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