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絲鼠的外貌特征-毛絲鼠的生活習性
毛絲鼠的外貌特征-毛絲鼠的生活習性
毛絲鼠的外貌特征
毛絲鼠多數(shù)具中等體型,但大毛絲鼠個體大,體長47~66厘米,最大雄鼠體重達八百余克;善跳躍,前肢短小,后肢長而粗壯;長尾毛絲鼠的尾長為20~40厘米,覆密毛,特別背面毛甚長,在跳躍中可用以掌握方向。該類動物皆頭大,耳大,眼大,吻寬,除大毛絲鼠后肢3趾外,四肢均具4趾。毛絲鼠是該科動物的一種??扇斯わ曫B(yǎng),全世界現(xiàn)養(yǎng)30萬~50萬只。體略肥胖,雄鼠比雌鼠校
毛絲鼠背毛藍灰色或灰褐色,有黑毛尖,腹毛黃白色。經(jīng)人工培育后,出現(xiàn)白、米黃、青玉、木炭、黑等色型。毛絲鼠軀體小而肥胖,前半身似兔子,后半身像松鼠,眼大耳長,尾端毛長而蓬松,鼻部兩側(cè)有許多長須。前肢短小靈巧,后肢粗壯有力,靠后肢坐立、跳躍,用前肢爪取食,姿態(tài)如松鼠。成年毛絲鼠體重400~500克,體長24~26厘米。雌鼠體型較雄鼠大,體重400~600克,體長26~32厘米,標準毛絲鼠背及體側(cè)呈藍灰色,腹部毛漸淺至灰白色,腹中部有分界明顯的白色帶。國外已雜交培育出青云色、米黃色、銀灰色、木炭色、黑色和白色等新型色型。毛絲鼠全身被毛致密柔軟,其狀如絲(毛絲鼠的名稱由此而來)。毛絲鼠的被毛組成十分特殊,每個毛孔由一根針毛和數(shù)十根絨毛組成毛束。
毛絲鼠的生活習性
毛絲鼠有七大特點。一是群居;二是性情溫順,不咬人,但遇敵害,可發(fā)出哀叫聲報警,發(fā)怒時,則發(fā)出異樣的共鳴,偶有咬斗,勝者多為母鼠;三是晝伏夜出,毛絲鼠膽小怕驚,食量少,坐立用前肢小爪抓取食物一點一點地進食;四是在安靜、干燥、清潔、空氣新鮮、溫度15~20℃的環(huán)境下生活,喜沙浴,潔自身,愛啃木磨牙;五是抗病能力強,無特殊氣味;六是行動敏捷,善于跳躍,因此,宜籠養(yǎng)防逃;七是食性雜,主要吃牧草、樹葉及少量雜糧。
毛絲鼠缺乏汗腺,喜歡干燥陰涼的環(huán)境,適宜的溫度是5~27℃,氣溫為零度以下,或27℃以上均不適宜其生長。雨水太多,潮濕和寒風對毛絲鼠的生長發(fā)育都不利。室內(nèi)溫度以18℃左右為宜,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超過27℃,室內(nèi)相對濕度應(yīng)保持在40%~60%。每天飼喂之前應(yīng)開窗通風換氣。在南方梅雨季節(jié)和冬季要注意防潮防濕。北方天氣寒冷,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別要注意對幼仔的保暖。在炎熱天氣要搞好通風、遮陽,有條件的最好安裝降溫設(shè)施,并供給充足飲水。毛絲鼠喜清潔、愛沙浴,對飼具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要進行1次沙浴,每次沙浴20~30分鐘,以增進健康。此外,平時盡量少驚擾和撫弄它,盡量避免外人參觀,嚴禁貓、狗等動物進入場舍,要保持籠舍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