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飲食誤區(qū) > 正文

吃燙食健康隱患多-進食溫度別超過40℃

2015-06-17 07:38:0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食管早期癌變會造成吞咽食物有阻力、咽下不暢、有哽噎感或有牽制感,這種吞咽不暢所產(chǎn)生的種種不適感可自行消失,但會反復(fù)出現(xiàn),在心情不暢

食管早期癌變會造成吞咽食物有阻力、咽下不暢、有哽噎感或有牽制感,這種吞咽不暢所產(chǎn)生的種種不適感可自行消失,但會反復(fù)出現(xiàn),在心情不暢、情緒波動時尤其容易發(fā)生。由于其程度還不影響進食,所以很容易被忽視或者誤診。

吃燙食健康隱患多-進食溫度別超過40℃
吃燙食健康隱患多-進食溫度別超過40℃

吃燙食健康隱患多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在36.5℃―37.2℃之間。燙火鍋湯鍋時,食物的溫度一般在60℃―70℃,這個溫度會燙壞口腔,造成起泡、潰爛等口腔病癥,還可能燙壞食管黏膜,長期下來還會形成慢性炎癥。

如果黏膜損傷尚未修復(fù)又遭燙傷,反復(fù)多次,易造成黏膜淺表潰瘍,導(dǎo)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癥、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癥。長此以往,就會誘發(fā)黏膜質(zhì)的變化,以致癌變。

食管早期癌變會造成吞咽食物有阻力、咽下不暢、有哽噎感或有牽制感,這種吞咽不暢所產(chǎn)生的種種不適感可自行消失,但會反復(fù)出現(xiàn),在心情不暢、情緒波動時尤其容易發(fā)生。由于其程度還不影響進食,所以很容易被忽視或者誤診。

進食溫度別超40℃

專家建議,日常飲食中,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左右,千萬不要貪圖“趁熱吃”,剛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晾一晾再入口。同樣,人們在飲水時也應(yīng)該講究溫度,最好飲用不超過40℃的溫水,因為過燙的水會強烈刺激口腔環(huán)境,甚至可能燙傷口腔黏膜。

國外曾做過實驗,進食75℃左右的食物或飲料,食管上皮會有反應(yīng);到了80℃左右,食管黏膜上皮會出現(xiàn)壞死、不典型性增生。如果每天進食高溫度熱食一次,連續(xù)25天,就會出現(xiàn)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重度的增生就是癌前病變。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