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飲食誤區(qū) > 正文

晚飯吃太晚有什么危害?增加中風幾率

2015-10-27 11:00:3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腸胃消化食物需要時間,大家應努力讓自己在晚6點半左右吃上晚餐,最好別超過8點。因為最好在睡前3~4小時吃晚飯,否則將影響睡眠、增加肥胖風險等。

長時間饑餓讓人對食物非常渴望,到家后饑不擇食,往往是抓到什么就吃什么,更愛吃拆袋即食的垃圾食品。而一身疲憊地湊合吃完晚飯,很多人常是簡單洗漱下就躺在床上休息了。殊不知,飯后血液中糖、脂肪含量升高,再加上缺乏運動,熱量過剩,從而轉(zhuǎn)化為脂肪,易導致發(fā)胖。

晚飯吃太晚有什么危害?增加中風幾率

晚飯吃太晚有什么危害?增加中風幾率

吃飯?zhí)砦:Χ?/strong>

影響睡眠。

胃腸被迫“加班”直接影響睡眠,導致入睡困難或多夢、淺眠甚至失眠等問題,時間久了讓人無精打采,甚至導致記憶力衰退、神經(jīng)衰弱等。

結(jié)石病高發(fā)。

進餐后4~5小時是人體的排鈣高峰時段,如果晚餐吃得太晚,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們已經(jīng)入睡,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尿中大量的鈣就會沉積下來,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結(jié)石。

情緒失控。

饑餓感容易讓人情緒失控、失去耐心,遇事容易急躁,控制不住地想要吵架、訓斥別人。調(diào)查顯示,“路怒族”現(xiàn)象和吃飯?zhí)韺е碌酿囸I和低血糖密切相關。

易出事故。

吃飯?zhí)硗馕吨I得太久,沒有及時吃飯可能導致低血糖,這對大腦功能損害很大,會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錯和出事故,甚至誘發(fā)車禍。

導致肥胖。

長時間饑餓讓人對食物非常渴望,到家后饑不擇食,往往是抓到什么就吃什么,更愛吃拆袋即食的垃圾食品。而一身疲憊地湊合吃完晚飯,很多人常是簡單洗漱下就躺在床上休息了。殊不知,飯后血液中糖、脂肪含量升高,再加上缺乏運動,熱量過剩,從而轉(zhuǎn)化為脂肪,易導致發(fā)胖。

胃癌風險高。

研究發(fā)現(xiàn),38.4%的人吃飯?zhí)砘驎r間不規(guī)律。研究人員分析認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很短,約每2~3天就要更新一次,更新過程一般在夜間胃腸休息時進行,如晚飯吃得太晚,胃腸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時修復,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癌風險。如果常吃油炸、燒烤等食品,風險更高。

增加中風幾率。

研究顯示,晚飯吃得越晚中風幾率越高。相反,早點吃飯,保證吃飯時間與睡覺間隔60~70分鐘以上的人,發(fā)生中風的幾率可降低66%。

如何“拯救”被推遲的晚餐?

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壓力,讓很多人不得不推遲晚飯時間。盡管有諸多無奈,但身體是自己的,每個人都需要主動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幾分鐘搞定營養(yǎng)晚餐。

即使再忙也要按點吃飯,上班族可在辦公室里備點吃的,比如燕麥片、奶粉、葡萄干、干紅棗、堅果、水果等,用幾分鐘自制一份營養(yǎng)晚餐。比如可以先用熱水沖泡燕麥片,加點奶粉、葡萄干、核桃仁等,再補充一個水果,基本上就能保證營養(yǎng)了。此外,在車上也可以備點食物,以便堵車時提升血糖,緩解饑餓感和焦躁情緒。

回家吃飯好處多。

上班族應提高工作效率,盡量少加班,努力將應酬、聚餐安排在中午,爭取每天按時回家吃飯。研究顯示,在家就餐將吃得更營養(yǎng),有助于控制體重,預防多種慢性病?;丶页燥堖€能幫孩子養(yǎng)成更合理的飲食習慣,提高學習成績,讓家庭關系更和諧。

最佳時間:

晚6點半。腸胃消化食物需要時間,大家應努力讓自己在晚6點半左右吃上晚餐,最好別超過8點。因為最好在睡前3~4小時吃晚飯,否則將影響睡眠、增加肥胖風險等。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