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煲湯怎么選料 這些食材讓營養(yǎng)倍增!
2017-07-10 18:07:0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在生活中們大家對于飲食是越來越有講究,很多的朋友喜歡煲湯喝,湯食中的營養(yǎng)豐富多身體的對身體健康有很好的作用。以下是幾種常用的煲湯藥
在生活中們大家對于飲食是越來越有講究,很多的朋友喜歡煲湯喝,湯食中的營養(yǎng)豐富多身體的對身體健康有很好的作用。以下是幾種常用的煲湯藥物,現簡單介紹其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山藥、芡實 二藥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腎祛濕作用,煲湯時可少佐陳皮以行氣,其用量為15~30克,適用于脾胃稍虛、大便軟或偏爛者。
2.沙參、玉竹 性味甘平偏寒,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作用,適用于陰虛體質大便偏干或有少許咳嗽、口干者,用量為15~20克。
3.龍眼肉、百合 龍眼肉性味甘溫,有補心脾、益氣血之功 百合味甘微寒,有清心安神潤肺止咳作用,二藥配伍煲湯適用于久病體虛、失眠健忘者。龍眼肉可用10~15克,百合則可用量稍大約15~30克。
4.石斛、枸杞 石斛味甘微寒,有養(yǎng)胃生津明目之用 枸杞其性甘平,滋腎補骨明目,適用于久病體虛或肝腎陰虛,而見口燥咽干、頭暈目眩、眼澀、腰膝酸軟等。枸杞子用量約15~20克,石斛15~20克。
5.羅漢果、甜杏仁 羅漢果其性甘涼,可清熱潤肺、止咳通便 甜杏仁又稱南杏,其性苦微溫,有小毒,可滋潤養(yǎng)肺通便。適用于陰虛肺熱、咳嗽、咽干舌燥、大便干結者。羅漢果用15~30克,或1~2枚。甜杏仁有小毒,用量為3~6克。
6.玉米須、赤小豆 玉米須味甘淡平,可利水消腫、清肝膽濕熱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有利濕消腫之用。適用濕熱證之脘腹脹滿、納減尿少或水腫等。赤小豆用40~60克,玉米須可用20~30克。
以上藥材可加入排骨、瘦肉或魚適量煲湯,避免用脊骨與長骨,以免油脂較多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