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不但營養(yǎng)好 其果實(shí)茄蒂和茄子根都可藥用
茄子是為數(shù)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茄子不但營養(yǎng)好,其果實(shí)、茄蒂和茄子根都可藥用,下面就來看看360常識網(wǎng)整理的茄子小功效吧!
茄子的功效:
一、保護(hù)心血管、抗壞血病
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這種物質(zhì)能增強(qiáng)人體細(xì)胞間的粘著力,增強(qiáng)毛細(xì)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xì)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此外,茄子還有防治壞血病及促進(jìn)傷品愈合的功效。
二、防治胃癌
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制消化系統(tǒng)腫瘤的增殖,對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還有清退癌熱的作用。
三、抗衰老
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說:“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
四、茄子的一般食療作用
茄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熱毒癰瘡、皮膚潰瘍、口舌生瘡、痔瘡下血、便血、衄血等癥。
茄子藥用方:
1、茄子秸90克,水煎服,每日2~3次可治咳嗽、氣喘。
2、生白茄子30~60克,煮后去渣,加蜂蜜適量,每日二次分服,可治年久咳嗽。
3、白茄根25克,木防已根15克,筋骨草15克,水煎服,可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
4、茄蒂放在火盆里燃燒,用紙做一個喇叭形筒子,大口罩住燒著的茄蒂,小口對著患者無名腫痛處,讓盆中燃燒的茄蒂煙熏,每日3~4次,患處未成膿者即消,以成膿者很容易收斂。
5、生茄子切開,搽患部,可治蜈蚣咬傷和蜂蜇。
茄子根治凍瘡:
茄子根為茄科植物的根莖部分,夏秋果熟時采收,紫色茄根更好。其性味甘寒微苦,有清熱、活血、止痛消腫的功能,可治久痢便血、腳氣、齒痛、凍瘡,民間有諺語“冬有茄子根,不怕凍腳跟”,是專指其治療凍瘡的效應(yīng)。
茄子根治凍瘡兩例:
1、茄子根50─100克,煎煮濾渣取液,候溫時,進(jìn)行凍瘡局部的淋洗,或藥液浸泡之。每次淋洗或浸泡10分鐘以上,每天2─3次。
2、將茄子根約100克,燒灰存性或炒枯研末,香油調(diào)敷破潰之凍瘡,每天1次,3─5天可斂瘡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