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巴族的情歌和酒歌文化是怎樣的
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伴T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有自已的語言,無文字。多通曉藏語,通用藏文。信奉喇嘛教,在一些地區(qū)信奉原始巫教。門巴族的民歌曲調優(yōu)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著名的詩歌集《倉央嘉措情歌》為六世紀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作。
門隅是門巴族的發(fā)祥地。門隅意為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平原區(qū),又稱“白隅吉姆邦”,其含意是隱藏著的一塊美麗的處女地。門隅舉世聞名,與這里轉世過一位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達賴六世分不開。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加措是門巴族,他留下的不朽詩集《倉央嘉措情歌集》在海內外享有盛名。藏文手抄本早就不脛而走,20世紀30年代已有藏、漢、英三種文字對照本傳世。至今,門巴族地區(qū)仍流傳著許多關于倉央加措的神奇?zhèn)髡f。
作為格魯派的一位最高“活佛”,倉央加措敢于突破禁閉七情六欲的教規(guī),以情歌大膽地傾訴孤寂與苦悶、熱戀與渴望。他的情歌,脫胎于門巴族民歌,在格律和風格上都保持著門巴族情歌的特色。門巴族地區(qū),青年男女交往是很自由的。自然情歌也就成了聯(lián)結青年人心扉的紐帶。無論在墨脫,還是在門隅,門巴人有著世世代代唱不完的情歌,這種情歌,他們稱為“加魯”。
門巴族愛唱情歌,也愛唱酒歌。這種酒歌,稱作“薩瑪”,流行于門隅,歌詞生動有趣,曲調歡快高昂。薩瑪酒歌多為7個字或9個字組成一句,詩節(jié)無定數(shù)。常用比喻、渲染和夸張的手法,抒發(fā)對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的強烈追求。
傳說,薩瑪酒歌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拉不熱的歌手創(chuàng)作的。他唱了一輩子歌,把歡快留在人間,自己坐化成佛,被門巴族尊崇為歌神。有一首薩瑪酒歌是這樣深情地贊美門巴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山谷靜謐安適,太陽的光芒歡樂相聚。
祝愿相聚,永不分離;如若分離,愿再相聚。家鄉(xiāng)的村寨靜謐安適,我們的親友歡樂相聚。祝愿相聚,永不分離,如若分離,愿再相聚?!泵糠昴旯?jié)或喜慶之時,門巴族的山鄉(xiāng),加魯情歌和薩瑪酒歌如泉噴涌,情深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