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馬周簡介 唐初時期大臣監(jiān)察御史中書令馬周生平

2016-11-20 11:41:4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大臣。字賓王,博州茌平(今山東省茌平縣茌平鎮(zhèn)馬莊)人。少孤貧,勤讀博學,精《詩》、《書》,善《春秋》

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大臣。字賓王,博州茌平(今山東省茌平縣茌平鎮(zhèn)馬莊)人。少孤貧,勤讀博學,精《詩》、《書》,善《春秋》。后到長安,為中郎將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賞識,授監(jiān)察御史,后累官至中書令。曾直諫太宗以隋為鑒,少興謠賦,提倡節(jié)儉,反對實行世封制。

在唐朝初年的政壇上,活躍著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一個世代貧寒的農(nóng)民家庭,他胸藏濟世之才,卻一直很不得志,他來到了長安準備大展才略,可囊中差澀,住在客店里,經(jīng)常被店主冷落譏笑,后來,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讓他得到了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也有了用武之地,為唐朝初年的政治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個人就是馬周。

馬周,幼時父母雙亡,孤苦伶仃,不過,他十分好學,通過不懈的努力,他通讀了很多的史書,加上他的天資聰穎,在他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滿腹經(jīng)綸了。然而他生性豪放,也有些怪異,周圍的人都瞧不起他。唐高祖武德初年,馬周終于出仕,當上了鄰郡的一名低級文職人員,可他認為這對他是大材小用,做的很不開心,整日里以飲酒為樂,不務正事。這一點很象三國時期的名士龐統(tǒng),可龐統(tǒng)得到了諸葛亮的推薦,馬周的狂放不羈卻受到當時博州刺史達奚恕的責罵,說他不是做官的材料,馬周一怒之下掛冠離職,周游山東一帶。后來,他來到了國都長安,他知道唐太宗是個非常有雄才大略的明主,如果自己能得到皇帝的垂青,一定能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可是馬周來到離長安不遠的新豐小城的時候,因為身上的錢不多,住在一家低檔的旅店里,還經(jīng)常拖欠店錢。店主對馬周冷眼相待,經(jīng)常出言不遜,馬周也不介意,有一次,馬周讓店主拿來一斗八升的酒來,獨自豪飲,一個人也不要菜佐酒,一次喝下了如此多的酒,把店里的人都驚呆了,店主也看出了他不象一般的人,也不再難為他了。不久,他來到了長安,面對舉目無親的他鄉(xiāng)異地,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他通過一些途徑投靠了當時的一位官職也不太高的中郎將常何(這個人非常重要,是太宗的親信重臣,當年玄武門之變,鎮(zhèn)守玄武門的即常何也),門下做了一個門客,好在常何為人比較正直,對馬周也很照顧,馬周就這樣在長安安下身來。

苦心人,天不負,命運之神終于垂青了這位胸懷大志的青年人。公元631年(唐貞觀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寫一篇關于時政得失的文章,常何是個武將出身的,不會舞文弄墨,見皇帝要他寫文章,不禁著急起來。馬周得知了這個消息,便本著報恩的想法,主動提出替常何寫這篇文章,常何很高興,便讓馬周代自己寫。過幾天,常何把馬周繕寫的這篇關于時政的文章呈給了唐太宗觀看,李世民看過后大吃一驚,他知道常何不善長文才,怎么也能寫出這么透徹的文章來。他有些不相信這是常何寫出來的,便問常何這倒底是不是他寫的,常何為人誠實,沒有冒功,便老老實實的對皇帝說:“臣沒有這個本事,這是臣的門客馬周代臣寫的?!崩钍烂褚宦牫:伍T下居然有這么一個奇才,很高興,并產(chǎn)生了立刻想見見這位人才的想法。他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將馬周叫來,可沒想到馬周架子還很大,被派去的侍從一個人回來了。唐太宗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再次派人去請馬周,一直派出了四次使者,才把這位性格高傲的馬周請到了皇宮。馬周感覺事情已經(jīng)做的差不多了,便高興的來到了宮中,唐太宗見到了這位穿著普通卻氣質(zhì)非凡的年輕人時,就感到這個人非同一般,便和顏悅色的和馬周談起了當時政治局勢以及為政之道。馬周侃侃而談,從古至今的為政得失談的非常細致,讓李世民大為驚嘆,直嘆相見恨晚。立刻讓馬周到掌管機要的門下省任職,雖然官職很小,可是,以馬周的真才實學及李世民對他的賞識,升遷只是時間上的問題。沒過一年,馬周就當上了權利很大的監(jiān)察御史,對他十分信重。唐太宗為了表揚發(fā)現(xiàn)馬周的常何,賜給常何三百匹錦帛??釔圩x史的毛澤東曾高度評價馬周的那份時政奏折。他在《新唐書·馬周傳》上批注:“賈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萬言書,如蘇軾之流所為者,紙上空談耳。”批注中的“賈生”即指西漢的賈誼,他所作的《治安策》被毛澤東評價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毛澤東認為馬周之奏折,是繼賈誼《治安策》后歷朝歷代的“第一奇文”。能得到毛澤東的如此評價,足見馬周論時政奏折的非同凡響。我們不妨看看這“第一奇文”究竟奇在哪里?(見下文的“馬周的諫言”)

馬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十分感激唐太宗的信任。他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僅是高官厚祿,更得到了一個充分發(fā)揮才能的機會,他盡其所學為唐朝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公元633年,馬周上書皇帝,對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大建宮室的做法提出了比較宛轉(zhuǎn)的批評。在這篇奏折中,馬周寫道:“微臣每讀經(jīng)史,見前賢忠孝之事,臣雖小人,竊希大道,未嘗不廢卷長想,思履其跡。臣以不幸,早失父母,犬馬之養(yǎng),已無所施,顧來事可為者,唯忠義而已?!彼麖淖约旱慕?jīng)歷開始說起,說李世民的想法是對的,對待父母就應該盡孝道。馬周認為唐朝初建,百業(yè)待興,老百姓還很不富裕,應該以發(fā)展國力為先,等到以后國力有余了,再修建宮室盡孝道也不為晚。馬周在這篇奏折中以非常平和的口氣對李世民的這種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見,結(jié)果也很奏效。李世民看到后覺得馬周說的很對,不但沒有生氣,除了停止了修建宮室之外,還加封了馬周的官職,讓他更多參與朝政,馬周更有了伸展抱負的空間。

公元638年(唐貞觀十一年),馬周又上書皇帝,從以前的朝代興亡開始議論,并重點談了隋朝滅亡的原因。他說唐朝建立前的那幾個朝代之所以存在的時間很短,長的不過五六十年,短的只有二三十年。為什么這些朝代會存在了這么短的時間就滅亡了?最主要的原因這些時代的君主不懂得愛護百姓,一味的揮霍奢侈,對老百姓橫加剝削,一是耗費了大量財力,二是失去了民心,三是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不會用賢良的人才,最終滅亡。他還重點談了隋朝滅亡的原因,他認為隋朝在文帝楊堅時的基礎很雄厚,本來是可以長治久安的??墒菬蹢顝V當皇帝以后,開始腐化墮落起來,剝削百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最終失去了天下人的心,被人殺死在揚州。馬周勸李世民要以隋亡為鑒,時時刻刻要記得隋亡的教訓,不能因為天下剛剛平定下來就走隋煬帝的道路,只有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才能鞏固唐朝的統(tǒng)治,才能使唐朝由亂到治。李世民通過這篇奏折,更看到了馬周出色的治國才能,更加重用起馬周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