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胡適任駐美大使經(jīng)濟困頓 為省錢一度把煙戒了

2017-02-09 20:46:1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1938—1942年,胡適擔(dān)任駐美大使,為中國的抗戰(zhàn)尋求美國朝野的支持。在書信和日記中,他多次提到過這一時期的生活情況,其中就包括個人的收

1938—1942年,胡適擔(dān)任駐美大使,為中國的抗戰(zhàn)尋求美國朝野的支持。在書信和日記中,他多次提到過這一時期的生活情況,其中就包括個人的收支情況。對他這一期間的個人收支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也許會有助于更多地了解胡適的個人品質(zhì)。

胡適是一個精明人。無論是在學(xué)問方面還是政治方面,他都做得游刃有余。不過,在錢財方面,胡適卻并不像有些人那樣“精明”。據(jù)說,1921年亞東圖書館的汪原放到北京拜訪胡適,胡適的妻子江冬秀談起,原先居住在竹竿巷時胡適的每月薪水都放在一個地方,自己并不過問,家里的幫傭買米買油都是自己拿錢。有一次,可能是幫傭私吞了一部分,竟然出現(xiàn)了短短時間內(nèi)幾人吃掉幾擔(dān)米的現(xiàn)象。不得已之下,江冬秀只好辭掉仆人,自己管理家務(wù)。這件事應(yīng)該頗能說明胡適對錢財?shù)膽B(tài)度和處理方法。

在美國胡適擔(dān)任駐美大使期間,每月540美元薪水是他的主要收入。這在消費水平較高的美國不能算高收入。但由于駐美大使屬于公職,有些開銷不需要從個人薪水中支付。胡適曾在與親友書信中談到過:“我的日用不需多少錢,所以每月還可以余點錢買書。房子不用我出錢,汽車汽油都是公家開支?!?/p>

胡適說他的日用不需要多少錢,這僅僅是指他自己一個人在美國的生活而言。實際上,他的支出除了要負擔(dān)自己的日常生活,還要負擔(dān)家庭的正常開銷。在他這個大家庭中,除了他都是清一色的純消費者。

他在1938年至1942年間的大使任期內(nèi),胡適的個人支出主要包括個人日常生活和江冬秀在國內(nèi)的家庭支出,以及兩個兒子的教育費用等。另外尚有零碎支出,譬如,給江冬秀買點零用品啦,自己買點茶葉啦等等。再譬如,江冬秀收了很多干女兒,這樣一來,作為干爹的胡適少不得給她們買些小禮物。1940年8月13日,他就托人捎了7雙襪子、3只錢包和5個粉盒帶回國內(nèi),分送給干女兒?;ㄙM雖不是太多,但總還要花錢的。

胡適此間在個人錢財上的特點是:清、儉、困。

所謂“清”,是指胡適在個人收支上清楚、明白、清廉和公私分明。胡適的清廉有口皆碑。他去世后,梁實秋先生在一篇紀念文章中說:‘大使有一筆特支費,是不需報銷的。胡先生從未動用過一文,原封繳還國庫。他說:“旅行演講有出差交通費可領(lǐng),站在臺上說話不需要錢,特支何為?’”梁實秋認為,像胡適這種不領(lǐng)特支費的,除了任過外交部長的羅文干,別無第三人。

胡適到任后的頭兩個月未領(lǐng)到薪俸,不得不自己先墊付花銷,其中甚至包括使館其他人員的開支。不久,他又大病一場,花費了將近4000美元,其經(jīng)濟困難可想而知。但盡管如此,他仍然謝絕了孔祥熙匯來的3000美元資助費。在困難面前,胡適總是保持樂觀,他曾在信中對妻子說:“我過的日子總算頂舒服的了。比起打仗的兵士,比起逃難的人民,比起天天受飛機炸彈的驚恐的人民,我這里總可算是天堂了?!?/p>

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說明胡適的“清”。胡適卸任后,孔祥熙以為他可能比較困窘,所以想資助他一下。但胡適卻回信說:“弟到任之日,即將公費與俸給完全分開,公費由館員兩人負責(zé)開支。四年來每有不足,均實報請部補發(fā)。弟俸給所余,足敷個人生活及次兒學(xué)費?!?/p>

所謂“儉”,是指胡適在個人支出方面的節(jié)約、儉樸。胡適出身于安徽望族,可以說自小衣食無慮,而且受過西方文明的熏陶,也見識過歐美權(quán)貴的享受,但他在生活方面卻仍然保持著艱苦樸素的品質(zhì)。這一點從他在美國期間的生活中體現(xiàn)得格外明顯。在美國,他總是盡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無論是公款還是私款,能節(jié)約一分就節(jié)約一分。如出門公干,為了省下門前叫車要付的小費,他都是跑到大使館門前大道的拐角處才叫車。江冬秀給他寄衣服,他寫信告訴妻子,自己的一些衣服沒舍得,還都很新,不要寄太多的衣服。如果說一個窮得身無分文的人這樣做,是完全應(yīng)該的,但以胡適的身份和名望,卻能夠節(jié)省到這種程度,不浪費一分錢,實在是難能可貴。

所謂“困”,是指胡適個人經(jīng)濟的窮困。任大使期間,胡適的月薪是540美元。這540美元除了滿足自己的必要開支,還要寄回國內(nèi)供養(yǎng)老婆和孩子,所以花起來很是拮據(jù)。倘若再有個大病小災(zāi),情況就更加困難。胡適剛到美國,就因病欠下4000美元的債務(wù),不久長子胡祖望來美留學(xué)又需要一大筆費用,結(jié)果弄得他為錢所困。1941年4月,胡祖望在美尚有一年半才能完成學(xué)業(yè),第三個孩子胡思杜又將赴美求學(xué),再加上江冬秀在國內(nèi)開支頗大,胡適甚感經(jīng)濟緊張。所以他除了讓胡思杜到消費較低的美國中部的大學(xué)就讀,以節(jié)省費用外,自己也“設(shè)法子去賣文章或賣演講,替兒子籌備一點美金”,并且說“我從現(xiàn)在起,要替他儲蓄一筆學(xué)費。凡我在外面講演或賣文字收入的錢,都存在這個儲蓄戶頭,作為小兒子求學(xué)的費用”。在一般意義上,窮困也許意味著無能,意味著恥辱,但在胡適身上,這種窮困卻是一種無窮的動力。

從1938年到1939年是胡適經(jīng)濟上最為困難的時候。使館要正常運轉(zhuǎn),但又一下子領(lǐng)不到經(jīng)費;生病住院一下子又花掉了他大半年的薪俸;家里需要補貼;孩子上學(xué)需要交費。一筆筆大花銷逼得胡適不得不去借債。一時間,債臺高筑,為了償還債務(wù)、解決入不敷出的問題,胡適用了許多辦法。首先是多方暗示妻子,在家要一切從簡。他在1939年9月21日和1941年4月10日兩次給妻子寫信,都間接地透露出了家用開支太大的問題,并暗示她盡量減少家用,以緩困境。其次是盡量壓縮自己的個人開支。眾所周知,胡適一度嗜好煙茶。在家書中,他曾多次要妻子寄茶葉到美國,多時達40斤,少時亦有10余瓶,但是為了節(jié)省,不喝太貴的茶葉。他曾在信中對江冬秀說:“只要上等可吃的茶葉就好了,不必要頂貴的。”到美國后,一方面由于病情,另一方面更是為了節(jié)省支出,胡適也一度把煙戒掉。第三是設(shè)法降低往來匯寄費用。1935年6月25日,胡適寫信給妻子,讓她把北平的部分書運到美國。為了節(jié)省運費,并告誡要用Freight方式裝運,因為這樣“運費不至太貴”。至于從美國給妻子買東西,則都是請人順便捎回,以減免匯寄費用。在寄錢問題上,胡適更是下了一番腦筋,思考如何降低寄費。先是通過“中基會”匯轉(zhuǎn),后又寄美元回國。但這兩種方法成本都比較高,于是又改為請人捎帶回國。第四,盡量買便宜、實用的物件給妻子。胡適給妻子買過的東西有西洋參和襪子等。西洋參只寄過兩次,多數(shù)寄的是襪子。襪子既實用又便宜。

總之,從個人經(jīng)濟的角度來說,胡適在美生涯是艱辛而又苦澀的。他沒有把這個在別人看來是肥缺的職位當(dāng)作斂財?shù)臋C會,而是想盡各種辦法,盡可能地自己解決經(jīng)濟困難。這種選擇雖然苦澀,但胡適的人格卻因此而更加具有魅力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