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秦昭襄王嬴稷為什么要拜范雎為秦國客卿

2017-06-03 18:49:0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稱作為秦昭王。在秦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名字永遠被歷史所銘記,他為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稱作為秦昭王。在秦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名字永遠被歷史所銘記,他為秦所做的貢獻,為中國的發(fā)展做的貢獻都是舉足輕重的。

秦昭襄王姓嬴,屬于趙氏,明為則,又名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長,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歷代的君王把為稷奉為谷神,可能秦昭襄王的父親秦惠文王將希望五谷豐登,人民豐衣足食,江山社稷強盛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他的身上?!跋濉庇袝猓瑤椭?,輔佐之意,說明秦昭襄王即希望有更多有才之人可以幫助他,為他所用,也是一種他愿意為秦國統(tǒng)一富強而做出努力的意思。

戰(zhàn)國時期的早期,秦昭襄王在燕國被當(dāng)作人質(zhì),很難有所作為,身不由己。一直到公元前307年的時候,他的哥哥秦武王因被大鼎砸死而意外去世,秦昭襄王和他的弟弟爭奪太子之位。后來秦昭襄王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坐上了王位。他是中國歷史上君王在位時間上最長君王之一。秦昭襄王在他執(zhí)政的過程中繼續(xù)進行對外擴張疆域。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就是在秦昭襄王執(zhí)政晚期的時候發(fā)生的,這是決定了秦國和趙國命運的戰(zhàn)役。秦昭襄王執(zhí)政初期,是他的母后干涉政事的,實權(quán)都是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后來隨著秦昭襄王的成熟,在政治上發(fā)展了自己的勢力,慢慢的籌劃奪回自己的權(quán)利。

秦昭襄王的丞相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他是秦惠王兒子,母親是有名的宣太后。在公元前307年的時候,秦武王,也就是秦惠王的長子,他在洛陽和大力士孟說進行比賽,兩人比賽舉龍文赤鼎,但是秦武王在舉鼎的時候脛骨被鼎給砸斷了,不幸去世。

秦武王的突然死去,而且他又沒有兒子,于是乎為了太子之位發(fā)生了很多政治斗爭。秦昭襄王當(dāng)時是在燕國被當(dāng)作人質(zhì),后來為了奪取太子之位,在很多人的幫助下重新回到秦國,并且坐上了王位。

秦昭襄王執(zhí)政期間,剛開始,他的母親宣太后是從旁聽政的,但其實宣太后才是當(dāng)時政權(quán)的掌握者,而丞相是由魏冉擔(dān)任,他是宣太后的異父同母的長弟,同時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成為宰相,輔佐秦昭襄王的消息威震了秦國。他曾擔(dān)保推薦手下白起為大將,指揮其進攻別國的城池,先后擊敗了三晉和強大的楚國,他的豐功偉績同時也威震了諸侯,大家都十分敬佩魏冉,當(dāng)然與此同時魏冉的勢力也越來越大。

后來,秦昭襄王感覺自己的政治權(quán)利受到了威脅,于是,他開始建立自己的勢力范圍。秦昭襄王十分信任和欣賞范雎,還聽取范雎的建議,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一把奪取了宣太后和魏冉等一干人等的權(quán)利。然后將范雎封為丞相。在軍事謀略上進行了改動,采取了遠交近攻的方法,奠定了秦統(tǒng)一的基礎(chǔ)。

秦昭襄王拜誰為客卿

秦昭襄王登上王位之后,剛開始,是他的母親宣太后垂簾聽政,丞相由魏冉擔(dān)任,但是隨著他東征西伐,功績卓越,勢力漸漸擴大,也慢慢開始權(quán)侵朝野。秦昭襄王并不是一個無能的昏君,他有自己的思想和野心,感覺自己的王位受到了威脅,權(quán)利漸漸流逝。

所以這樣一個有野心有謀略的人,他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權(quán)利轉(zhuǎn)入他人之手,他要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幫助自己完全奪回王權(quán),而不是做一個聽從母后丞相話的木偶。

所以秦昭襄王尋找有才能之士,能幫助自己奪回權(quán)力,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拜了范雎作為自己的客卿。范雎本來是魏國里大夫須賈的門客,因為他被懷疑,說他有賣國之罪,所以差點被魏國的丞相用鞭子打死。后來他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改名叫做了張祿,偷偷潛入了秦國。范雎拜見秦昭襄王之后,向他提出了自己對于幫助君主統(tǒng)一天下的計劃,建議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他還批評魏冉在軍事上的一些做法,提出自己的主張,認(rèn)為應(yīng)該把韓國和魏國視為要兼并的對象,但是對于齊國,秦國應(yīng)該“友好”對之,努力去拉攏它,成為“兄弟之國”,要試著得到齊國的信任,暫時避免和齊國正面交鋒。如此有謀略的想法大受秦昭襄王的贊賞,于是便把他封作客卿。范雎同時還提醒秦昭王要加強自己的王權(quán),于是后來秦昭王廢除太后,把四大貴族趕出境,還將范雎提升成為了宰相。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