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深度解讀 諸葛亮是如何自己放棄《隆中對》的?

2017-03-07 22:00:4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諸葛亮之所以揚名中華千年史,其對于漢室的忠心,其高風亮節(jié)的權(quán)臣范兒,其勤勉王事,鞠躬盡瘁的北伐熱情都為歷代皇權(quán)統(tǒng)治者和知識分子所欣

諸葛亮之所以揚名中華千年史,其對于漢室的忠心,其高風亮節(jié)的權(quán)臣范兒,其勤勉王事,鞠躬盡瘁的北伐熱情都為歷代皇權(quán)統(tǒng)治者和知識分子所欣賞。普通老百姓則驚嘆于諸葛的神機妙算和未出茅廬就能三分天下的神奇規(guī)劃。但是在以近些年愈演愈烈的成敗論英雄的偏激史觀的掃描下,諸葛卻是一個失敗者。諸葛是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城后,蜀漢政權(quán)上下群情洶涌,因為構(gòu)成蜀漢政府高層結(jié)構(gòu)的人員,無論文官還是武將均以荊州人為主,那么收復荊州就是大家的共識。反對的不多,其中有孤獨一只的涿郡幫武將趙云。那么諸葛呢?作為荊州幫文人的代表,卻也反對東征,并說如果法正沒有死就可以勸住劉備,即便是沒有勸成,隨軍參謀軍事的話,劉備也斷不會如此完敗。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是怎么了?誰不支持都可以,唯獨諸葛必須支持收復荊州?。?!難道當初為劉備規(guī)劃的氣壯山河的《隆中對》這個建國大計是說著玩的?關(guān)羽一死,這個戰(zhàn)略就算完了?我們說,一個宏觀戰(zhàn)略不是哪天突然心血來潮就搞出來的,而是多年深思熟慮的成果。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諸葛亮為什么放棄賴之以成名的《隆中對》戰(zhàn)略的原因,以此來探尋諸葛放棄征西大將軍魏延背后的深層原因。

一、關(guān)羽和劉備都是《隆中對》堅定的支持者和貫徹者

1、《隆中對》的核心內(nèi)容:A、時代背景: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B、割據(jù)基礎(chǔ):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C、政治策略: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脩政理;D、軍事路線: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E、戰(zhàn)略總目標: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2、關(guān)羽的北伐襄陽和樊城就是在堅定地執(zhí)行諸葛的《隆中對》戰(zhàn)略,出擊的時機把握的也馬馬虎虎,A建安二十三年春漢室太醫(yī)吉本等人在首都許昌謀反(春正月,漢太醫(y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B荊州樊城北面的宛城駐軍叛亂(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zhí)南陽太守,劫略吏民,保宛《武帝紀》);C二十四年春劉備漢中大捷,擊殺夏侯淵;D八月關(guān)羽水淹七軍:E九月,魏國首都鄴城爆發(fā)相府官員西曹掾魏諷謀反案,國相鐘繇涉嫌參與。以上幾條完全可以理解是天下有變。至于關(guān)羽失敗主要在于三個因素,一是沒有明確和漢中軍的配合程度;二是沒有把握好戰(zhàn)役的節(jié)奏和力度,沒有做到量力而行;三是根本沒有想到東吳會如此的下作。呂思勉大師認為關(guān)羽的敗亡是蜀漢一個致命傷,同時他還認為東吳無端開釁的行為在中國歷史上也很少見。

3、劉備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的動機,網(wǎng)上討論的已經(jīng)很多了,有些人說劉備不是為了給關(guān)羽復仇,而是撿軟柿子捏,以為東吳好打。無論劉備的動機是什么,反攻荊州都是恢復《隆中對》戰(zhàn)略的基礎(chǔ)。那么兵敗夷陵之后,劉備在遺囑中交代諸葛的時候,放棄這個既定的戰(zhàn)略了嗎?我們說仍然沒有。

二、劉備的政治遺囑仍然是堅定的貫徹《隆中對》

打了一輩子仗的劉備,最后完敗于書生式統(tǒng)帥陸遜和小屁孩孫桓,整日的心情籠罩在羞愧之下。這種情緒更加重了劉備對東吳的仇恨,劉備更不會放棄隆中戰(zhàn)略。我們來看看劉備的政治遺囑是什么?一是定下托孤兩位重臣,先主病篤,讬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先主傳》);二是定下李嚴的職責,以嚴為中都護,統(tǒng)內(nèi)外軍事,留鎮(zhèn)永安(《李嚴傳》)。很多歷史研究者說劉備之所以要托孤給兩個人,既是用李嚴牽制諸葛,又是搞平衡,選擇益州土著李嚴是激勵益州人熱心參與北伐事業(yè)。我們說這種觀點是嚴重誤解劉備了,并且基本史料不清。因為首先劉備賦予諸葛亞父的權(quán)力根本不是李嚴能夠制約的;其次李嚴也根本不是益州土著,哪來的激勵益州人?何況益州土著的頹廢是荊州蔡蒯兩族都難以比肩的,怎么激勵?!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遺囑中李嚴部分的涵義。

1、劉備為什么挑選李嚴為托孤第二重臣?劉備特別看重武人,根本不待見一般的文人。劉備瞧得起的文人除了諸葛以外,只有法正、龐統(tǒng)、廖立三人,這仨人是什么性格?豪爽、粗獷、孤傲,同曹魏陣營中的郭嘉、程昱有一比,其中又以法正為甚。至于糜竺、簡雍、孫乾、劉琰、伊籍等人,可以善待,但不會重用??床黄鹕踔临H斥文官的事情,劉備到做了不少回,許靖、馬謖、秦宓、劉巴、蔣琬、費詩、張裕。這些人既有荊襄文人也有益州文人,更有漢靈帝時期中央政府的勛臣。其中秦宓因進諫居然被劉備下獄(將東征吳,宓陳天時必無其利,坐下獄幽閉,然后貸出《秦宓傳》),張裕更因開劉備的玩笑被處死,諸葛拉都拉不住(先主常銜其不遜,加忿其漏言,乃顯裕諫爭漢中不驗,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裕遂棄市)。劉備回應諸葛求情的是“芳蘭生門,不得不鉏”這樣一句傳世名言。劉備討厭文人,喜歡的呢,當然就是武人,粗人,似乎粗人心眼直,好打交道??纯磩涠夹蕾p哪些武將?關(guān)羽、張飛和魏延。關(guān)羽和魏延瞧不起文人,劉備偏偏特別喜歡他倆。劉備明明知道張飛好酒貪杯并嗜好酒后鞭撻士卒,粗的過分,屢次勸導,但并不因此懲處張飛。夷陵之戰(zhàn)前,張飛帳下督突然來到時,劉備居然都能猜到張飛死了(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薄稄堬w傳》)。法正得勢任蜀郡太守時,對當初得罪過自己的人睚眥必報,公報私仇到濫用死刑的程度(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shù)人),無數(shù)人要告狀,劉備也視而不見。法正死時,劉備更是痛哭流涕數(shù)日(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那么李嚴憑什么成為托孤第二重臣?李嚴是劉備喜歡的那種武將或者粗獷的文人嗎?

2、李嚴神奇的秭歸逃亡。李嚴是怎么開始他的職業(yè)生涯的?首先,李嚴不但根本不是益州人士,還很不客氣地是南陽人,甚至是我們刻意劃分出來的所謂的“南陽幫武將群”。出場的時候是南郡秭歸縣令,他的直接上級是誰?不是南郡太守,而是荊州牧劉表,因為劉表時代壓根就沒有南郡太守,劉表直轄南郡。劉表為什么把李嚴派到自己的直轄郡當縣令?我們腦海中驀然閃出劉磐和黃忠被派到長沙郡的攸縣駐守。曹操南征荊州,五千精銳騎兵南下?lián)寠Z江陵城時(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先主傳》),相距不遠的秭歸縣令李嚴并沒有跟著荊州南四郡投降曹操,而是跑了,跑到益州劉璋處,迅即被劉璋任命為成都縣令,劉璋的意思,只要是反曹的,就是自己人!這時候距離劉備進取成都還有五年,等到劉備攻打成都時,劉璋提拔李嚴為護軍,統(tǒng)兵出成都駐守綿竹,李嚴索性直接就率部投降劉備了(嚴率眾降先主,先主拜嚴裨將軍)。劉備對待李嚴如同曹操對待黃忠一樣,當即封為裨將軍,同時作為蜀郡太守的許靖也準備投降劉備,劉備卻因此瞧不起許靖(十九年,進圍成都,璋蜀郡太守許靖將逾城降,事覺,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誅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法正傳》)。什么情況?在曹操十幾萬大軍壓境下,李嚴拒不降曹,劉備一來,立即投降。而李嚴和許靖之間同樣的背主投降行為,待遇卻是天壤之別,這個節(jié)奏,完全就是李嚴在專等劉備,再聯(lián)系劉表托孤劉備時說的一句話(我兒不才,而諸將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攝荊州《先主傳引魏書》),以及劉備為什么敢放心的率大批群眾慢慢悠悠南奔江陵?我們在前面《劉表在苦等曹操篡漢》帖中已經(jīng)分析了,劉表托孤必然將手下眾將介紹給劉備,特別是劉表安置在荊州南部的將領(lǐng)。那么李嚴的秭歸逃亡就很好理解了,李嚴正是劉表留給劉備的荊州干才,干將。在劉備申報漢中王的上表中,李嚴赫然上榜十一人大名單,雖然位列最后一名,但這份名單中除了劉璋的父親劉焉留下的幾個資格特別老的勛臣和劉備嫡系以及馬超以外,就剩法正和李嚴兩人排在名單的最后。法正因積極謀劃獻益州在劉備的眼中那是和諸葛一樣的超級重臣,李嚴作為一個太守能夠上榜,憑的是什么?劉表因素以外,個人能力必然不凡。

3、李嚴的能力怎么樣?出仕以來就以才干著稱,劉表特意讓他到各郡縣歷練(少為郡職吏,以才幹稱,荊州牧劉表使歷諸郡縣),最后歷練到劉表直管的南郡,這是提升治理地方的能力。劉備定成都后,就將李嚴提拔為犍為太守,并成為屈指可數(shù)的幾大實際統(tǒng)兵雜號將軍之一,是為興業(yè)將軍。當時劉備的左將軍地位可以授的將軍最大權(quán)限就是雜號將軍(前將軍董卓定五大中郎將),漢中王定四大上將,皇帝定四大帥。到劉備北上漢中與夏侯淵對峙時,李嚴治下的犍為郡資中縣發(fā)生盜賊聚眾數(shù)萬人叛亂,李嚴并沒有上報求劉備發(fā)正規(guī)軍,自己帶著郡中地方部隊五千人就予以平定,將賊首馬秦、高勝斬首。沒多久,南中地區(qū)又爆發(fā)少數(shù)民族叛亂,首領(lǐng)高定的叛軍包圍新道縣城,李嚴又率軍救援,叛軍敗亡。李嚴被加為輔漢將軍,可以說,李嚴是個文武雙全的干才。東吳的陸遜和諸葛恪也有類似的平叛經(jīng)歷,但以智謀見長,以劉備的喜好,我們猜測李嚴表現(xiàn)更多的是領(lǐng)兵沖殺。

4、劉備臨死前突擊提拔李嚴。定李嚴為托孤第二重臣的過程也很神奇,劉備兵敗夷陵病臥永安宮時將一直沒有中央工作經(jīng)驗的太守級李嚴召去永安城,任命為尚書令,接替死去的劉巴。這個尚書令恐怕同前任法正和劉巴不同,只是掛名,此時的中央全盤工作已經(jīng)由丞相來負責,劉備給李嚴定的真正官職是類似于大都督的中都護一職,統(tǒng)內(nèi)外軍事,很多人感到疑惑的是“留鎮(zhèn)永安”,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劉備就是咽不下夷陵敗仗這口氣,遺囑的安排就是讓李嚴統(tǒng)大軍繼續(xù)東征,代替關(guān)羽的位置以向宛、洛,但到底什么時候打,怎么打,還要聽從諸葛的整體安排,可以說,劉備臨終的時候還是為兩路出擊做了整體部署,那就是諸葛是為蕭何,總領(lǐng)朝事,如果法正健在,是為陳平,謀劃具體軍事;北路漢中大軍由魏延統(tǒng)領(lǐng),是為韓信;荊州中路大軍由李嚴統(tǒng)領(lǐng),是為曹參,當然前提是重新奪回荊州。

三、李嚴發(fā)動征東戰(zhàn)役能打到什么程度?

劉備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征發(fā)了益州絕大多數(shù)的兵力,還聯(lián)盟了在武陵郡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沙摩柯的部落武裝(胡王沙摩柯《陸遜傳》),在這兒就不詳細討論劉備軍和陸遜軍到底有多少,此戰(zhàn)是不是以少勝多了。劉備軍的數(shù)量應在5萬到7萬之間。假如后期李嚴也能率5萬左右的兵力東征,能打到什么程度?出兵的時機以曹丕南征東吳時為最佳,無論曹丕是打江陵還是合肥都行。那么蜀漢最差也可以恢復到關(guān)羽北伐前的狀態(tài),即占據(jù)荊州的西三郡,武陵郡、零陵郡和南郡。這樣的態(tài)勢可以說是再度恢復到了隆中對的戰(zhàn)略基礎(chǔ),甚至可以和曹魏一起瓜分東吳。曹丕在位的七年里,從來不曾攻打蜀漢,反而大規(guī)模三路出擊征討東吳,時間正是在劉備兵敗夷陵當年的秋冬十月,帝自許昌南征,諸軍兵并進,權(quán)臨江拒守;兩次統(tǒng)重兵南巡恐嚇孫權(quán),第一次是黃初五年八月,為水軍,親御龍舟,循蔡、潁,浮淮,幸壽春。第二次是黃初六年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馀萬,旌旗數(shù)百里。如果不是這年大寒,長江水突然結(jié)冰,曹丕還是很有可能在三十八歲那年大舉進攻東吳的(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曹丕四十歲那年死了。為什么不打最弱的劉備,反而打氣勢較盛的東吳?究其原因,實在是東吳的反復背叛曹魏,捅盟友黑刀的下作行為把無恥的曹丕都搞毛了(是月,孫權(quán)復叛。復郢州為荊州。帝自許昌南征《文帝紀》),就是戰(zhàn)場謀劃完全不亞于郭嘉的謀士劉曄苦勸都沒有效果(備軍敗退,吳禮敬轉(zhuǎn)廢,帝欲興眾伐之,曄以為“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帝不聽《劉曄傳》)。如果說曹丕的三路大規(guī)模南征東吳的時間李嚴還未被托孤,趕不上趟的話,那么以曹丕積極備戰(zhàn)東吳的態(tài)勢,李嚴收復荊州西部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到那時,諸葛的隆中對成功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至少比以后艱難的漢中北伐要強很多了。

四、諸葛對李嚴的安排算是徹底放棄了隆中對戰(zhàn)略

李嚴領(lǐng)會到了劉備的政治遺囑了嗎?那是肯定的,我們的結(jié)論李嚴不但是武人,而且還是南陽系重量級武將,劉備遺命李嚴留鎮(zhèn)永安就是貫徹《隆中對》戰(zhàn)略,讓李嚴統(tǒng)內(nèi)外軍事就是紀念和延伸關(guān)羽的北伐襄樊壯舉,李嚴統(tǒng)內(nèi)外軍事就是將李嚴的荊州軍定為北伐的主力軍,那么魏延的漢中軍就是偏軍了,東吳這一刀捅的太深了。這個調(diào)整應該是隆中對的微調(diào),不幸的是,讓劉備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時候的諸葛已經(jīng)決定放棄自己制定的《隆中對》了,這個變化,諸葛在劉備的面前根本說不出口,在李嚴面前同樣也說不出口。臨終的劉備給李嚴的是中都護官職,劉禪即位后,諸葛馬上給李嚴加待遇,封都鄉(xiāng)侯,假節(jié),加光祿勛。這個光祿勛的官職很有意思,就是讓李嚴總領(lǐng)皇宮內(nèi)部事務(wù)。按照劉備要李嚴留鎮(zhèn)永安都督東線軍團的意思,這個光祿勛只能是讓李嚴遙領(lǐng)了。不管怎么說,這種任職上的安排是讓李嚴全面享受了托孤第二重臣的地位。此時諸葛和李嚴的關(guān)系應該是比較融洽的,正副手之間也是相互尊重的(嚴與孟達書曰:“吾與孔明俱受寄讬,憂深責重,思得良伴?!绷烈嗯c達書曰:“部分如流,趨舍罔滯,正方性也?!逼湟娰F重如此《李嚴傳》)。建興三年,諸葛平定南中叛亂,準備北伐。四年,進銜李嚴為前將軍。六年諸葛北伐開始。建興八年,魏延進銜為征西大將軍時,李嚴毫不客氣地晉升為元帥(驃騎將軍)。也就是說,在老四大上將關(guān)馬張黃去世以后,李嚴一直是第一軍銜,吳懿和魏延從來就不曾超過李嚴。但是,

1、諸葛拒絕李嚴開府治事和任巴州刺史(合并巴郡等五郡為巴州)的要求,就是明確了漢中軍不但是北伐的主力軍,而李嚴的東線軍團連配合的地位都沒有了,最后,諸葛干脆于建興八年,魏延陽溪大敗費瑤、郭淮,曹真發(fā)動三路大軍意欲圍攻漢中時,抽調(diào)李嚴率兩萬東線永安軍團北上馳援(以曹真欲三道向漢川,亮命嚴將二萬人赴漢中)。東線軍團僅留護軍陳到督少量部隊留守永安,李嚴之子李豐都督江州,這起事件是諸葛放棄隆中對戰(zhàn)略的標志性事件。

2、諸葛讓李嚴全面負責丞相府事宜是對李嚴的合理使用嗎?表面看,諸葛是將丞相府大權(quán)全部交給李嚴負責(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當時群臣都很不理解諸葛的這一做法(平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如果說前兩次北伐,諸葛是前線指揮和后勤都一把抓的話,后面的北伐就將后勤供應甩給李嚴了,那諸葛自己負責什么呢?負責前線進兵事宜。魏延長于野戰(zhàn)對決,李嚴長于臨陣指揮,諸葛長于縝密謀劃,而實際上諸葛成了主將,魏延成了副將,李嚴成了后勤總管,這種不因人制宜的錯亂的人事安排必然讓李嚴抓狂,讓魏延憋屈,讓李嚴鬧心。

3、李嚴的錯誤嚴重到了被廢為平民的程度了嗎?李嚴哪里知道漢中的糧草供應是這么艱難,笑話就無法避免了。這種事情其實也可以如實匯報,李嚴覺得老臉掛不住,才玩弄了謊報后主的把戲。這種錯誤有諸葛第一次北伐失誤那么嚴重嗎?顯然沒有,為什么不能將認罪的李嚴降級?為什么要將李嚴廢為平民?因此就有歷史研究者猜測李嚴實際是犯了極其嚴重的錯誤——叛國罪,是想叛投曹魏,諸葛為了顧全大局,掩蓋了事實真相,沒有殺李嚴,只是將李嚴廢為平民。這種猜想雖然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無法解釋李嚴之子李豐后來得到提拔使用的史實。而被廢的李嚴也天真的以為諸葛以后會重新使用自己,如果是這樣,一貫做到“人盡其才”,心思縝密的諸葛怎么會在后事安排中壓根沒有提到重新起用李嚴?李嚴這種級別、這種能力的人物難道還不如蔣琬那個廢物?以后的北伐再也不需要李嚴這種能人了?那么李嚴知道諸葛的北伐戰(zhàn)略調(diào)整嗎?

五、諸葛的戰(zhàn)略調(diào)整是因為一個人

必須應該知道,并且早在諸葛第一次北伐時就知道了,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嚴當知后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tǒng)屬嚴。也就是說當諸葛準備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李嚴就知道了,并將東線軍團后撤至江州,對東吳的最前線只留豫州老將陳到駐守永安。戰(zhàn)略調(diào)整的原因,諸葛給李嚴講明了嗎?說透了嗎?恐怕沒有!劉備死后,諸葛致力于放下漢室的架子緩和了和東吳的關(guān)系,但東吳下作的前科讓人不能不防。況且拿下曹魏后,和東吳再度火并是必然的,這種殘忍的現(xiàn)實,孫權(quán)試探了,蜀漢使者鄧芝點破了(權(quán)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zhàn)爭方始耳?!睓?quán)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鄧芝傳》)。這就又引出了一個致命的問題:諸葛憑什么認為蜀漢在放棄劉備預留的兩大方面軍司令李嚴和魏延的情況下還能北伐成功?回顧諸葛的五次北伐,雖不至于一塌糊涂,但徒勞無功是顯然的,諸葛為什么有這么強大的自信心去放棄隆中對戰(zhàn)略?我們說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是誰?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