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圣旨與“欽此” 清代的諭旨中是否無處不欽此

2017-03-08 13:59: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熱播的清宮影視劇中,人們也每每能看到類似的情節(jié):官員或太監(jiān)在宣讀圣旨的最后,必說一句“欽此”,“此”字聲調(diào)還要盡量挑上去。而跪著

在熱播的清宮影視劇中,人們也每每能看到類似的情節(jié):官員或太監(jiān)在宣讀圣旨的最后,必說一句“欽此”,“此”字聲調(diào)還要盡量挑上去。而跪著接旨的人,不論是面臨賞賜,處分,甚或是殺頭,定然是叩頭,謝恩,起立,接旨。

將近三十年前多國合拍的影片《末代皇帝》里,有這樣一個鏡頭:某官員來到醇親王府,大聲宣讀詔書,命溥儀入宮讀書,最后以長長的“欽——此——”結(jié)尾。

據(jù)當時的檔案,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1908年11月13日),即光緒帝、慈禧相繼辭世前夕,內(nèi)閣奉上諭,傳達慈禧皇太后的懿旨:

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在宮內(nèi)教養(yǎng),并在上書房讀書。欽此。

在熱播的清宮影視劇中,人們也每每能看到類似的情節(jié):官員或太監(jiān)在宣讀圣旨的最后,必說一句“欽此”,“此”字聲調(diào)還要盡量挑上去。而跪著接旨的人,不論是面臨賞賜,處分,甚或是殺頭,定然是叩頭,謝恩,起立,接旨。

清代的圣旨,真?zhèn)€是無處不“欽此”嗎?

諭旨與“欽此”

“欽此”,據(jù)《漢語大詞典》的解釋:“封建時代詔書結(jié)尾的套語”。就是說,“欽此”置于詔書最后,乃詔書的組成部分。上面所引檔案似乎就是如此形式。清朝的實際情形怎樣呢?

先看最重要的皇帝親筆書寫的諭旨。一種是皇帝直接寫在奏折上的,如“知道了”或其他具體內(nèi)容,但皇帝絕不寫“欽此”二字。“朕安。欽此?!敝悓懛ǜ静淮嬖?。

還有一種另紙專門書寫的上諭,稱為“朱諭”,有皇帝親書,還有他人代書的。皇帝朱批和朱諭有許多以“特諭”結(jié)尾。如康熙帝五十三年七月初二日(1714年8月1日)的親筆朱諭:

諭總糟(漕)郎廷極:朕聞淮安、揚州地方甚旱,未知六月十五后可曾得雨否。著速確察,寫折奏聞。特諭。

再說皇帝的書面諭旨。最重要的是以皇帝名義所頒布的正式文件,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詔書,其種類很多,有即位的,有關(guān)于政務的,有賞封的敕書、誥命,有公布殿試進士名次的大金榜,等等。

它們的起首格式,有的是人們非常熟悉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皇帝敕諭”等。詔書的結(jié)尾,有的有固定用詞,如最重要的詔書用“布告中外,咸使聞知”。大金榜以“故茲誥示”結(jié)尾。各種誥命、敕命,也有各自作結(jié)的用語。當然也有不用專門結(jié)語的。就筆者所知,還未見以“欽此”作為結(jié)尾的。

還有文件上由他人書寫,以皇帝名義進行的批示,像題本上的批紅“戶部知道”“該部議奏”等,也沒有“欽此”字樣。

非同一般的“欽此”

清史上有一起著名的“偽詔”事件: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初九日(1849年4月1日),兩廣總督徐廣縉照會英國駐華公使文翰,引用了道光帝的諭旨,以反對英國人進入廣州城。

該諭旨是從道光帝寫在徐廣縉奏折的朱批中截取的(就是下文第一個“欽此”之前的內(nèi)容):

設誠所以為民,衛(wèi)民方能保國。民心之所向,即天命之所歸。今廣東百姓既心齊志定,不愿外國人進城,豈能貼遍貼謄黃,勉加曉諭?中國不能拂百姓以順夷人,外國亦應察民情而舒商力。更須嚴禁土匪,勿令乘機滋事,擾我居民。外國商人遠涉重洋,總為安居樂業(yè),亦當一體保護,庶幾永敦和好,共享太平矣。欽此。另有諭旨。倘該夷頑而莫化,妄起干戈,惟該督撫、將軍、提鎮(zhèn)等,籌度形勢,妥行辦理。勉之,勉之。欽此。

學者們下了很大的力氣來證明,這道諭旨是偽造的。其實,只要注意到道光帝的朱批中間竟然有“欽此”二字,就可以判定該朱批的真實性大有問題?,F(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朱批與奏折都是偽造的。

齊如山(1877~1962年)是著名的戲曲理論家、作家,他在《清末京報瑣談》一文中,講到同治光緒年間皇帝多不親筆寫字,只用指甲在奏折上做記號,批本處的官員據(jù)此在奏折上書寫“知道了欽此”或“另有旨欽此”五個字,等等。這里不討論其他,僅從將“欽此”二字寫進朱批來看,就知道齊如山說錯了。現(xiàn)存光緒奏折的朱批中,都不含有“欽此”二字。

但以上兩例至少表明,清朝中后期,人們?nèi)找鎸ⅰ皻J此”與諭旨聯(lián)系了起來。

“欽此”不見于朱批,但能否說“欽此”絕對不會現(xiàn)身于皇帝親筆或由他人代書的朱諭中呢?筆者本來認為同朱批一樣,朱諭中也是不會有“欽此”二字的。但歷史研究,“言有易,言無難?!币簿褪钦f只要舉出一個反例,上述判斷就可以被推翻。

臺北故宮博物館2005年舉辦過“知道了:朱批奏折展”,出版過一本同名小書,其中收錄了一件宣統(tǒng)帝遜位后內(nèi)務府官員的任命文件:

特派鄭孝胥為總理內(nèi)務府全權(quán)大臣。欽此。特派金梁為內(nèi)務府大臣。欽此。特加派濟煦為內(nèi)務府堂郎中。欽此。

該書認定此文件為溥儀親書。是否親書或許還可以討論,書中所收清朝康熙帝及以后諸帝的朱批、朱諭,也包括另兩件溥儀的親書朱諭,都不含“欽此”二字。

或許人們可以解嘲說,這時的溥儀已不屬于“清朝”了。但無論如何,即便是別人所寫的代書朱諭,既然確有“欽此”二字的存在,這個極其不尋常的例子,還是要予以解釋的。

筆者的看法是,這同樣極可能是受到了“欽此”與皇帝諭旨密不可分認識的影響。

“欽此”何以流行?

以上所說的諭旨似乎與“欽此”沒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人們又常常認為兩者密不可分呢?

這主要是因為另外一種書面諭旨的存在,就是大臣將皇帝口頭的諭旨轉(zhuǎn)寫為書面時,最后要添寫“欽此”二字,盡管皇帝口頭上絕不會說這兩個字。上面所引令溥儀進宮的諭旨就是如此。

這種諭旨有數(shù)種表現(xiàn)形式,如內(nèi)閣奉上諭、軍機處奉上諭,等等。清朝時軍機大臣等面承皇帝口諭并書寫下來,然后寄發(fā)外省的大臣,這種文書就是“廷寄”或稱“寄信”,信中在諭旨之后必要添加“欽此”二字。

此外,當臣下引述皇帝朱批或是詔書等的時候,引述完畢最后也加“欽此”二字。

以上兩種情形,若僅從字面上看,“欽此”好像是諭旨的一部分。實際上,“欽此”的作用相當于今天的“句號”加“后引號”,表示皇帝的吩咐、批示結(jié)束。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影視劇中的情景有一定的合理性:“欽此”過后,大臣接旨。公事至此已畢,然后分賓主落座,稱兄道弟,再寒暄客套一番。

必須指出的是,如前所說,正式的詔書內(nèi)容本身是沒有“欽此”二字的。人們通常所說的宣統(tǒng)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詔書”,其實是宣統(tǒng)帝奉隆?;侍蟮能仓迹渲杏小皻J此”字樣,該諭旨絕不是鄭重發(fā)出且“布告中外,咸使聞知”(這些重要的詔書肯定使用此類格式)的正式詔書,因此稱它為“退位詔書”是不對的。

不難看出,《漢語大詞典》對于“欽此”的釋義并不準確,嚴格說來是錯誤的。

如果進一步追問:既然不是皇帝的說話內(nèi)容,又為何寫到紙面時要加“欽此”二字呢?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就是要保證皇帝諭旨的唯一性與權(quán)威性,沒有“欽此”結(jié)尾的話,如果有人繼續(xù)添寫內(nèi)容、篡改諭旨可如何是好?!而正式的詔書,有的雖沒有“欽此”作結(jié)尾,但要在原件上動些手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雍正中期以后,對于大臣的奏折及其朱批,要另行抄錄一份,稱為“錄副奏折”,抄錄人員在抄錄的朱批之后再加上“欽此”二字,從形式上看,就變成了:“奉朱批:知道了。欽此?!边@樣做與以上所說乃同一道理。

順便說一下,人們將皇帝的書面及口頭各種諭旨統(tǒng)稱為圣旨,這沒有問題,但影視劇所表現(xiàn)的外寫有“圣旨”二字,內(nèi)中有諭旨內(nèi)容的正式詔書,在清朝是不存在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