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原子彈功臣 看電視轉(zhuǎn)播才知自己造的是原子彈

2017-03-11 22:48:2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0年過去了,當(dāng)年在青海金銀灘原子城為兩彈一星事業(yè)奉獻青春的建設(shè)者們,如今分散全國各地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0年過去了,當(dāng)年在青海金銀灘原子城為兩彈一星事業(yè)奉獻青春的建設(shè)者們,如今分散全國各地,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合肥,就生活著500多名來自核工業(yè)部原國營221廠的退休職工。他們居住在三里庵街道西園新村、五里墩街道團安村小區(qū)等地。

苦中作樂堅守神圣使命

1958年底,年僅17歲的董殿舉從部隊轉(zhuǎn)業(yè),來到青海原子城。在國營221廠兩彈研究基地扎根34年,他將最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金銀灘大草原?!皠倎頃r,這里是一片荒草灘,野草比成人高,風(fēng)沙刮過眼睛都睜不開?!倍锨宄浀茫堑谝慌竭_的。很快,國營221廠吸引了來自全國眾多高校及國防方面的人才。

由于基地海拔高,過完8月就要穿棉衣,冬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生活異常艱辛,物資極度匱乏。首批到達的職工只能睡牛羊圈,吃青稞面,喝水要去十幾公里外的河溝挑。“不少人有高原反應(yīng),出現(xiàn)浮腫?!?/p>

由于空氣稀薄條件惡劣,他們生了孩子無法帶在身邊撫養(yǎng),只能放在老家讓老人照顧。因長期分離,孩子們對父母印象很陌生,甚至不愿喊“爸爸媽媽”。

就這樣,董殿舉他們依然苦中作樂。糧食不夠,自己開荒種地,挑易成活的土豆、油菜種。實在不行就挖野菜、野蘿卜、蕨菜充饑。好在那時年輕,大家也沒覺得辛苦,就這樣一直堅持著。

每個車間都是分開的

青海金銀灘,這個如今牛羊成群的美麗草原曾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基地。今年76歲的王遂德老人說,他從部隊抽調(diào)進廠,從事核裝配工作?!懊總€車間都是分開的,有的生產(chǎn)零部件,有的負責(zé)組裝。”回憶當(dāng)年生活,王老有些激動。“說出來你也許不信,直到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們從電視上看到實況轉(zhuǎn)播,才知道自己從事的竟然是偉大的兩彈一星事業(yè)?!崩先苏f,當(dāng)年的保密工作要求非常嚴格,大家都牢記在心。

任鐵告訴記者,當(dāng)年他從事核試驗爆炸后的場地清理工作。因為輻射,50歲時他的牙齒已全部掉光了。不過,當(dāng)他們手捧著原子彈爆炸、氫彈爆炸紀念的勛章時,臉上洋溢著幸福自豪的笑容。這些病痛似乎全都不見了。

董志勇從事運輸核材料工作。當(dāng)年,廠里運來唯一一臺起重機,首次就由他來操作?!暗踹\核材料非常危險,不能有震動摩擦,非??简灱夹g(shù)?!倍居吕先嘶貞浾f,運送雷管和炸藥的車輛只能保持在時速10公里,前后都有警衛(wèi)車開道。“速度要特別穩(wěn),稍微顛簸就可能引發(fā)爆炸。”

歷史功臣被分流全國安起了新家

如今,國營221廠原址成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取名西海鎮(zhèn)。20世紀80年代,國家撤銷了一部分軍工企業(yè),其中包括青海原子城國營221廠。20世紀90年代初期,這些退休老人們被安置分流,在河北、山東、青海、安徽安起了新家。

“還想再回去看一看青海金銀灘,那是讓我們?nèi)胰嘶隊繅艨M的地方?!彪m然在合肥生活了20多年,但每當(dāng)提起曾為之奮斗一生的原子城,這些老人們依然充滿了懷念。老人們無法忘記那個他們曾經(jīng)奉獻過青春、創(chuàng)造出偉大成就的地方。

“我前幾年去看過一次,坐火車到西寧,再坐三四個小時的汽車。”董殿舉抑制不住興奮。如今金銀灘已成為景色秀麗的旅游景點,當(dāng)年工作過的房子依然保留在那里?!吧w得十分漂亮?!睋?jù)悉,那里已經(jīng)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閑暇時,老人們喜歡聚在一起遛遛鳥,養(yǎng)養(yǎng)花草?!拔医?jīng)常看報紙,看電視紀錄片和軍事頻道?!蓖跛斓吕先苏f,比起當(dāng)年在青海高原的嚴酷生活,合肥的氣候和生活已經(jīng)是大大改善。

如今,老人們的晚年安寧而幸福。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