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康熙為什么竟然三十年不葬祖母孝莊皇太后?

2017-07-06 19:47:0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康熙為什么三十年不葬祖母孝莊皇太后?6歲的福臨被擁立為新皇,是權(quán)力斗爭的微妙結(jié)局,但是在眾多的皇子中選中福臨,而多爾袞表示同意,這

康熙為什么三十年不葬祖母孝莊皇太后?6歲的福臨被擁立為新皇,是權(quán)力斗爭的微妙結(jié)局,但是在眾多的皇子中選中福臨,而多爾袞表示同意,這就和福臨的母親孝莊太后分不開了。對于孝莊與多爾袞的關(guān)系,民間有很多傳說,這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傳言的產(chǎn)生,始于張煌言(即張蒼水)所寫的七言絕句。在這首題為《建夷宮詞》的詩中寫道:

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里爛盈門。

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掖庭猶說冊閼氏,妙選孀閨作母儀。

椒寢夢回云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

這首詩成于順治七年(1650年),是當世人的記載,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在民間快速流傳開來??墒?,如果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攝政王多爾袞,封攝政王為“皇父”一事,必然有頒詔告諭之文。然而,雖然傳言眾多,但一直沒有關(guān)于太后下嫁的可靠的史料佐證。這有可能是被皇室后人、歷代帝王所隱滅造成的。

孝莊與多爾袞相戀是否屬實

民間流傳著太后下嫁攝政王的傳言,很可能與孝莊和多爾袞相戀的事實有關(guān)。清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皆得力于政治婚姻。太宗的孝端、孝莊兩位皇后都出自于博爾濟吉特氏。滿洲皇室與這個家族累世結(jié)姻,早已成為國戚第一家。

孝莊皇后生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清史稿》中記載她“于天命十年二月來歸”,那時的孝莊不過是13歲的孩子,按當時的情況估計,她是來投靠她的姑姑,等到年齡合適的時候再擇佳偶婚配,本沒有打算要成為太宗的妃子的。而多爾袞生于萬歷四十年,長孝莊一歲。由于在努爾哈赤崩逝時,四大貝勒處于政治利益的考慮,逼迫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陪葬,這樣尚且年幼的多爾袞和弟弟多鐸,就由太宗撫養(yǎng)。此時多爾袞15歲,孝莊14歲,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而且年歲相當,滋生情愫,是極為正常的事。而傳說中,多爾袞毫不避嫌,“親到皇宮內(nèi)院”的事,為了孝莊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任何人。此外,多爾袞是否曾自稱為“皇父攝政王”也是這場傳言的一個疑點?!冻r實錄》中記載“皇父”這個稱呼只是清朝官吏與朝鮮使臣之間私下的稱謂,單憑此一條,不能完全證明有無下嫁之事,只能證明在詔書與使節(jié)的官方辭令中,沒有公開承認太后下嫁的文字而已。但是,不管怎樣,有“皇父”之稱傳出,即使孝莊沒有真的下嫁于多爾袞,也必然與其有曖昧關(guān)系。

孝莊因何不與太宗合葬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5歲的孝莊離開了人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孝莊并沒有與皇太極合葬于關(guān)外昭陵,而是要求別葬于關(guān)內(nèi)盛京之西的昭西陵。如此出于情理之外的請求,引發(fā)了多方的揣測,世人以為發(fā)生這種變故很可能是下嫁之故。

史書記載,孝莊太皇太后在臨終之時,告訴圣祖康熙,由于太宗陵寢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不可因為自己而輕動土木,而且,自己心中還時刻惦念著順治與康熙父子,所以,應(yīng)當在順治孝陵附近安陵。但這不過是官方文書藻飾之辭,不能夠令人折服。而且,在事實上,康熙年間也認為這事難辦,難堵眾人悠悠之口。終康熙一朝也始終未能安葬孝莊,孝莊的梓宮一直停放在順治孝陵之側(cè)。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服父喪27個月之后,才動工興修昭西陵。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喪葬禮節(jié)中強調(diào)的是“入土為安”,但康熙卻三十多年不葬祖母,雖然雍正解釋為康熙與祖母感情篤深,不忍下葬,但這始終是說不過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隱衷。在孝莊崩逝之后,康熙違反常規(guī)執(zhí)意要在宮中為祖母守三年之喪,后因朝臣反對,康熙也戴孝將近兩年??滴醯难孕辛艚o世人的感覺是,在純孝之外,似乎還對祖母懷有一份非常濃重的歉疚之心,希望有所補償。而這份歉疚來源于何,必然是康熙的一份不可告人的隱痛。這隱痛就是孝莊為了保存皇太極的遺孤,保住皇太極一生奮斗而來的事業(yè),不得不做出有悖倫常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孝莊不僅沒有辜負太宗,而且應(yīng)當為太宗諒解,甚至是感激。但是,礙于世俗禮法,孝莊竟然不能與太宗合葬,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背負著不白之冤,這是康熙心中永遠的隱痛,至死不休。

當時,多爾袞提攜原本不受重用的滿達海、阿巴泰、尼堪繼承了王位。他們成為議政王之后,自然對多爾袞唯命是從。此時,八旗兵力的分配情況是:兩黃旗,名義上歸世祖,實際上由多爾袞以攝政王的身份指揮。正白旗,為多爾袞的嫡系武力。鑲白旗,本由多爾袞胞弟豫親王多鐸為旗主,此時亦歸多爾袞。正藍旗,本為太宗所有,順治初又歸多爾袞,而名義上的旗主為豫王之子多尼。正紅旗,此旗為代善所有,現(xiàn)在旗主為滿達海。鑲紅旗,旗主為克勤郡王岳托,英親王阿濟格亦持有一部分。這樣,多爾袞握有兩黃、兩白、正藍五旗,對兩紅旗亦有影響力,只有完全屬于鄭親王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是唯一的敵對勢力。

在這樣的壓倒優(yōu)勢之下,何事不可為?作為攝政王的多爾袞貶斥了鄭親王濟爾哈朗,誅殺了豪格,手握重兵,黨羽密布,所有的反對勢力都已臣服,他唯一有所顧忌的,就是孝莊太后。那么,多爾袞由未入關(guān)以前想奪皇位而不能,到此時能奪皇位而不奪,其真實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孝莊。作為少年時的愛侶,孝莊太后以萬縷柔情,約束多爾袞的“最后行動”,其間綢繆委屈,調(diào)護化解,不知費了孝莊多少苦心。

至此,可以判斷孝莊決無下嫁多爾袞之事,但其失身卻是不可避免的。孝莊太皇太后留下遺旨不與太宗合葬,就是認為自己白璧有玷之身無法再與太宗同穴??滴跬耆私庑⑶f當年辱身以存太宗天下的苦心,所以孝養(yǎng)無微不至。孝莊去世之時,不能葬于皇太極昭陵,但是康熙不忍心讓祖母孤零零地別葬他處,所以才形成了停孝莊梓宮數(shù)十年,而無法下葬的局面。孝莊不能與太宗合葬的苦心不僅康熙了然,朝臣心中也如明鏡似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