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左懋第是哪個朝代的 明代著名政治家左懋第簡介

2017-01-02 12:35:3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左懋第(1601年一1645年),字仲及,號蘿石。明代山東萊陽縣(今山東萊陽市)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明朝末年,膠東出了個名聞全國的民族

左懋第(1601年一1645年),字仲及,號蘿石。明代山東萊陽縣(今山東萊陽市)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明朝末年,膠東出了個名聞全國的民族英雄——左懋第。因他富有民族氣節(jié),寧死不肯投降清王朝,被人民譽為“明末文天祥”。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統(tǒng)治中國276年的朱家王朝悲情謝幕。雖然朱由崧重返南京建南明,但一年后便被清軍俘獲,南明曇花一現(xiàn)轉(zhuǎn)瞬即逝。南明的這段歷史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完全可以忽略,倒是那鐵骨錚錚的左懋第,為后世留下了千秋身影。

南明弘光王朝執(zhí)行‘連虜滅寇’的政策,對于南下清軍拒不抵抗,明安宗決心與清朝劃江而治,便派遣左懋第為正使,以陳洪范、馬紹愉為副使,前往北京,通好議和。左懋第不愿受此辱命,卻不得已而北上,他另行之前已經(jīng)決定此舉成仁。左懋第對北行議和的危險也深有預(yù)料。他在一封信中說:“懋第此行,是懋第死日也。”立志要“效宋之文天樣”,“留正氣于千古”。

左懋第到了燕京。此時的燕京已經(jīng)成了滿清的國都,順治剛從這里宣布“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身為明使的左懋第心里自然有說不出來的滋味。他的使團先被安排進了“四夷館”,左懋第據(jù)理力爭,不肯以番邦等同,最終被安排進鴻臚寺。在左懋第看來,住在四夷館,都是對自己的一種譏諷,因為自己是堂堂大明使臣,并不是來歸附滿清的。左懋第在鴻臚寺陳設(shè)太牢,率隨員北面哭祭三日,先行前往崇禎墓地祭拜梓宮。

清廷與明朝議和,滿心羞辱,故意將明朝使節(jié)的椅子擺在北面(古人以南主北客,左上右下為特點),左懋第拒不領(lǐng)受,直到全體使節(jié)坐到南邊才開始言談,清廷毫無議和誠意,左懋第也不想多談。燕京的初冬,草木凋零,在燕京生活了多少年,第一次感覺寒氣如此的逼人?!瓣P(guān)河萬里戰(zhàn)未休,夢斷長淮路。南望翠旌云旆,戎角吹寒都。胡塵暗,幾經(jīng)秋,淚空流。此身誰料,身囚燕州,心懷神州”。在鴻臚寺,感慨之余,左懋第寫下了這首詩。左懋第對這次議和并沒有多少期待,只待了月余便結(jié)束行程打算返回南京。如果此事到此為止,左懋第平安返回南京,則不知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歷史沒有讓我們多加猜測,左懋第率領(lǐng)他的使團離開燕京剛過滄州,剛走出永定門,叛徒馮詮就勸多爾袞不要“放虎歸山”,十一月十四日多爾袞遣百騎在滄州追回,被扣留在北京太醫(yī)院,墻上遍布荊棘,自言:“生為明臣,死為明鬼,我志也。

左懋第感到兇多吉少,他對使團副使陳弘范說:“我決以殘軀報國,望轉(zhuǎn)告朝廷內(nèi)外掌權(quán)諸公,務(wù)必加強淮揚一線軍備!”清攝政王重左懋第為人,數(shù)次派人勸左懋第降清,皆為左懋第斥退。而、惜的左懋第哪里知道左都督陳弘范卻暗地里降清,答應(yīng)說服南明的淮北守將投降。也許是左懋第身上透露出的那種令人敬畏的浩然正氣震驚了多爾袞,攝政王對這位大明忠臣有足夠的興趣,他明白滿清帝國既需要洪承疇、吳三桂這樣的軟骨頭編織江山,更需要左懋第這樣的硬骨頭挺起大清的脊梁,所以一心想要留住他。左懋第被追回來后,就被軟禁在太醫(yī)院。左懋第被軟禁在太醫(yī)院時,畫了一幅蘇武牧羊圖,寫了一副“生為明臣,死為忠鬼”的對聯(lián)掛在墻上。有來勸降者,他便指著畫像和對聯(lián)說:“此為我志,不必多說!”

在多爾袞組織的勸降人員第一個走來的便是洪承疇,此時,這位松錦大戰(zhàn)被俘的大學(xué)士已經(jīng)投靠清廷兩年多。左懋第見到昔日洪大人,怒目而視卻又不失風(fēng)范:洪大人已為大明殉難,先帝賜祭賜葬,鼠輩怎敢冒洪大人之名來勸我投降?這位洪大人本也是風(fēng)光無限之人,哪里經(jīng)得了這般羞辱。從來做這種說客的人都挺不起腰桿,抬不起頭。

第二個來勸降者是李建泰,這個李建泰在左懋第眼中簡直就是一條走狗,崇禎帝曾賜宴為之送行,親手給他斟酒三杯,他卻成了李自成的俘虜,所以李建泰剛?cè)腴T,左懋第就大罵:“這不是先前蒙先帝寵任、御餞督師的李建泰嗎?老賊你不能殉國而降闖賊,又有何顏面來見我!”而第三個勸降者是他的堂弟、那個與他同朝為官的左懋泰。左懋泰是崇禎七年進士,闖王破京時,他兄弟二人同在京城為官,面對突變的嚴(yán)峻形勢,左懋第選擇精忠報國,左懋泰則先降大順后降清。文天祥被俘后,對自己弟弟的投降行為略表認(rèn)可,但左懋第對堂弟的行為卻一點不饒。

左懋泰對于左懋第來說,不僅有兄弟之情,更有葬母之恩。1644年清軍入關(guān),左懋第不在京師,清軍攻打萊陽造成的“癸未邑難”,在這次邑難中,左氏家族中有四十人不屈而死,身在燕京的母親便在左懋泰的安排下,倉皇逃離,南歸萊陽。不料逃歸家鄉(xiāng)的路上,左懋第的母親不忍面對國破君亡的現(xiàn)實,絕食而死。左懋泰扶柩歸葬。他來勸左懋第投降,在攝政王看來是再合適不過了。面對自己的兄弟,左懋第痛快地喝了一杯,說:“我喝下這杯酒,感謝你代我養(yǎng)母之情?!焙认碌诙茣r,左懋第說:“這第二杯,感謝你代我葬母之恩?!庇峙e起第三杯,說:“這第三杯,我要罵你沒有骨頭,懋第沒有降敵之兄,我們就此斷絕兄弟關(guān)系!”說完連酒帶杯子摔在地上。清廷許以高官厚祿,左懋第不為所動,多爾袞召見,左懋第喪冠白袍,南面坐于階下,不拜亦不語。當(dāng)時滿朝文武之中金之俊嗤笑:“先生可知興替?”左懋第反詰:“興替,國運之盛衰,廉恥,人臣之大節(jié)。先生知興替,知不知廉恥”

隨員艾大選薙發(fā),左懋第將其亂棍杖斃,清廷前來責(zé)問,懋第自言:“吾自行我法,殺我人,與若何預(yù)?”清廷設(shè)“太平宴”宴請,懋第拒食。多爾袞以其肆意殺人將其押解入獄,關(guān)入水牢折磨,左懋第視死如歸。多爾袞大怒,親自提審懋第,懋第直立不跪。當(dāng)問道:“你為何不肯剃頭?”左懋第回答:“頭可斷,發(fā)不可斷!”到1645年6月,左懋第已經(jīng)被清廷關(guān)押了半年多的時間,其間任何的折磨和利誘都沒能改變這位民族英雄的氣節(jié)。于是,便把他推到了菜市口。其時,城中士民拜送者數(shù)以萬計。刀光之下,左懋第從容就義,時年四十五歲,比文天祥就義時年輕兩歲。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