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南宋的國力是怎么樣的?南宋國力真有那么弱嗎

2017-01-06 00:15:2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靖康之后,金軍俘獲北宋徽宗、欽宗二帝及皇室成員、機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并帶走大量財物,撤離汴京,北宋在內(nèi)外交困之下滅亡,此后不

靖康之后,金軍俘獲北宋徽宗、欽宗二帝及皇室成員、機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并帶走大量財物,撤離汴京,北宋在內(nèi)外交困之下滅亡,此后不久,時為康王的趙構(gòu)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號高宗,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趙構(gòu)登位之后,用主戰(zhàn)名臣李綱為左相,但對投降派也是“姑息”,可能是因為皇族一次被抓了太多的人,就算他是中興之帝,也還是怕了金人,他采取了投降派的南遷政策,對外托名為“巡幸”,想避開金國鋒銳,退到長安等地,時勢造英雄,這個時候的岳飛雖然對趙構(gòu)等人來講還是名不見經(jīng)傳,卻已經(jīng)敢對皇帝上疏,洋洋數(shù)千言勸宋高宗實行抵抗政策。

宋朝為防“陳橋兵變”的重演,實行的是文官管軍的制度,而宋朝官僚機構(gòu)臃腫,致武將的權(quán)力受到極大的限制——讓外行來管內(nèi)行,本來就是一個錯誤,再有一點,南宋面對的敵人,無論是前期對抗的金國還是后期對抗的蒙古帝國,都是游牧民族,以騎兵為主,而南宋本身,則是缺少戰(zhàn)馬,帶著步兵,在軍事上本來就不占便宜,只能以防御為主,難以與機動性極強的對手周旋。

再加上當權(quán)者是戰(zhàn)是和立場不堅定,這樣一個有些破碎的機構(gòu),最終為蒙古所滅。

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難免有失偏頗,但成吉思汗本人更為歷史所標榜的,還是他的武略,他從一個喪父的孩子走到君臨天下,靠的當然不是文筆,所以他瞧不起逸于享受的漢人,也從沒有把南宋當作他南下的最大阻礙,他把金兵當作自己的強敵,但金人在南宋享受了太多本不該他們有的東西,卻沒有學到南宋骨子里的韌性,所以,它已經(jīng)喪失了與蒙古對敵的資格。

成吉思汗病死,其子窩闊臺向南宋借道意圖滅亡金國,三萬鐵蹄踏來,南宋懾于蒙古威勢,不敢異議,卻又覺得這樣失了面子,而這種不痛快的舉動自然易與金軍將領起沖突。

據(jù)《元史》載,雙方在陜南一帶交戰(zhàn),宋軍大敗,蒙古軍怒而屠城,漢人死者達數(shù)十萬,蒙古人又趨勢擊破金兵,直逼汴梁(此時在金兵治下),蒙古三萬騎兵打出好大個天下,南宋朝野為之震動,抵抗之心再弱一層。

宋理宗親政一年后,想要光復中原,令宋軍趁開始北伐,希望收復失去的土地.但這些地區(qū)經(jīng)過了蒙古鐵騎的洗劫,十室九空,北伐宋軍在孤立無援之中終于大敗,宋軍無力揮師,只得進行被動防御。

宋朝統(tǒng)治者痛定思痛,終于撇開文官,讓武將走上前臺,使雙方陷入了慘烈的戰(zhàn)爭之中,但卻避免了亡國之禍。

窩闊臺再次西征,意圖滅亡南宋,但遭遇宋軍的頑強抵抗,雖然仍占著勝勢,卻在孟珙救援時大敗,其不敗神話終被破滅。

在這之后的幾年,雙方進行了慘烈的拉鋸戰(zhàn),勝負各半,1239年,大將杜杲在廬州(今合肥)大敗蒙古東路軍主力,孟珙則開始反攻,蒙古軍隊接連慘敗,窩闊臺病死后,蒙古開始內(nèi)訌,長達六年的第一次戰(zhàn)爭,以蒙古的失敗告終。

名將孟珙、杜杲相繼病逝,此后蒙古在之后歷時兩年完成滅亡大理國,對南宋形成了軍事上的包圍。

蒙哥算是第一個真正被宋軍打死的蒙古大汗,他在第二次蒙宋戰(zhàn)爭期間,親自率兵攻城,被石炮擊中。

大汗身死,蒙古又陷入了汗位爭奪的內(nèi)亂之中,這其實是南宋反攻的大好時機,但由于南宋朝廷奸臣當?shù)?,良機坐失。

賈似道一面暗中與忽必烈議和,一面殘害主張抵抗的將領,向士璧、曹世雄等人皆死在獄中,他這時候不思亡國之危,還向朝中進行換血,以庸代賢,實在是一次致命的換血。

自1268年始,蒙古開始攻擊襄陽,到1273年時才攻破樊城,襄陽終被孤立,襄樊失陷。

南宋在人們的心中,其領土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二,而且也只是在一百多年的時間之內(nèi)被滅亡,在此期間,南宋一直是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到處賠款,一般看來,這有失一個正統(tǒng)漢族王朝的尊嚴:跟金國打仗的時候吃虧,跟蒙古打的時候更吃虧,時不時的割地賠款,屈辱的向敵人求和,中國歷史上好像除了清朝之外,沒有哪個朝代有這么窩囊的了吧?

在軍事上,人們大多以漢、唐兩朝為最強,唐朝是各朝之中的最強都這是毋庸置疑的,而漢代則有些問題了,我們可以看到漢武帝幾乎把匈奴人排擠到了歐洲,這說明其軍事實力強橫無匹,但讀者若是細心,便能想到漢武帝的做法,將漢朝帶入了一個泥潭,漢武帝為了打一個匈奴,幾乎把他爺爺輩便開始積攢的錢給花個精光,他這種軍事的強,是有代價的。

我們反觀南宋,它前四十年對抗金國,休養(yǎng)二十年后又對抗蒙古,但這些對其經(jīng)濟的影響,不算很大,雖然最終為蒙古所滅,但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一個國家打了四十年的仗,一直在賠款,而后休養(yǎng)可能元氣未復,便又防著另一個國家,相比被蒙古西進擊敗的各國,南宋自在高原之下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它能在鐵蹄橫跨一洲的蒙古之下?lián)巫∷氖嗄辏以谶@四十年之間,蒙古數(shù)次易帝,軍事實力,想必不會弱的。

南宋名將不少,打退過蒙古軍的將領更是大有人在,可惜的是朝廷無能,奸臣當?shù)?,類似賈似道這種“名相”的人更多,別的朝代,名將多死于沙場,或是“兔死狗烹”,在國家奠定之后被皇帝剪除,但南宋的名將卻多死于獄中,這不得不說是南宋的一個悲哀。

南宋的軍力,其實應該是很強的,趙匡胤出身行伍這一條,武將受到了統(tǒng)治者的防備,所以文官權(quán)臣當?shù)溃钟薪y(tǒng)治者是戰(zhàn)是和舉棋不定,重重剝?nèi)跸聛恚軗醯米‘敃r的超級軍事大國蒙古近五十年,其國力真的弱嗎!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