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1949年太平輪事件慘劇 中國的“泰坦尼克”

2016-11-28 18:47:5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一本等來的書 2005年5月,張典婉第一次見到了在那場海難中存活下來的幸存者,葉倫明老先生。一天她接到從臺灣新竹打來的一個電話,對方告訴

一本等來的書

2005年5月,張典婉第一次見到了在那場海難中存活下來的幸存者,葉倫明老先生。一天她接到從臺灣新竹打來的一個電話,對方告訴她:自己的叔叔是“太平輪”的幸存者,還活著。她馬上赴香港與這位叫葉倫明的老人會面。他們相約在銅鑼灣地鐵站旁邊匯豐銀行的ATM那里,“我原想著能夠逃過那場浩劫的,應該是位身體很壯的人。哪里想到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這樣一位干干瘦瘦的老先生。” 葉倫明老人身材不高,背了一個雙肩背包,精神抖擻,“我當時非常震驚,因為調(diào)查這個海難這么長時間,知道當時死了一千多人,突然看到一位老先生是幸存者,而且如此健康,覺得不可想象。”張典婉對《國家人文歷史》記者說。

當年死里逃生后,葉倫明只能試著寫信給臺北的妻子,可是信件卻被原封退回。不久兩岸阻隔,他便失去了與妻子的所有聯(lián)系。1980年,他離開內(nèi)地到香港生活,開始與臺灣的兄弟通信往來,才知道妻子在他“失蹤”后的第二年即已改嫁。葉倫明從此不再赴臺,終生再未娶。他的太太跟后來的丈夫生了三個孩子,但她不愿葉家無后,在給第一個孩子登記時,父親一欄,寫的是“葉倫明”。葉倫明有一次在路上看見馬拉松活動,決定恢復年輕時長跑的習慣,這一跑就是30年,成了香港有名的“馬拉松老人”。

當然,在采訪和探尋的過程中,張典婉也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的困難,有些人提供了線索,聯(lián)絡時卻像斷線的風箏;有些人勃然大怒,用力甩上大門,或在電話那頭冷冷地掛上話筒;還有人講到逝去的親人,便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有一次,她已經(jīng)同一家被采訪者相約,并飛到美國洛杉磯,到最后那一家人失蹤,不接電話。更有甚者問她:你是哪個黨派來臥底的?你的動機是什么?寫這些故事是什么目的?

2010年5月25日太平輪海難海祭儀式,葉倫明、王兆蘭兩位生還者第一次見面

即使遭遇了這些,她卻非常理解,在《太平輪一九四九》的自序中,她寫道:“多年來在漫長的采訪過程中,最殘忍的是,每一次采訪如同在受訪者的傷口上撒鹽,讓人萬分不忍與不舍。”張典婉還是堅持了下來,她說:“《太平輪一九四九》是一本等出來的書”。同時,書中也寫了無數(shù)個等待的故事:有個妹妹一直在打聽大哥的下落,將近十年后才得知大哥想盡辦法買到一張退票,登上了最后一班太平輪;有位父親在登上太平輪前,給已到達臺灣的妻子和女兒拍電報,要“與你們一起過年”,從此再也沒有音信“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他們各自的期待和掛念,一生都在等待”。幸運的是,她先后采訪到了三位當年那場災難的幸存者。

一個時代的命運

《太平輪一九四九》曾先后遭遇九家出版社拒絕。有人隱晦地拒絕:“我們沒有這樣的書系,不出兩岸歷史的書?!庇腥藙t直截了當:“這樣的書,沒有市場?!币灿腥税选短捷喴痪潘木拧芬暈椤疤焐系粝聛淼囊槐緯薄I讨芗瘓F是臺灣主要中文雜志及書刊出版商,旗下?lián)碛形迨嗉译s志。看過書稿一個禮拜后,他們主動聯(lián)系張典婉,說:“我們簽約吧?!薄八麄冇X得這本書可以撫平很多人的傷痛,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很多家庭都有傷痛的記憶?!睆埖渫裾f。

商周集團為《太平輪一九四九》辦了一個別具特色的發(fā)布會。他們包下了兩層樓的老建筑“小白宮”——原美國“大使館”所在地,采用舞臺布景的方式布置了一個“流離”的現(xiàn)場:舊式旗袍放在一只木箱上面,一朵百合躺在旗袍上,男人的大衣和帽子掛在旁邊的衣架上,現(xiàn)場演奏的“流浪者之歌”,舞臺上布滿白色的花。學戲劇出身的張典婉,提出把書里部分老照片制作成展板放到舞臺上。“這樣一來,那個時代的氛圍才完整?!?/p>

2010年5月25日,舟山市嵊泗縣白節(jié)山附近,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安靜地落在海面上。五級風,溫度25攝氏度,這是嵊泗海域這幾天以來最好的天氣。在距離白節(jié)山約一公里處,兩艘漁船漸漸地停了下來。其中一艘船上站滿了互相攙扶的老人,船頭飄著的旗幟寫著“太平輪協(xié)會贈”的字樣。老人們手捧白色菊花,面朝白節(jié)山燈塔方向默哀一分鐘。之后,老人們輪流走上船頭甲板,默念給親人的祭文。

這是自1949年太平輪沉沒后,61年來兩岸的罹難者家屬終于第一次聚到一起為太平輪遇難者舉行公祭。張典婉把《太平輪一九四九》的版權(quán)費捐出來,用于太平輪兩岸合祭?!?010年1月27日,太平輪沉沒之日我們成立了太平輪協(xié)會。都是由遇難家屬和幸存者以及對這些歷史有興趣的人組成?!敝?,太平輪協(xié)會決定在2010年為太平輪事件中的遇難者舉行一次兩岸合祭。“海祭是家屬們提出的,好幾年前就提了,像張昭雄、黃似闌女士都有這樣的心愿,但他們年事已高,不可能自己來處理這些事務,我們就來協(xié)調(diào)?!?/p>

2010年4月中旬,張典婉從臺灣飛到內(nèi)地,拜訪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并呈遞了海祭的策劃書,形式很簡單,以音樂、鮮花和默念祭文為主。在承諾不燒紙,不念經(jīng)的情況下,海祭策劃得以順利通過。之后,張典婉開始在嵊泗操持租漁船、買鮮花、訂酒店的事情。

《太平輪 一九四九》作者張典婉

因為天氣原因,原定于5月23日舉行的海祭延遲到5月25日清晨舉行。船行至離白節(jié)山一公里處,老人們互相攙扶著為親人默哀。隨后,每戶人家輪流到船頭甲板默念祭文。幸存者王兆闌跪在地上,對逝去的母親和弟妹們訴說多年以來的內(nèi)心歉疚,老伴在一旁細心攙扶且陪伴;黃似闌特地提前三個月折了一千只紙鶴給母親,并帶來了母親最愛吃的花生和巧克力,四頁紙的祭文,哭著說完;臺灣著名棒球評論家張昭雄將父親的照片貼在臉上痛哭,并拿來母親臨走時的照片,讓父親看看母親的樣子,祭文念完后,花、祭文、照片一起投向大海。六十年積郁的悲傷,終于能痛快地噴涌而出。

《太平輪一九四九》出版后,張典婉又繼續(xù)發(fā)現(xiàn)了更多故事,但沒來得及寫進書里。通過多年的采訪,張典婉發(fā)現(xiàn)太平輪之于那個年代的象征與印記,超出她最初的判斷和想象:“太平輪承載的其實是一個時代的命運,而非一船人的命運?!?949年,在兩百萬人的流離中,沉沒的太平輪只是其中一個小插曲,在上海、廣州、舟山以及中國沿海的重要港口,類似太平輪的故事在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俺汕先f的家庭就在不同的港口,上演著同樣的生離死別,在歷史的轉(zhuǎn)折時刻,一個告別就是一輩子?!睆埖渫駸o限唏噓。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