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亡國之君 沮渠牧犍與嫂子偷情導(dǎo)致加速北涼滅亡

2017-03-02 09:21:3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沮渠牧犍,生年不詳,死于公元477年,五胡十六國時北涼國的末代君王。如果沮渠牧犍,不是因?yàn)楹蜕┳油登?,沮渠牧犍不會落?ldquo;面縛請降”(《

沮渠牧犍,生年不詳,死于公元477年,五胡十六國時北涼國的末代君王。如果沮渠牧犍,不是因?yàn)楹蜕┳油登?,沮渠牧犍不會落到“面縛請降”(《通鑒》)的尷尬境地,北涼的滅亡也不至于來的那么快。歷史就是這樣殘酷,一個看似不經(jīng)意的偶然事件,卻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產(chǎn)生一系列連鎖效應(yīng),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歷史過去了1500年,我們無法令時光倒流,去探究沮渠牧犍的內(nèi)心世界,也無從考證他是否將亡國的最終結(jié)局歸結(jié)到那次偷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確實(shí)為此付出了最為沉重的代價(jià)。

當(dāng)時北魏一統(tǒng)華北已勢不可擋,永和七年(439年),北魏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涼滅亡,北魏統(tǒng)一華北,沮渠牧犍也成為十六國時代最后一位君主。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有人密告牧犍謀反,遂被太武帝賜死,謚號哀王。

沮渠牧犍家世也算顯赫,世代為部落酋長,屬于部族中的貴族,因而得以在后涼為官。伯父沮渠蒙遜是后涼的宿衛(wèi),蒙遜的伯父沮渠羅仇在跟隨后涼帝呂光征河南失利后被殺,“宗姻諸部會葬者萬余人”(《晉書》),蒙遜于是與堂兄沮渠男成起兵反叛后涼,并擁立建康太守段業(yè)為涼州牧(不久改稱涼王),是為北涼。但段業(yè)只是傀儡,大權(quán)由沮渠蒙遜掌控。4年后蒙遜殺段業(yè)自立,隨后打敗南涼攻滅西涼,統(tǒng)一了涼州全境,成為當(dāng)時西部最為強(qiáng)大的割據(jù)政權(quán)。公元433年,沮渠蒙遜病死,因其子尚幼,侄子沮渠牧犍即位。

北魏滅北涼,北方疆土盡屬拓跋氏,標(biāo)志著五胡十六國的徹底終結(jié)。北涼,在五胡十六國中,只是偏安西陲的小國,并不起眼,然而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涼州的范圍大致是今天的甘肅省,還包括內(nèi)蒙和青海一部分,也就是《史記》上常說的“河西隴右”之地,是中原與西域諸國的交通要沖,“河西走廊”的必經(jīng)之地。為了防御匈奴,漢武帝開辟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后設(shè)涼州刺史,涼州因“地處西方,常寒涼也”而得名。五胡亂華時,這里先后建立了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五個割據(jù)政權(quán),占到了16國的三分之一。

沮渠牧犍死時,已是北涼被北魏滅國的38年后,之所以當(dāng)時沒有被殺,皆因他與北魏當(dāng)時的太武帝拓跋燾互為妹夫:沮渠牧犍的妹妹興平公主嫁給了拓跋燾,拓跋燾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給了牧犍。牧犍即位之初,北魏已是北方強(qiáng)國,風(fēng)頭正健,先滅掉慕容氏的后燕,迫其分為南北兩部,又攻滅赫連氏的大夏國,基本統(tǒng)一北方。北涼雖占據(jù)要塞,又據(jù)山險(xiǎn),但終究不能和北魏抗衡,于是沮渠牧犍采取和親政策,以作緩和,并接受北魏封號。

可是事情壞就壞在,沮渠牧犍是個閑不住的主兒,他看上了嫂子李氏,并和李氏偷情,“通于其嫂李氏”(《通鑒》)。李氏既得寵幸,便看武威公主不順眼了,于是和牧犍的姐姐一起給武威公主下毒,拓跋燾聽聞,“遣解毒醫(yī)乘傳救之”(《通鑒》),公主才得以幸免(估計(jì)李氏下的也是慢性毒藥,要不再怎么快馬加鞭也來不及救啊)。這下可把拓跋燾惹怒了,非要牧犍把李氏押解到魏處罰,牧犍哪舍得啊,就悄悄把李氏安置到酒泉,而且待遇不變,好吃好喝的隨便招呼。拓跋燾盛怒之下,于公元439年大舉進(jìn)攻北涼,圍攻姑臧(北涼都城,今甘肅武威),北涼軍聞風(fēng)披靡,牧犍最后不得不“帥其文武五千人面縛請降”(《通鑒》),北涼滅亡。

沮渠牧犍和嫂子私通,咱們暫且不以道德標(biāo)準(zhǔn)論之,單從政治上考慮,也是犯了大忌的,這無疑是對北魏皇帝的一種大不敬。既是這樣,沮渠牧犍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說,沮渠牧犍雖然娶了北魏的公主,但這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的聯(lián)姻,是權(quán)宜之計(jì),雙方并無感情可言;另一方面,身邊多了這么個公主,無異于安插了個魏國的耳目,牧犍不喜歡也在情理之中;最重要的一點(diǎn),沮渠牧犍和魏帝的地位不對等。武威公主嫁過來,拓跋燾讓牧犍安排她做王后,牧犍的原配李氏為此遷居酒泉,不久死掉。而牧犍的妹妹嫁給拓跋燾,只給了個右昭儀的名分,雙方地位貴賤自分,北涼在北魏眼里,不過是附屬國,牧犍在拓跋燾眼里也只是一種君臣關(guān)系,地位如此不對等,牧犍心里肯定不是滋味;還有一點(diǎn),就是牧犍低估了北魏的實(shí)力,北魏攻打北方的蠕蠕(亦即柔然)失利,這讓牧犍覺得北魏也不過如此,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厲害,即使來犯,也可請與北魏對敵的柔然幫忙??蓻]想到的是,北魏大軍勢不可擋,不但北涼無法招架,就連柔然派出的援軍也被北魏殺的大敗。

應(yīng)該說,北涼的滅亡是早晚的事,是大勢所趨。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因?yàn)槟陵登椋皇且驗(yàn)橥登槎l(fā)出毒殺事件,北魏絕不會這么早對北涼下手,沮渠牧犍的河西王也會多當(dāng)些日子?!锻ㄨb》中記載了這么一個事:有個老頭給牧犍寫過一封信,說“涼王三十年若七年”,意思是說,涼王在位30年,也可能是7年。這或許是后人的演繹,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中間插了偷情這么一檔子事,沮渠牧犍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漠?dāng)上30年河西王也未可知。因?yàn)椋阂粍t當(dāng)時北魏天下未定,不會過早對臣服自己的附屬國下手;二則因?yàn)殡p方的姻親關(guān)系,北魏會留情面的。事實(shí)上,北魏還是很在乎這門親事的,就在牧犍反綁著自己出城投降后,拓跋燾并沒即刻殺了他,而是“釋其縛而禮之”,還拿他當(dāng)妹夫看,仍封他為征西大將軍、河西王(不過這個河西王就大打折扣了)。牧犍母親死了,拓跋燾“葬以太妃禮”,可見拓跋燾還是很講仁義的。直到北涼滅亡38年后,沮渠牧犍才因“謀反伏誅”(《北史》),否則一定會安享晚年,平度余生的。

沮渠牧犍的趣聞軼事:

公元435年(永和三年),有一位父老在敦煌城東門投下一封書信,忽然不見其人,這封書信只有一張紙,上面寫了八個字,信上說:“涼王三十年,若七年。”又一次在雷擊的地方拾得一塊石頭,石頭上用紅字寫道:“河西、河西三十年,破帶石,樂七年。”帶石,是一座山的名稱,在姑臧南山祀廟的一側(cè),道路泥濘陷塌,不能通行。沮渠牧犍的征南大將軍沮渠董來說:“難道祀廟還懂得什么道理嗎?”就拆毀祀廟,砍伐樹木,辟開一條道路得以通行。沮渠牧犍繼位之后,果然只過了七年北涼就滅亡了,就如同書信和石頭上所預(yù)言的那樣。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