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楊貴妃真的因為“偷情”,而被驅(qū)逐出宮嗎?

2017-04-29 22:25:2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楊貴妃曾兩次被驅(qū)逐出宮的原因是她公然發(fā)泄了對唐明皇“出軌”的不滿。不過,文獻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傳說,即楊貴妃被逐是由于她自己的偷情

楊貴妃曾兩次被驅(qū)逐出宮的原因是她公然發(fā)泄了對唐明皇“出軌”的不滿。不過,文獻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傳說,即楊貴妃被逐是由于她自己的偷情。

這個離奇的傳說,最早來自張祜的《寧哥來》一詩:“日映宮城霧半開,太真簾下畏人猜。黃幡綽指向西樹,不信寧哥回馬來?!?/p>

寧哥,就是寧王李憲,原名成器,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能詩歌,通曉音律,尤善擊羯鼓,這一點和李隆基相同,另外他還擅長吹笛子。

這首詩說,陽光透過蒙蒙云霧映照在宮城之上,楊貴妃站在窗簾之下想心事,但是又怕被人猜到。偏偏宮里的樂工黃幡綽猜到了,他往西邊一指說:“寧王來了!”楊貴妃似信非信地朝西邊看,寧哥是不是真的回來了?

這首詩暗示楊貴妃與寧王有私情,但寧王李成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就死掉了,根本沒見過楊貴妃,這一點明代就有人指出了。

退一步說,就算楊貴妃不滿足于老夫少妻的生活,也應(yīng)該找個年輕一點的不是嗎?寧王比李隆基還大六歲,是李隆基的哥哥,本來應(yīng)立為太子,因李隆基平亂有功,成器審時度勢,讓出了儲君之位,因稱“讓皇帝”。

就算他生前見過楊貴妃,但楊貴妃怎么可能對這個老頭子有意呢?

《楊太真外傳》換了一個說法,說楊貴妃有一次“竊寧王紫玉笛吹……因此又忤旨,放出?!边@個說法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僅僅是偷吹了寧王的笛子怎么就“忤旨”了呢?

清初褚人獲在《隋唐演義》中做了進一步的想象和發(fā)揮:一次宴會,唐玄宗宴請諸王,席間寧王用他的紫玉笛吹奏一曲,宴會后諸王散去,笛子落在了席間,楊貴妃順手拿過寧王吹過的笛子吹奏,不巧被唐玄宗看到了,就問她:“汝亦自有玉笛,何不把它拿來吹著?這支紫玉笛是寧王的,他才吹過,口澤尚存,汝何得便吹?”

貴妃把玉笛放下回答:“寧王吹過已久,妾即吹之,諒亦不妨。還有人雙足被人勾踹,以致鞋幫脫綻,陛下也置之不問,何獨苛責(zé)于妾也?!边@里所說的“雙足被人勾踹,以致鞋幫脫綻”,指的是唐玄宗與梅妃偷情的事。唐玄宗勃然大怒,立馬派高力士把楊貴妃掃地出門。

這樣說來,還是由于楊貴妃的嫉妒、出言不遜,才冒犯了唐明皇。

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了:“出軌”的是唐明皇,無論第三者是梅妃還是虢國夫人,反正楊貴妃不能容忍,才導(dǎo)致了被遣送回家。

從文獻記載和情理上看,這個說法比較可信。

而“紅杏出墻”的說法根本上是栽贓楊貴妃,維護李隆基,不可信。

這里順便討論一下,楊貴妃和安祿山有沒有曖昧關(guān)系?

據(jù)《資治通鑒》的記載,安祿山一次過生日,唐明皇和楊貴妃都賜了厚重的禮物。

三天后,楊貴妃把安祿山召入后宮做“洗兒會”,用一件錦繡做的大襁褓裹住安祿山,讓宮人用彩輿抬著玩耍,后宮一片歡笑之聲。唐明皇聽到后親自往觀,不但不生氣,反而很高興,又賜給了楊貴妃一些“洗兒錢”,也重賞了安祿山,從此安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丑聲聞于外,上亦不疑也”。

這件事情,新舊《唐書》都沒有記載,而司馬光修《資治通鑒》,采用的是晚唐五代的筆記。但這完全是捕風(fēng)捉影、無中生有之辭,切切不可信。

在古代,皇上可以三宮六院,但他的女人卻不容別人染指,能出入皇帝后宮的男性都得閹割,正所謂“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酣睡”。更別說楊貴妃是他的專寵,不可能跟別人有染。

從可信的史料分析,楊貴妃與安祿山見過面是有可能的,但一定是在公開場合,而且一定是與唐玄宗同在的場合。

所謂“洗祿兒”“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這樣的描述完全是栽贓抹黑。

正如清代著名學(xué)者袁枚所指出的:“楊貴妃洗兒事,新舊《唐書》皆不載,而溫公《通鑒》乃采《天寶遺事》以入之。豈不知此種小說,乃委巷讕言……何足為典要?”他還寫詩說:“《唐書》新舊分明在,那有金錢洗祿兒?”(《隨園詩話》卷二)

《長生殿》要為楊貴妃洗脫污穢,當(dāng)然完全不采納“洗祿兒”之類的無稽之談。

不僅如此,為了徹底洗脫楊貴妃與安祿山有私情的嫌疑,作品連安祿山拜見唐明皇、楊貴妃時“先母后父”的記載也不收錄。所以在《長生殿》中,安祿山只是遠遠偷窺過、垂涎過楊貴妃的美貌,而楊貴妃則根本沒見過安祿山。

在文學(xué)史上,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的雜劇作品《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一部受到廣泛好評的作品。

洪昇對這部作品的評價也很高,而且從中汲取了一些素材。但《梧桐雨》的楔子中,有“貴妃娘娘與安祿山做洗兒會”的場面。對于這樣的描寫,洪昇堅決摒棄不用。用他自己的話說,叫“一涉穢跡”,“絕不攬入”。而洪昇對唐玄宗的二三其德、沾花惹草,都給予了無情的曝光和譴責(zé)。

當(dāng)然,唐明皇最大的負心還表現(xiàn)在馬嵬事件中最終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而保全自己。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