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群 > 名人養(yǎng)生 > 正文

國學大師的養(yǎng)生長壽之道

2017-06-21 13:58:5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年逾百歲 ,仍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筆耕不輟。先生文人雅士的淡泊樸實和寬厚、深情重義的仁者風范

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年逾百歲 ,仍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筆耕不輟。先生文人雅士的淡泊樸實和寬厚、深情重義的仁者風范,使我們領略到一代國學大師的風范。

生命達觀大智慧

已逾百歲高齡的季老,依然身輕體健,思維活躍,吐字清楚。在談及養(yǎng)生秘訣時,他總是這樣回答:“養(yǎng)生無術(shù)是有術(shù)。”季老的養(yǎng)生術(shù)是和宇宙融為一體的“大智慧”,是他那平和、博愛的胸懷和“毀譽不動,得喪若一”的心態(tài)。他說:“待人要真誠,不虛假,且能容忍;凡事想開一些。人的一切要合乎科學規(guī)律、順其自然,不大喜大悲,不多憂慮,最重要的是多做點有益的事。”

季老有一篇短文,叫《做人與處世》。他在文章里寫道:“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nèi);第三,個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小處也顯大風范

季老之所以被世人敬仰,不僅由于他卓越的學術(shù)地位,更在于他不凡的人格魅力。對不平之事,他仗義執(zhí)言;對晚輩后生,則極力扶持。與他談話,不論你的身份地位,也不管你學問深淺,他從不會隨便打斷你,每次都等你說完才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長期以來,慕名找季老寫文章、采訪、題字的人絡繹不絕,每天都有好幾撥。工作人員為了季老的健康,有時不免找些理由“擋駕”。一日,北大一位退休的張老師來找季老為他的書寫序。工作人員“擋駕”說季老不在,張老師只好悻悻離去。不料屋外的“交涉”被屋里耳聰?shù)募纠下牭搅?。他從陽臺來到屋外,請張老師進來,并爽快地答應擠時間為他的書寫序。事后,季老對工作人員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對社會有用,我做研究對人有用,為人寫序也是對人有用。人家需要,你能做而沒有去做,心里會過意不去。”?

簡樸生活坦誠心

季羨林的生活儉樸簡單,即使身為知名教授,仍是一貫的布衣粗食。有一次,一位新入校的學生見他的穿著如工友,請他看管行李。第二天開會時,才發(fā)現(xiàn)他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東語系系主任。

他的飲食也十分簡單:早餐一杯牛奶、一塊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則多以素菜為主。季老每天都堅持看半小時的新聞聯(lián)播,可他用的竟還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買的19寸電視機。生活上極其簡樸的季老,卻將一筆又一筆節(jié)省下來的工資和稿費慷慨地捐獻給家鄉(xiāng)學校,捐獻給家鄉(xiāng)建衛(wèi)生院。

季老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是看書。他藏書多達幾萬冊。在梵文和西文書籍中,有些書堪稱海內(nèi)孤本。對這么多的書,季老坦白地說,他只看過極少的一點,但他非常欣賞魯迅所說的“隨便翻翻”,知識面越廣越好。

高齡曰“壽”,體健曰“康”,勞作曰“為”。季先生正是因“為”而健,因“健”而康,因“康”而壽。人有生理的生命,也有學術(shù)的生命,若兩個生命都充滿生機,可謂不老。

養(yǎng)生之道三個“三”

季老有個“三不”戒律:不生氣、不嘀咕、不運動。不生氣、不嘀咕是基本的養(yǎng)生之道。“不運動”則似乎與“長壽在于運動”的說法相悖。實質(zhì)上,“不運動”也是一種順其自然的養(yǎng)生法。養(yǎng)生最講究的是心態(tài),想活動就活動活動,不想運動就不要勉強自己。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心情樂觀、心態(tài)平和的自然狀態(tài)。這樣可能比強制性的運動好得多。

三上:季老是珍惜時間、用足生命的典范。他大量的著作是利用“三上”的零星時間寫成的。季老的“三上”指的是會上、飛機上、路上。“會上”是指提前到會、會中空閑、會后休息的時間;“飛機上”是指長途外出,在飛機、火車、輪船上的時間;“路上”則是指步行的時間。把這些零碎的時間積少成多,充分利用起來構(gòu)思寫文章。這實質(zhì)上也是一種養(yǎng)生,大腦是人的司令部,不停地運動、不停地新陳代謝,就能使人青春永駐。

三余:季老對人說:“我開會之余仍然看書;看書之余,我就散步;在散步之余,許多聯(lián)想、許多回憶就無端被勾起來了。”看書能修身養(yǎng)性;散步是最好的鍛煉形式;聯(lián)想暇思能使人入靜、進入忘我境界。這些既是工作的好方式,也是養(yǎng)生的好方法。

不難看出,季老的養(yǎng)生法是適用于自己個性特點的。每個人有特定的職業(yè)和生活環(huán)境、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養(yǎng)生之道的最佳選擇就是適合自己,任其自然。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