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岳飛的母親是誰?歷史上岳母刺字只是個傳說

2016-11-18 08:26:5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岳飛的母親姚太夫人。至于真實姓名歷史并無記載。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的母親。她作為母教典范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

岳飛的母親姚太夫人。至于真實姓名歷史并無記載。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的母親。她作為母教典范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公元1103年,在相州湯陰(今屬河南)農(nóng)村的一間破舊的民房里,姚太夫人生下了一個男嬰。當時正逢亂世,金人進犯中原在即,姚太夫人希望襁褓中的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她跟丈夫商量,想給孩子起一個能代表自己心愿的名字。這時姚太夫人聽說有一群大雁從天空飛過,她脫口而出:"有了。就叫岳飛吧。"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沖走了岳家所有的東西,本來就貧寒的生活更加難以為繼了。后來岳飛隨父母離開家鄉(xiāng),漂泊到河北??嚯y的生活使岳飛從小沉默寡言。 姚太夫人出身鄉(xiāng)野,識字不多,卻是一個極有主見、為人剛直、思想開明的母親。她從小就對岳飛施以嚴格的家教,教育兒子不但要學會承擔各種苦難,而且要能成為一個剛直不阿的男子。聰穎的岳飛漸漸領(lǐng)會了其中的真諦。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jié)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并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干!"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在母親的熏陶下,格外嚴格要求自己,并學得一身好技藝。他先是隨湯陽槍手陳廣學"主技",后隨同鄉(xiāng)人周侗學騎射,繼又攻讀《孫子兵法》,很快成為一位文武雙全的少年,深受鄉(xiāng)人贊賞。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quán)者腐敗無能,節(jié)節(jié)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xiāng)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xiàn)在國難當頭,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么,如果連針都怕,怎么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后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后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后,很快因作戰(zhàn)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而這一年,開封還是被金軍攻破。金軍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

岳母刺字只是個傳說 歷史上查無依據(jù)

歌頌岳飛的英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傳頌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jù)。

岳母刺字在民間流傳已久,單純從感情上講,沒人愿意否認這個至今仍激勵著中國人愛國精神的故事,但無奈的是那個時代孫岳珂所著的《鄂王行實編年》中就根本沒有記述此事。關(guān)于岳飛背刺“盡忠報國”四大字的原始記錄,則見于《宋史》的《何鑄傳》。官員在審問岳飛之際:“飛袒而示之背,背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边@表明岳飛背上的刺字已是年深月久。這條最原始的記載當然不能提供岳母刺字的證明。

從情理上推斷,岳母作為一個普通農(nóng)婦,一般只怕不認字,而且當時的刺字是一項專門的手藝,有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絕非一般常人所能?!端疂G傳》第八回說林沖被“刺配遠惡軍州”,“喚個文筆匠,刺了面頰”。第十二回說楊志被判刑,也“喚個文墨匠人,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表明宋時并不是任何人都有隨便給人刺字的手藝。

那么,到底為什么岳飛背后要刺字?宋朝統(tǒng)治階級在招募兵勇時,兵勇臉部要被刺字,是為入籍標志,亦防止兵丁開小差逃跑。南宋人牛弁《曲洧舊聞》說:“藝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刺字以為兵?!闭f明宋代募兵制是要刺字為記的。也有不刺字于面的,如范仲淹任“環(huán)慶路拒西夏招討史”主陜邊務,所招募的兵勇只刺字于手背或手臂上。朝廷定死制度,邊關(guān)大吏靈活運用,收到了較好的募兵效果。所刺文字最初是軍隊編號,如武德軍、陜軍等,稍后亦可刺吉語、警策語。

從清初錢彩的《說岳全傳》開始,戲劇化編寫了岳母刺字的故事,說岳飛“就將衣服脫下半邊。安人取筆,先在岳飛背上正脊之中寫了‘精忠報國’四字,刺完,將醋墨涂上了,便永遠不褪色”。小說在第六十回“勘冤獄周三畏掛冠”中反而刪除了岳飛在被審訊時,袒示背部四字的真事。從此之后,岳母刺字的故事遂成定型,而岳飛背刺四字也訛為“精忠報國”,并且長久以來,以訛傳訛,近乎弄假成真。

由此可見,岳母刺字的傳說大致流傳了四百年,在此之前,并無此種傳說。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