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法顯簡介 佛教史上一位卓越的革新人物法顯生平

2016-11-21 11:41: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法顯(334年—422年),后趙平陽武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一帶)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

法顯(334年—422年),后趙平陽武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一帶)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jīng)求法的大師,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早在399年,法顯等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西域至天竺,游歷20多個國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經(jīng)典,前后歷時14年,于義熙九年歸國。

法顯(約337-424年),東晉僧人。俗姓龔,平陽武陽(今山西臨汾一帶人,一說山西襄垣)。3歲出家做沙彌,20歲受比丘戒。??畤@律藏殘缺,誓志尋求。遂于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和同學(xué)慧景、道整、慧應(yīng)、慧嵬等前往天竺求法。遍歷北、西、中、東天竺,獲《方等般泥洹經(jīng)》、《摩訶僧祗律》、《薩婆多律抄》、《雜阿毗曇心論》、《摩訶阿毗曇》等梵本。后又在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獲《彌沙塞律》、《長阿含》及《雜藏》等梵本。由海路回國,前后凡14年,游30余國,攜帶很多梵本佛經(jīng),于義熙八年(412年)達青州長廣郡牢山(今山東青島嶗山)。第二年秋到達晉都建康。在道場寺同佛陀跋陀羅、寶云等譯出《摩訶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大般泥洹經(jīng)》6卷,《雜藏經(jīng)》1卷,并撰寫歷游天竺記傳《佛國記》(即《高僧法顯傳》。后圓寂于荊州辛寺。

法顯3歲出家。于東晉隆安三年(399年)從長安(今西安市)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過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抵于闐(今新疆和田),南越蔥嶺,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經(jīng)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內(nèi),后東入恒河流域,達天竺(今印度)境,又橫穿尼泊爾南部,至東天竺,在摩竭提國(即摩揭陀)首都巴達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學(xué)梵書佛律。與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顯乃取海路單身回國。他由東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爾各答西南之德姆盧克)乘商船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留2年,續(xù)得經(jīng)本,再乘商船東歸,中途經(jīng)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換船北航。在今山東半島南部的嶗山附近登陸,轉(zhuǎn)取陸路,于義熙九年(413年)到達建康(今南京)。義熙十年(414年),他寫出歷時15年遠赴天竺的旅行經(jīng)過,兩年后增補為流傳至今的《法顯傳》?,F(xiàn)存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