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光緒的老師翁同龢:推薦人才時候曾經(jīng)當面欺君

2016-11-27 15:14:0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晚清末年,常熟翁同龢,仗著自己狀元及第,又是同治、光緒兩朝帝師,以一人而兼軍機大臣、總理衙門、督辦軍務處、戶部尚書等顯職,煊赫一時

晚清末年,常熟翁同龢,仗著自己狀元及第,又是同治、光緒兩朝帝師,以一人而兼軍機大臣、總理衙門、督辦軍務處、戶部尚書等顯職,煊赫一時。然而這位翁常熟卻是一個擅用權術的人,他的同僚吳縣潘祖蔭曾說:“叔平雖為君之座師,其人專以巧妙用事,未可全信之也?!迸俗媸a又說:“吾與彼同時貴公子,總角之交,對我猶用巧妙,他可知矣。”這是說翁行事權譎,做事無準繩,即使在朋友之間,也不肯坦誠相見也。那么他對于皇帝、他的學生又是如何行事的呢?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回護文廷式試卷之誤。

據(jù)當年任陽湖知縣的李超瓊?cè)沼涊d:

常熟翁大司農(nóng)同龢,今時所謂賢者也,然頃間聞趙伯含述其二事,殊為可詫:庚寅殿試榜眼文廷式策中“閭閽”兩字,于“閭”字之下誤書“而”字,遂改作“面”字進呈。后皇上疑之,問有無出處,同龢明知其因誤,為瞞之舉。乃以“似有所出”對,且曰:此曾有與“檐牙”二字作偶者。

又本年大考,翰詹王懿榮《華林馬射》詩中以“射侯”對“華林”,虛實弗諧,平仄尤誤。同事者疵之,同龢欲援懿榮,袒之甚力,持至上前請示,并曰:“射侯有作仄讀者。”詢所出,尤不認咎,則曰:“似曾見過,一時不能記憶也。”

這是李超瓊在光緒二十年八月初九的日記,他是聽同僚好友趙伯含說的,并鄭重地記錄下來。這里不知是整理者的錯誤還是李超瓊?cè)沼浾`書,文廷式卷中策論的“閭閽”當作“閭閻”,而文廷式誤寫成“而”字,翁同龢知道其誤,改“而”為“面”。這是作假。而到皇帝質(zhì)疑時,翁同龢又急中生智,想出“檐牙”來對,表示“閭面”的說法是存在的。閭閻者,百姓也,《史記·列傳第十一》:“甘茂起下蔡閭閻,顯名諸侯,重強齊楚。”而“閭面”則無此用法,此為不典。而生造典故,則視其嚴重與否,科舉排名要下落不少,不但不可能榜眼及第,很可能進翰林院成為庶吉士也困難的。而王懿榮一事,病在對偶平仄不諧,也為科舉時代大病,而翁同龢仗著帝師,編著故事糊弄皇帝,以遂其援引王懿榮,并讓其知恩報德的目的。

解讀這兩個故事,會有兩歧發(fā)生。一者,翁同龢愛才心切;二者,翁同龢欺君罔上。其實這兩者并不矛盾,愛才不假,欺君有據(jù)。問題是,他的所謂愛才,乃是愛的門下士,有汲引私人的嫌疑,朋黨因此而成,同時也阻塞了別人上進的路途,所以,他的所謂愛才,其實即是為了徇私攬權而已。

光緒在這方面并不惑于翁同龢的巧言,據(jù)記載文廷式在召對時,光緒又問起這個事情,天顏咫尺,他不好瞎編,承認是自己寫錯了字,失誤了??上уe誤既已發(fā)生,再也很難改正了,皇帝也只能馬馬虎虎,承認既成事實。

1894年翰詹朝考,光緒皇帝還曾向文廷式,自己妃子的老師賣好:汝卷乃朕所特取,汝知之否?這樣一來,也徹底為文廷式洗白了身份。

李超瓊對翁同龢所為甚表不滿,他在日記中發(fā)表評論說:

噫!身為師傅,事為薦進人才而敢為是面欺也。其視當今,不直如嬰孩哉。使遇康熙、雍正之時,其能保首領乎?

翁同龢后來被慈禧斥逐,主要還是與汲引康梁有關,雖然他在自己的日記中不肯承認,但也不能否認他的立身行事,給別人留下了很多把柄,待一并發(fā)作,翁師傅就只能吃不了兜著走,以待罪之身回虞山看看夕陽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