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晏子:歷史上連司馬遷甘心為之執(zhí)鞭的曠世奇才

2016-11-27 19:58: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生活在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歷經(jīng)十年,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他因此被奉為“千古文章之主”。后世對于

生活在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歷經(jīng)十年,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他因此被奉為“千古文章之主”。后世對于司馬遷的評價,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但是,你倘若翻開《史記·管晏列傳》,你會發(fā)現(xiàn),就是這樣一位曠古絕今的人物,竟然有對一個人物佩服到“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的程度。什么意思?就是說,假使晏子現(xiàn)在還活著的話,我就是拿著馬鞭子給他趕車,也是心甘情愿的。晏子是何等人物,竟然讓“千古文章之主”佩服到甘愿為他當車夫的地步?

所有讀過初中的人都學過《晏子使楚》。春秋末年的時候,諸侯都畏懼楚國的強大,紛紛前去朝拜。晏子當時是齊國的上大夫,也就是宰相,齊景公派他出使楚國。楚靈王聽說晏子是一個身高不足五尺、形貌丑陋的矮子,就想著先羞辱他一番,以壯國威。他讓大臣傳旨給守門的官員,讓晏子從狗洞里進城。當晏子身著朝服,乘車來到楚國都城東門的時候,見城門未開,就命人喚門。守門人早就接到命令,對晏子說:我們國君說了,你的身材這樣矮小,從狗洞里鉆進去還綽綽有余,何苦打開城門呢。晏子聽后笑了笑說:請你轉(zhuǎn)告你們國君,出使人國從人門出入,出使狗國才從狗門出入,我不知道自己是來到了人國還是狗國呢?我想,楚國不會是一個狗國吧!楚靈王聽到晏子的話以后,趕緊命人打開城門,以隆重的禮節(jié)歡迎晏子。這就是晏子,身高不滿五尺,形貌丑陋,人物猥瑣,但卻是一個在春秋時期聞名天下的思想家、外交家,被司馬遷稱為“不辱使命,雄辯四方”的人物,歷任三朝,是齊國之所以能夠在春秋時期稱雄天下的曠世奇才。

晏子所在的齊國與當時近臨的魯國截然不同。魯國的孔子以建立學派體系為己任,而晏子和百年前的齊國另一位思想家管仲,都是以把思想運用于現(xiàn)實為首要任務,而且思想豐富博雜,兼收并蓄,不獨尊哪一派哪一家。這種思想,使得齊國言論十分自由,商農(nóng)得到共同發(fā)展。而魯國就不同了,作為周室的傳承者,他們更注重的是維護皇綱周禮。尤其是到了孔子時代,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意識形態(tài)上,根本不重視經(jīng)濟建設,也不提倡言論自由,造成魯國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很快就被齊國甩在了后面。魯國也因而成為春秋時期保守的代名詞。這也正是齊國強盛長久,而魯國逐漸淪落為一個二等諸侯國并逐步滅亡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歷任齊國三朝宰相的晏子,實在是功不可沒。

春秋時期的齊國,經(jīng)過桓公和管仲時期的勵精圖治,成為諸侯中舉足輕重的大國。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演變,到了晏子的時代,齊國的強大已經(jīng)不能望楚國之項背。晏子擔任上大夫之后,雖然他輔佐的三代君王靈公、莊公、景公,沒有桓公那樣的雄才大略,但齊國在諸侯中能夠迅速中興,日漸強盛,重新崛起,靠的就是晏子的曠世之才。

晏子之才,首推他的雄辯。司馬遷說他“不辱使命,雄辯四方”,是對他最確切的評價。晏子出使楚國,到了楚國以后,楚國的國君和大臣們對于他身高不足五尺,相貌丑陋,但是卻擔任齊國的上大夫,而且談吐舉止有禮有節(jié),感到很不服氣,有意當面羞辱他。楚靈王問晏子:齊王派你來出使楚國,難道齊國就沒有人了嗎?晏子答:齊都臨淄有七、八千戶人家,人們舉起的衣服都能夠遮住太陽,揮掉的汗水像下雨一樣,城里的人比肩接踵,怎么能夠說沒有人了呢?楚靈王說:那怎么派你這么個矮人來出使楚國呢?晏子答道:齊王任命使者,各有側(cè)重,賢明的人派他到賢明的君主那里去做使者,愚笨的人派他到愚笨的君主那里去做使者,我是個愚笨的人,所以就被派到楚國來了。

對于朝堂之上國君的自取其辱,楚國的大臣們豈能服輸。到了館舍里,在舉行宴會的時候,楚國的大臣們一個接著一個與晏子論戰(zhàn),而晏子從容應對,舌戰(zhàn)群儒,不僅僅沒有丟失齊國的尊嚴,而且給我們的歷史上留下了一段十分有趣的佳話。宴會開始了,楚國的一位下大夫說:齊國自太公封國建邦以來,煮言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shù)萬,足以與楚國抗衡。為什么在稱霸中原以后竟然曇花一現(xiàn),再也不能領袖諸侯了呢?以齊國國土之寬廣,人口之眾多,加上您的才能,怎么就不能崛起中原,反而來向我楚國結(jié)盟呢?晏子從容而對曰: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先前自周失政于諸侯之后,諸侯連年戰(zhàn)爭,國力都受到影響,幾個強國都日漸衰弱,就連你們楚國也正處在內(nèi)憂外患之中,難道只有齊國衰弱了嗎?我到你們楚國來,是正常臨國之間的友好往來,你作為一個楚國名臣怎么不懂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呢?

在晏子的質(zhì)問之下,下大夫無言以對,紅著臉退到了一邊去。身旁的上大夫很不服氣,又發(fā)問了:英雄豪杰,必相貌絕倫,雄偉無比,而今您身高不足五尺,手無縛雞之力,只是一個靠玩弄口舌吃飯的說客罷了。單單憑借口舌而沒有什么實際的本領不是欺世盜名嗎?晏子答道:我聽說稱錘雖小,能值千斤,紂王雖勇武絕倫,卻是亡國的罪人,我雖然矮小丑陋,但是作為使臣卻不會被人羞辱,你說不是嗎?幾位上大夫在晏子的雄辯面前自知不是對手,都不再言語了。晏子出使楚國的經(jīng)歷迅速傳遍諸侯,晏子成為雄辯和不辱使命的象征。因為晏子的存在,諸侯沒有人敢輕視齊國,齊國在晏子的治理之下,逐漸強盛起來。事實上,千百年來,晏子一直是作為一個賢相的范本而倍受尊敬的。宰相作為一個國家的中樞,僅僅有雄辯的才能也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正是相貌丑陋、身材矮小的晏子,之所以能夠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時期成為一代名相的原因。

作為國君,也許考慮得更多的是江山社稷,是自己的權威,是自己的尊嚴,但是宰相就不同。宰相必須時刻考慮普通百姓的利益,才能夠得到百姓的認可和擁戴,也才能讓政令暢通。而百姓的利益往往與國君的利益相沖突。在這種情勢之下,作為宰相,如何既能夠安撫百姓,又能夠保全國君的尊嚴,就是個難題了。如果碰上明君,像魏征那樣的直諫,可以行得通,但是如果碰上個昏庸之君呢?這就是諫的智慧了。作為千古名相的晏子,其諫的智慧,令人嘆為觀止。齊景公飲酒七日不理政事。弦章進諫說:為了您的身體和國家,請您不要再喝了,如果您不聽我的勸告,請您把我殺了。齊景公很生氣,我聽他的話,不是國君聽命于臣子嗎?不聽的話,他真得死了,我不是落個昏君的罵名嗎?晏子聽說了這件事情,趕來對景公說:弦章真是幸運啊,他遇到了明君。如果他碰上桀、紂那樣的昏庸之君,就死定了。

景公立即停止了飲酒,而且很高興,因為晏子讓他為自己找到了一個體面的理由。而弦章顯然就不行了,目的雖然一樣,但方法的不同,結(jié)果就截然不同了,這正是晏子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在景公的時代,刑法嚴酷,犯點小罪,就要被砍去雙腳,致使全國到處都是斷足的殘疾人,百姓對此早已怨聲載道。晏子一直想勸說景公改變刑法,但是一直沒有成功。正好有一天,景公為了顯示自己關心臣子,覺得晏子的家在市場附近,狹小又吵鬧,想給他換個寬敞的新住宅。晏子說,我不能搬家,一是這是我的先人住的,我與這里有感情;二是我靠近市場可以了解商業(yè)行情,再說買東西也方便。景公十分嘆服,也很感動,夸獎了晏子一番后問他:你靠近市場,知道什么東西貴賤嗎?晏子立即答到:踴貴而履賤。踴是斷足之人穿的鞋子,履是健康人穿的鞋子,踴貴而履賤了,那齊國成了什么景象了呢。景公猛然醒悟,立即下令減輕刑法。

晏子一個小小的智慧,改變了一個國家的重要法律。晏子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更見其起智慧的超凡絕倫。當時齊國有古冶子、公孫接、田開疆三位大將軍,三人功高蓋主、狂妄自大,把景公不放在眼里。景公一直想著除掉他們,但是卻一直找不到借口。晏子為景公想了一個辦法,買了兩個碩大無比的桃子送去將軍府,說讓三位將軍自己定奪,功勞最大的兩位吃桃子。古冶子恰好不在,公孫接和田開疆覺得自己的功勞最大,就一人一個吃掉了。古冶子回來,聽說了這件事情很生氣,他所建功勛比他們大得多,他覺得這是對他的羞辱,隨拔劍自刎了。另兩位將軍看到古冶子死了,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立即拔劍自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桃殺三士”的典故,是晏子一手導演的借刀殺人、兵不血刃的經(jīng)典之作。

晏子與孔子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盡管孔子并不贊成晏子的一些治國思想,但他對于晏子的德行一直十分欽佩??鬃诱f:“古之善為人臣者,聲名歸之君,禍災歸之身。入則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則高譽其君之德義。是以雖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諸侯,不敢伐其功。當此道者,其晏子是耶!”孔子在這里所稱贊的是晏子的德行。在孔子看來,一個宰相,更重要的是其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的品德,作為一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既要及時規(guī)諫匡正國君的缺失,又要替國君承擔錯誤和罵名。晏子到魯國出使,景公沒有等到晏子回來,就在家里命令國人修筑新的宮殿大臺。當時正直冬天,凍餓而死了很多人。到晏子回來,聽到國人怨聲載道,就給景公陳述了利害,要求景公立即停止。接著自己跑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指使人用鞭子抽打民工說:我是個小官,都有很好的地方居住,現(xiàn)在國君沒有地方住了,要修一個房子你們還有意見。國人皆以為晏子是這件事情的主謀,都由痛恨國君轉(zhuǎn)而痛恨晏子。而等到晏子剛走不久,景公就派人發(fā)布命令,立刻停止施工。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聲名歸之君,禍災歸之身”的崇高品格了。作為一個思想家的晏子,給后人留下了一筆無比豐厚的遺產(chǎn)。他的思想深度,他對國計民生的洞察入微,都是后人難得的財富。景公到牛山去游玩,北望齊國都城而哭曰:我有這樣遼闊的國家,可是我早晚得有一天要死,真令人悲傷呀。陪同他左右的艾孔、梁丘據(jù)也都跟著他哭起來。而晏子卻在一旁獨自發(fā)笑。景公很不高興,認為晏子不如那兩位大臣對自己忠誠。晏子說,如果賢能的君主能夠永遠守著君位,那太公、桓公就永遠守著君位了;如果勇猛的君主能夠守著君位,那莊公、靈公就永遠守著君位了。那么,您現(xiàn)在哪里還能做國君呢?做夢的君主我見到了一位,阿諛逢迎的大臣我見到了一對,所以我發(fā)笑啊。

梁丘據(jù)一直深得景公的寵愛,他死后,景公想著厚葬他,為他筑一座高高的墳墓。晏子對景公說,你說說理由吧。景公說,我喜歡玩賞的東西,別人沒有給我準備,他會拿他自己的給我,所以我認為他對我忠誠。無論何時,每當我有所需求的時候,他都會出現(xiàn)在我的身邊,我因而知道他對我有多么愛護。晏子說,臣子獨占國君,就叫做不忠;兒子獨占父親,就叫做不孝;妻子獨占丈夫,就叫做嫉妒。作為大臣,引導國君禮遇臣下,施惠百姓,取信于諸侯,讓天下人都忠于國君、都愛護國君才叫做忠誠?,F(xiàn)在,全國的大臣和百姓,就他自己忠于您愛護您了,為什么呢?

景公恍然大悟,不僅沒有厚葬他,還撤消了對他的封號。晏子在陪同景公到麥丘游覽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說,希望您長壽,希望您不要得罪百姓。景公說,如果說百姓得罪君主還有可能,哪里有君主得罪百姓的說法呢?晏子說,桀、紂是得罪了君王還是得罪了百姓呢?是被君王殺死的,還是百姓殺死的呢?景公如夢方醒,將麥丘賞給了老者作為封地,感謝他給了自己忠告和智慧。尤其那廣為人知的“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千古名典,更是晏子給我們留下的偉大智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