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的廖化怎么死的?廖化真的很平庸嗎?
廖化是誰?表示印象不深,是不是那個在蜀中當先鋒的武將?一提起他,有人如是說道。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一句俗語,看過《三國演義》的人絕對不會陌生,那句俗語的意喻在很多人的慣性思維中,是用來指代“因為沒有杰出人才,只能任用平庸者擔當重任”,也因為這句帶有貶義的俗語,廖化自然而然地就變成了能力平庸的代名詞。其實這種偏見對于歷史上真實的廖化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古與今,而是,讀懂了歷史,卻讀錯了文字,這個不經(jīng)意的錯誤,往往讓我們對歷史的理解南轅北轍。而那些讓人最無法理解的地方,便是正史野史最喜歡捕風抓影的地方。
其實那句俗語造成了很多的誤解,在寫這個歷史人物查閱相關(guān)資料前,我也無可避免陷入了誤區(qū)。在蜀漢晚期,蜀漢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都已亡故,無人可用,不得不讓已經(jīng)身居高齡的廖化出來擔當重任作為伐魏先鋒。這句俗語的真正意喻,是在諷刺蜀漢后期人才的青黃不接,并不是代指廖化無能!
誒,廖化既然有能為啥不見他打出一場流傳千古的大戰(zhàn)役?就算不能贏得默默無聞好歹也輸?shù)棉Z轟烈烈,廖化兩者都沒有,如果那句話不是意喻廖化無能,難道還意喻廖化有能?有多少人愿意相信?
先別急著開槽噴我,淡定點,談歷史本是雅事,何必搞得硝煙四起兵戈廝殺那般緊繃呢。關(guān)于那句話的意喻,又有誰能證明自己的慣有思維沒有將歷史誤解?由于慣性思維,人們往往傾向于最直觀的望文生義,結(jié)果對很多歷史常識產(chǎn)生了不可避免的誤解。即使飽讀史書,也會誤讀歷史。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有誰能明白其中的恩怨曲折,紛紛擾擾?那就從此刻開始讓真相大白吧!
廖化(生年不詳-264年),字元儉,本名廖淳(chun),又名廖惇。漢族,襄陽中盧(今湖北襄樊)人(《襄陽記》載)。
他最初擔任前將軍關(guān)羽的主簿,關(guān)羽敗亡后被孫吳俘虜,選擇詐死欺瞞旁邊的人,旁人都信以為真,廖化成功帶著老母晝夜西行逃歸蜀漢,和當時出兵東征吳國的劉備在秭歸相遇,被授任為宜都太守。劉備去世后,任丞相參軍,之后又任廣武都督(后兼任陰平太守),逐漸升任至右車騎將軍,假以符節(jié),兼任并州刺史,封爵中鄉(xiāng)侯。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以果敢剛烈著稱,是蜀漢后期的重要將領(lǐng)。咸熙元年春,蜀漢滅亡后,廖化和宗語都被徙往洛陽,在行途中病逝。(《三國志?宗預傳附廖化傳》)
說句實在話,在寫廖化這個歷史人物前,我一直以為廖化在《三國志》里有著獨傳史載,再不濟好歹也能是楊儀黃權(quán)一類的歷史地位。然而我發(fā)現(xiàn)我想多了,在《三國演義》也算是有頭有臉上得了臺面的廖化,將一生貢獻給蜀漢直至老死的宿將,怎么到了正史里連個獨傳都沒有呢,甚至特別寒酸地附托在別人的傳記后面,甚至所載入史中的文段都是草草一筆帶過然后戛然而止,他的卒年還是我們這些后人根據(jù)三國年歷表推斷出來的。一般來說,《三國志》對于傳主的生卒年都會盡量記載下來,還要寫明子嗣繼統(tǒng),子孫后代再怎么簡略都會寫上一個“卒”字,廖化是蜀漢后期活躍前線的將領(lǐng),為蜀漢盡忠到最后,完全有資格單獨立傳記上詳細的資料……可這樣一個人,為何連個獨傳都沒有?甚至連生卒年都沒記上,更別說子嗣信息了。對此我不免有些惆悵,以及無奈,感覺太不公平了。
也正是這樣不盡人意的結(jié)果,我對這個歷史人物反而越發(fā)感興趣了。究竟是陳壽實在找不到廖化的史料信息,寫不進《三國志》,還是當時蜀漢亡國時由司馬氏握持的曹魏官方諱莫如深不敢公開詳細資料?如果是前者,我覺得可能性并不大,這個可以拿和廖化同在后期活躍的蜀漢人物作比較,廖化在當時無論是軍中地位還是蜀中名聲僅次于姜維,怎么可能找不著廖化的相關(guān)資料,哪怕只是一個小故事都好。那么會不會是被后者所說那樣,一些重要的相關(guān)資料被官方所隱藏呢?那些被隱藏的資料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要被隱藏?
這其中的奧妙,都同時指向一個目標——廖化他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比起繁瑣枯燥且無味,甚至殘缺的正史傳記,在《三國演義》這部文學小說里,廖化的人生故事就顯得精彩多了。當然啦,其精彩程度肯定不能和蜀國的五虎大將關(guān)張黃馬趙抗衡,先不說我不信,就算我說信,相信有不少水軍已經(jīng)在我家后院等著了。比起神將名將,廖化自然是稍遜不少,只能甘拜下風。甚至有的時候,我都會錯覺在演義里,廖化存在感薄弱到還不如替關(guān)羽拿青龍刀的周倉,容我輕輕嘆口氣,羅貫中究竟是怎么想的。
咳咳,就算是這樣,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那句讓無數(shù)人造成理解誤區(qū)的俗語,廖化絕對不是人們想象中平平庸庸,能力不足的人,正史《三國志》亦是如此,他跟三國主角一樣有著好幾筆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生亮點!那為什么沒人知道?因為在一堆主角面前,作為配角甚至龍?zhí)椎乃⒉槐恢匾?,只能躲在背后?/p>
包括那些關(guān)于他的微觀細節(jié),更是被直接忽略掉了,淪為無足輕重的背景,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三國并不是只有主角,還有許多配角和小人物。他們的故事同樣精彩,只不過被埋沒于歷史的夾縫中不為人知罷了。至少今天的廖化就是本篇主角,給他一個小小的機會,只需要少少幾千字的篇幅,只需要一點點文學藝術(shù)的手段,就能讓他綻放出如同主角般絢爛的光彩,又有誰說不是呢?
如今再去看看,那些三國時期的配角們都是深藏不露般存在,無時無刻正在悄悄地改變歷史的走向。
偏題了,重新回到戲份中,《三國演義》里的廖化,在人生經(jīng)歷上與《三國志》記載有所出入。和魏延一樣,有著相當精彩的“前傳”故事,之后就開始走進和歷史軌跡非常相似的“正傳”,雖說在大綱上相似,里面的細節(jié)部分卻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不得不說,這兩人都是為了襯托主角而存在。
廖化首次于第27回閃亮登場,作為一個正規(guī)的黃巾軍殘黨,因世道紛亂游走江湖……其實是被朝廷通緝不得不躲在深山里。前后聚攏五百余人的馬仔,平時過著劫色劫財魚肉鄉(xiāng)里的幸福生活……不,寫錯了,純屬是詞庫問題,應該是劫掠越貨刀尖舔血的黑暗生活,如果沒遇到那檔子事,廖化這樣的小日子也算過得去。
在關(guān)羽千里尋兄的路途中,廖化待在山寨里,合伙人杜遠閑不住下山巡哨,恰好看到劉備兩位漂亮夫人,春心萌動下竟然把她們劫掠上山。平常躲在山里過著山村野人的生活,能碰到的妹子都是來上山砍柴如同粗礦農(nóng)民的灰姑娘,這次居然碰到了城里人了!瞧瞧那俏麗的蹙眉抿嘴,回眸一瞥如同刀劍交替的美感!究竟是先奸后殺還是再奸再殺?杜遠有種天上掉餡餅幸福來得太突然的感覺,一時間不免有些不知所措。
正當杜遠一邊意淫一邊和廖化商議各分一人為妻做些少兒不宜的事情,廖化沉默一會兒,居然腦殘到打算將這兩個城里人送還,杜遠一聽,自己的菊花瞬間綻開了,肯定不同意啦!懷疑廖化今天腦子不好使,這是難得美色啊,就這么放手了?大哥,你沒瘋吧?杜遠忍不住吐槽。
廖化呵呵一笑,說你丫沒眼光真沒說錯,你想啊,一般的人丟了親人,心里肯定急得不行,我們送還回去給那人一個驚喜,讓他感覺到世界的奇妙,這么漂亮的人,家室肯定不普通,說不定我們還能抱上一位高官的大腿!美女沒了不要緊,前途有了還怕美女沒有嗎?我們賺大了!
杜遠把注意力全放在那兩個漂亮的城里人身上,壓根沒聽懂廖化在說啥,全當鬼話丟到腦后,甚至罵道:“你放屁,真把我當雷鋒?。烤退闶抢卒h都沒這么傻逼,想不到你居然這么蠢萌?!?/p>
廖化一口用來潤喉的山泉水當即就噴了出來,這丫在這老半天里居然沒聽懂我說了什么,不足以成事。他不太高興地把脖子往左右兩側(cè)各扭了一下,發(fā)出嘎巴嘎巴的脆響:“既然你這么不相信我的蠢萌,那我只能送你親自去問問雷鋒了,麻煩你了?!绷位菚r拔劍,一劍擊殺杜遠,并隨后擊殺杜遠的家屬和親衛(wèi)隊。
當一場小小的風波血腥結(jié)束后,廖化將劉備的夫人送還關(guān)羽,并且提出想要當關(guān)羽的跟班(比周倉還要早),兩位夫人受到了不小的驚嚇,嫌棄廖化是黃巾出身多有殺戮不贊同其隨行,關(guān)羽廖化二人只好惜惜拜別。
等到劉備將荊南作為根據(jù)地西進益州時,廖化再次引軍投靠,劉備命其協(xié)助關(guān)羽駐守荊州。
不久,關(guān)羽率荊州兵士的主力攻打曹軍據(jù)守的襄陽,先是讓劉備的小舅子、將領(lǐng)之一的糜芳并博士仁擔任先鋒,結(jié)果一通軍事演講后剛剛出兵,軍營就失了火,因為糜芳醉酒監(jiān)管不利,導致這一場本不該出現(xiàn)在軍營中的大火從二更燒到四更(四小時),燒毀了不少的糧草兵器,甚至還燒傷了不少自家兵士。
關(guān)羽得知后,一張紅臉瞬間氣得更紅了,剛剛出師就遇到這檔子事,恨不得將糜芳博士仁斬首,好在費詩從旁勸告。吸取教訓的關(guān)羽便讓廖化接替糜芳做了先鋒,正是看中了廖化為人謹慎行事慎密的性格,關(guān)羽總不可能腦殘到又讓一個冒冒失失的人去擔任先鋒吧。廖化也不負期望,數(shù)有功勞,輔助關(guān)羽攻下了襄陽這座軍事重鎮(zhèn)。
公元219年,東吳水軍都督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guān)羽被迫敗走麥城內(nèi)卻遭到吳軍包圍,在這危難之際,廖化主動請纓,單槍匹馬沖破重重包圍,這里就體現(xiàn)出廖化的單兵作戰(zhàn)武力,你覺得吳軍會放水讓一個敵人突圍出去搬救兵?還是你覺得廖化能夠大搖大擺地穿過吳軍的包圍圈?要知道當年太史慈單騎救北海,都冒了相當?shù)娘L險,如果把二人交替對換,毫無違和感,如果他怕死就不出城了,指不定呂蒙就在城外埋伏重兵等獵物上鉤呢。
一番沖殺后,廖化一邊擺脫追兵一邊前往距離這里最近的上庸,向劉封以及孟達請求援軍遭到拒絕不得不前往成都。甚至“上馬大罵出城,望成都而去”。這里大罵二字,還看不出廖化對此事的憤怒?劉封孟達的官職階級都比廖化高,被廖化這么不顧及臉面一頓大罵,要換作是我早就掄起大棒揍他一頓,或者直接讓人拉下去砍了,又有誰能知道?廖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偏激行為會引發(fā)什么后果,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罵了!
就算罵出了口,爽是爽了,廖化還是被深深地無力感壓制住,他沒法讓劉封孟達出兵援救關(guān)羽,只能無奈地快馬奔馳前往成都找劉備幫忙。但時間拖得太久,關(guān)羽實在坐不住了,突圍而出遭到埋伏,拒降被殺。
當劉備起兵伐吳時,廖化隨軍出征,卻慘遭夷陵之敗,劉備駕崩白帝城永安宮后。后主繼位,廖化以副將身份跟隨諸葛亮參與每一次北伐戰(zhàn)事。之后又和關(guān)興同為先鋒,屢立戰(zhàn)功,在第六次出祁山的時候,廖化居然有幸和魏國大都督司馬懿打了個對面,憑借一桿花槍殺敗司馬懿的親衛(wèi)隊,把司馬懿打得落荒而逃,司馬懿更是險些丟了性命。廖化雖然沒有砍下司馬懿的腦袋,卻成功取得對方的金盔,立下頭功。
諸葛亮去世后,廖化又數(shù)次擔任先鋒,跟隨姜維繼續(xù)北伐之役。公元263年,為阻拒鄧艾與鐘會的伐蜀軍隊,和姜維率軍共同協(xié)防劍閣,但成都遭到攻陷后,不得不奉令投降,蜀漢亡國后,廖化隨姜維詐降魏將鐘會,姜維發(fā)動兵變失敗,廖化與董厥都托病不起,不久就因憂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