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夏啟的父親大禹有何成就 夏啟是怎樣建國的

2017-02-24 14:12:0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夏啟的父親那可是赫赫有名,就是治水的大禹。大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黃帝玄孫、顓頊孫子,也有說法認為大禹為顓頊的六世孫。大禹的

夏啟的父親那可是赫赫有名,就是治水的大禹。大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黃帝玄孫、顓頊孫子,也有說法認為大禹為顓頊的六世孫。大禹的父親為鯀,母親為有莘氏脩己。其是中國古代傳說中與堯、舜齊名的帝王,他最偉大的功績就是治理洪水并將中國版圖規(guī)劃為九州。

堯的時代,中原地區(qū)洪水泛濫成災百姓苦不堪言。大禹的父親鯀奉命去治水,鯀利用障水法(就是在岸邊修建堤壩攔水)治水,由于水道被堵,結果洪水水位卻越治越高,造成更大的傷害與損失,多年治理未果,到他死都未能平息水患。在鯀死后,大禹為完成先父的遺志繼續(xù)治水,他總結父親治水失敗的原因,集思廣益,以疏導為主,利用水往低處流的原理疏通江河,將洪水引入大海解決了水患。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走遍天下,對各地的物產風俗地形等了若指掌,以此為根據將天下重新規(guī)劃為九個州。

由于大禹治理洪水有功,按照當時的習俗傳統(tǒng),唯賢任之,舜禪讓帝位于大禹。在舜死后,大禹避居夏地的陽城并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人心所向,諸侯都去朝見大禹而不把商均視為帝王,在諸侯百姓的擁戴下大禹正式登上王位。大禹在位十年,去世后,其子啟打破禪讓制的傳統(tǒng),從伯益手中奪取帝位,建立夏朝。

“禹傳子家天下”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的組織形態(tài),形成了國家的概念,使社會形態(tài)走向了奴隸社會。大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讓社會更加進步以文明取代野蠻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

夏啟是怎樣建國的

咱們先介紹下夏啟這個人,啟示他的名字,夏是國號,姒才是他的姓,他的全名應該是姒啟,他是大禹的兒子,生卒年不詳,也有叫他帝啟、夏后啟、夏王啟的,他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帝王,夏朝的建立讓中國從原始社會過度到奴隸社會,王權由禪讓制變成了世襲制。

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傳位慣例,部落里商量傳位給曾執(zhí)掌五刑負責獄訟的皋陶,結果皋陶早于大禹而亡,啟雖然有個有能耐的爹,也有優(yōu)先提名權,可自身功績威望不如伯益,部落里理所當然的推舉掌管山澤、調馴鳥獸的伯益為繼任者。可是由于啟他老爹禹和他爺爺鯀的功績太深入人心,群眾基礎太好,而本身他們家族的勢力也很強大,在當時的情況下,諸侯都離開伯益的地盤到啟的地盤去了,大臣和百姓都支持啟做領袖。當時傳統(tǒng)習俗已被新的價值觀念取代,老一輩的習俗受到嚴重的沖擊,王權的觀念已經產生,大禹死后,啟便起兵討伐伯益,雙方互有不甘,妄圖干掉對方,但是在武力面前,啟一方更加強大,伯益失敗被殺,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啟順勢即位成為部落領袖建立夏朝。從此“禹傳子家天下”。

啟在奪得勝利后舉行盟會,爭取部落聯(lián)盟和附近酋邦的支持,以確立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文獻記載中的夏啟有鈞臺之享)。但是,由于啟的領袖地位不是通過傳統(tǒng)習俗禪讓得來而是通過篡奪行為得來,引起一些實力雄厚、同樣覬覦領袖權位的部落首領的不滿,以有扈氏為最,其公然表示不承認啟的領袖地位,從而引發(fā)了啟征討有扈氏的甘之戰(zhàn)。啟一方獲勝,至此,啟周圍的不安定因素被解決了,他的王位終于穩(wěn)了,王權世襲制正式開始了。

夏啟的五個兒子介紹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夏朝姒啟有五個兒子,下面我來給大家說說這五個人:

姒太康是啟的長子,也是啟之后的君主。受他老爹晚年聲色犬馬的影響,在繼位之后,他貪圖享受恣意縱情疏忽國事,被后羿利用百姓心生罷黜了皇位,篡奪了夏朝政權,歷稱太康失國。總之也是個坑爹的孩子,屬于父親沒教育好的典型。

姒元康是啟的次子,姒伯康是第三個兒子。由于太過久遠,而二人做過的事情影響甚小,因此歷史上關于元康、伯康的記載基本沒有。

姒仲康(又作中康)是啟的第四個兒子,他是太康之后的夏朝君主,基本上屬于傀儡皇帝。他是在太康被罷黜王位后,被后羿擁立的,實權在后羿手中。因為妄圖反抗后羿從后羿手中奪權,失敗后被后羿囚禁,抑郁而亡,就是憋屈死的。這是個好孩子,可惜生不逢時。

姒武觀(也有說叫五觀)是啟最小的兒子。根據《逸周書·嘗麥》的記載:“其在啟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兇厥國。皇天哀禹,賜以彭壽,卑正夏略?!彼褪菃⑼砟晡溆^之亂的罪魁禍首,他的叛亂動搖了夏朝的根本。而關于他這個人,《墨子·非樂上》引《武觀》曰:“啟子淫溢康樂,野于飲食。將將,磬以方。湛濁于酒,渝食于野。萬舞翼翼,章聞于天,天用弗式?!保瑺帣鄪Z勢爭勇斗狠骨肉相殘,可見也不是什么好貨色。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