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揭秘:楚霸王項羽沒過烏江是不肯還是不能

2016-07-26 00:34:2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寥寥數(shù)句,傳神描繪了一代霸王項羽的慷慨悲壯,突顯了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绷攘葦?shù)句,傳神描繪了一代霸王項羽的慷慨悲壯,突顯了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概。如是英雄,當年為何不選擇渡過烏江,以圖東山再起,而是選擇了自刎呢?真的僅僅是因為無臉面再見江東父老,還是其中存在著其他的一些原因?

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和項羽僵持不下,“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項羽曾約請劉邦單挑,一決雌雄。這能否說明項羽有可憐天下蒼生的情懷,能否說項羽選擇了自殺想結(jié)束連綿數(shù)年的戰(zhàn)爭,消除百姓因戰(zhàn)亂帶來的痛苦,還天下一個太平世界?當然不能,與劉邦決斗,更多的應該是出于一種計謀,因為以項羽的能力,打敗劉邦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可惜劉邦沒有上當。再者,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與項羽的好戰(zhàn)殘暴不相符合,根據(jù)史書記載項羽當年曾經(jīng)坑殺20萬秦兵,火燒秦朝宮殿三個月;如此暴虐之人,怎可能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殺身亡?

長江以南是項羽的執(zhí)力范圍,是他發(fā)跡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漢戰(zhàn)爭后期,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尉等依然服從項羽,尤其是南楚臨江王共氏,直到項羽死后仍忠于項王,抗拒劉邦。一旦項羽順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來,再一次擊敗劉邦亦非沒有可能之事。項羽從十面埋伏突圍之后,直奔江東方向,也正是因為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渡過烏江,何以到了烏江口,

卻選擇了自刎?或許,項羽當時并非是不肯渡過烏江,而是根本沒有機會渡江。

《史記》、《漢書》、《楚漢春秋》關(guān)于項羽之死的描述,除《項羽本紀》中有“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兩處涉及烏江外,其余無一處寫到項羽烏江自刎。反倒是明確提到:項羽“身死東城”,“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等。漢王劉邦也是一代梟雄,怎容許項羽渡過烏江,放虎歸山?為此,劉邦派遣大將灌嬰追殺項羽。項羽突圍逃至東城時被漢軍再度包圍,混戰(zhàn)中即被灌嬰殺死。而據(jù)考證,烏江離東城還有240華里,所以項羽根本沒有渡江的機會,更別說是有渡江的機會而不渡江了。

項羽不能過江的說法,遭到了部分學者的質(zhì)疑。根據(jù)《太平寰宇記》等資料記載,兩漢時期的東城縣,是江淮之間的一個轄境廣闊的大縣。從現(xiàn)在定遠東南的池河上中游地區(qū),越過江淮分水嶺,包括今滁縣西南境、肥東東境、全椒西南境,直到今和縣烏江的沿江一帶,直到晉太康六年東城縣界才設(shè)置單獨的烏江縣。章學誠在《和州志補沿革》中曾指出:“秦為九江郡之歷陽及東城烏江亭地……晉太康元年屬淮郡,其歷陽及東城烏江亭地如故。”這也就是說,在楚漢戰(zhàn)爭時期,東城是一個范圍廣闊的行政區(qū)域,烏江是包括在東城縣內(nèi)的,因此司馬遷所說的“身死東城”與“烏江自刎”并不矛盾。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